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

【摘 要】目的探討不同劑量腎上腺素院前急救對急性心臟驟停患者自主呼吸與自主循環恢復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搶救的128例急性心臟驟停患者臨床資料,根據腎上腺素用量不同分為2組,每組64例。對照組采用一般劑量腎上腺素復蘇,觀察組采用大劑量腎上腺素輔助復蘇,對比兩組復蘇成功率、搶救存活率、自主呼吸與自主循環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復蘇成功率、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恢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搶救存活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普通劑量腎上腺素相比,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素能顯著提高急性心臟驟停患者復蘇成功率,并利于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的恢復。
【關鍵詞】急性心臟驟停;不同劑量腎上腺素;院前急救;自主呼吸;自主循環恢復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是導致心臟驟停的直接原因,患者繼而出現心音消失、動脈搏動停止,如急救不及時將導致心臟性猝死[1]。心肺復蘇(CPR)是心臟驟停患者急救過程中常用措施,藥物復蘇是其中一種重要方式,可促進各生命器官的再灌注,增加復蘇成功率[2]。腎上腺素為臨床常用CPR藥物,但腎上腺素的使用劑量尚無統一標準,因此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3]。本研究就不同劑量腎上腺素院前急救對急性心臟驟停患者自主呼吸與自主循環恢復的影響進行如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搶救的128例急性心臟驟停患者臨床資料,根據腎上腺素用量不同分為2組,每組64例。對照組男38例,女26例;年齡19-78歲,平均(41.25±6.85)歲。觀察組男35例,女29例;年齡20-77歲,平均(41.67±7.13)歲。兩組資料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入院前均予以常規急救措施進行持續心肺復蘇,包括心臟按壓、機械通氣、電擊除顫等,在急救同時建立靜脈通路。對照組在常規搶救基礎上給予腎上腺素(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0020041,規格:2ml:鹽酸普魯卡因40mg,腎上腺素0.05mg)1mg靜脈滴注,若患者在5min內生命體征以及心電圖監測未顯著改善,則按照同樣劑量再次注射。
1.2.2 觀察組觀察組在常規急救基礎上采用腎上腺素3mg靜脈滴注,同時檢查電解質、心肌酶譜、腎功能、血氣分析,若患者在5min內生命體征以及心電圖監測未顯著改善,則按照同樣劑量再次注射。
1.3 評價指標(1)對比兩組復蘇成功和急救存活情況,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意識逐漸清醒、可觸及動脈脈搏、瞳孔縮小表明復蘇成功;患者至出院時病情穩定,且和心臟驟停前無明顯差異為搶救存活。(2)觀察并記錄自主循環恢復和自主呼吸恢復情況,自主循環恢復:患者口唇發紺癥狀消失,自主心率恢復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可觸摸到大動脈搏,血壓保持在90/60mmHg以上,且上述指征維持時間>30min;自主呼吸恢復:出現規律性脈搏,心音恢復,胸廓出現規律性起伏,無需呼吸機支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復蘇成功和急救存活率觀察組復蘇成功率為57.81%高于對照組3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141,P=0.003);觀察組搶救存活率為37.50%略高于對照組28.13%,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76,P=0.259)。
2.2 自主循環、自主呼吸恢復率觀察組自主循環及自主呼吸恢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心臟驟停會導致心肌缺氧、缺血,機體內源性腺苷水平會在短期內急劇上升,松弛血管平滑肌,使房室結、心室肌及心房肌傳導速率減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自主心率能暫時恢復也很難長時間維持,因此,現場急救對于心臟驟停患者尤為重要[4]。腎上腺素在急救中應用較為廣泛,通常注射劑量為1mg,超過1mg的劑量均認為是大劑量。但臨床急救中發現,正常劑量的腎上腺素復蘇效果并不理想,本次實驗針對兩種藥物使用不同劑量對比復蘇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復蘇成功率、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恢復率高于對照組,提示
在常規急救基礎上加大腎上腺素使用劑量至3mg能顯著提高急性心臟驟停患者復蘇成功率,并利于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的恢復。腎上腺素能對與人體腎上腺素受體直接產生作用,增強心肌興奮度,促進心肌收縮,利于自主呼吸及自主循環恢復[5]。心臟驟停后缺血心肌和血管末梢張力會迅速降低,此時通過注射腎上腺素能通過傳導系統直接作用于血管壁α受體和竇房結β受體,迅速提升心肌興奮性和收縮力,進而提升心輸出量(cardiacoutput,CO)。金昌滔[6]研究表明,在心肺復蘇過程中大劑量使用阿托品及腎上腺素,能有效增加竇性心率,提升微循環灌注量及房室傳導速率,且實驗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及出院時存活率均顯著高于普通注射劑量的對照組,顯示不同劑量腎上腺素在急救復蘇作用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與本研究觀點較為一致。
綜上所述,與普通劑量腎上腺素相比,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素能顯著提高急性心臟驟停患者復蘇成功率,并利于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鄭艷安,趙春香,李少燕,等.丁苯酞對大鼠窒息性心臟驟停心肺復蘇后全腦損傷的保護作用[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7,42(3):300-304.
[2] 古豫,王艾芳,楊坤,等.門急診心肺復蘇搶救成功率的相關因素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2):1764-1765.
[3] 劉星,符秋紅.兩種心肺復蘇方法應用于心臟驟停患者回顧性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2):1444-1446.
[4] 何慶,黃煜.心肺復蘇藥物新進展及循證醫學證據[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7,38(04):414-418.
[5] 劉曉冰,耿洋,侯振才,等.腎上腺素在心肺復蘇中的作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6,11(06):609-616.
[6] 金昌滔.大劑量腎上腺素聯合阿托品在急性心臟驟停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2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