高建全 王莉 郎華

【摘 要】目的 對比分析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8例。對照組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而觀察組采用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與呼吸頻率、心率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氧分壓(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呼吸頻率、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血氣指標;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82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前言
針對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以往臨床多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雖然該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在治療過程中,極易發生車機故障等情況,對患者的健康安全十分不利[1-2]。據相關研究表明[3],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中實施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能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故本次研究為了進一步證實該方案的治療效果,對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進行了臨床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8例。其中,對照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8例;年齡45-69歲,平均年齡(60.25±4.32)歲;病程4-12年,平均病程(7.34±2.91)年。觀察組男患者21例,女患者17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60.29±4.37)歲;病程4-13年,平均病程(7.51±2.95)年。經統計學計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存在嚴重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嗜睡等癥狀的患者;②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在仔細閱讀知情同意書后簽署。排除標準:①存在免疫系統疾病或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并正常開展。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在患者氣管切開與氣管插管中間機械通氣治療,設置通氣模式為SIMV+PSV+PEEP,呼吸比為1:1.5-1:2.5,呼吸頻率為15次/min,潮氣量為6-8ml/kg。
觀察組采用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首先行有創機械通氣(方法與對照組一致),當患者的白細胞計數降低、痰量減少時,拔出氣管插管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調整口鼻面罩正壓通氣,設置無創正壓通氣模式為S/T,EPAP為3cmH2O,IPAP為5cmH2O,氧濃度為60%-90%,呼吸頻率為15次/min。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呼吸頻率、心率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所有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 20.0,()表示PaO2、PaCO2、呼吸頻率、心率等各項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對照組與觀察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O2、PaCO2、呼吸頻率、心率情況比較
如表1所示,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的PaO2、PaCO2、呼吸頻率、心率情況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其PaCO2、呼吸頻率、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本次研究表明,治療后,觀察組的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其PaCO2、呼吸頻率、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能有效改善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氣情況,并調節其呼吸頻率與心率。有創機械通氣能有效引流患者痰液,改善其肺部通氣功能,從而進一步改善呼吸衰竭癥狀。當患者經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后,其肺部感染情況得以減輕時,再進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則能有效緩解患者呼吸肌疲勞,并改善其肺部通氣功能[4-5]。此外,由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過渡到無創機械通氣治療,能有效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確保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健康安全。
綜上所述,針對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積極采用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能最大程度上改善其相關臨床癥狀,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葉.探討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應用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5):47-48.
[2] 楊亞芳.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5):2263-2265.
[3] 楊洪濤,孫叔清,徐延峰,等.有創—無創序貫通氣治療肺心病呼吸衰竭危重患者的效果及對相關指標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8,17(06):558-561+566.
[4] 余榮花.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采用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05):93-95.
[5] 袁楠,方理超.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阻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觀察[J].系統醫學,2019,4(18):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