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岳波
【摘 要】目的:探究對慢性的宮頸炎病人實施優質護理的價值。方法:將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慢性宮頸炎76例病患納入研究對象范圍,運用隨機分組法,將該76例病人平分兩個研究小組,即為給予病人基礎護理的常規組(n=38)、給予病患優質護理的研究組(n=38),觀察兩組效果。結果: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與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相比常規組,研究組優勢突出,差異顯著,P<0.05。結論:通過對患有慢性的宮頸炎病人實施優質護理,可獲取較為客觀的護理效果,值得持續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慢性;宮頸炎;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為深入研究關于對慢性的宮頸炎病人實施優質護理的價值,將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慢性宮頸炎76例病患納入研究對象范圍,分別給予病人基礎護理、優質護理,以下為具體的結果:
1 一般基線資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慢性的宮頸炎76例病患納入研究對象范圍:研究組,病患年齡的區間范圍26-47歲,平均的年齡(27.19±3.27)歲;常規組,病患年齡的區間范圍27-46歲,平均的年齡(28.21±3.13)歲;所有的病患、家屬們均知曉、應允此次臨床試驗觀察,同意書已簽署。兩組病患資料間的差異無統計意義,可比性存在,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給予病人基礎護理:結合病患治療期間實際情況,開展相應基礎的護理工作,包括入院前的健康指導、藥物正確使用指導等;研究組給予病患優質護理:①做好環境干預護理。在開展臨床護理服務工作期間,護士特別關注病患精神狀況及睡眠不足狀況,實際工作期間要避免大聲喧嘩及談笑風生等等,切勿談論有關于病患危重病情及家屬負面的決定等;病房內需按時通風、換氣,控制好溫濕度,以病患最佳舒適度為宜予以合理調節;②規范化護理服務行為做好心理干預。護士需著重自身外部形象,要給病患與家屬們留下良好印象,護患交流期間要面帶微笑,語言要輕柔、通俗易懂,態度要謹慎,保證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精準、有效且有速,以盡可能降低病患的痛苦感,進一步提高病患對臨床治療的認可度及自信心,緩和不良情緒、心理,保持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后期治療與臨床護理服務;③宣教指導。護士應當面向病患詳細介紹疾病知識、發病機理、臨床癥狀表現與治療手段,向病患及家屬們詳細講解本病室內的各種基礎設施、臨床診治及護理服務實施方案、操作流程、注意要點、預后相關事宜等,便于提升病患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度及掌握能力;護士需護士還應當指導病患養成正確、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病房內部衛生、整潔,時常通風換氣,對細菌感染可起到良好預防作用;叮囑病患多臥床休息,心情保持愉悅,避免動怒或勞累;護士需時常為病患按摩下肢,可對深靜脈炎起到良好預防作用;④用藥治療護理。護士應當詳細說明正確使用藥物的方法,采用潔爾陰的洗液來沖洗陰道,把消糜栓放置陰道內部;創面上藥應當確保動作輕柔,適當給予病患鼓勵與安慰,緩解緊張、恐懼的心理;在完全消毒過后,放置藥物,防止感染情況出現;用藥后的12h應臥床休息,告知病患用藥過后陰道處可能會有分泌物流出,屬于正常現象,切勿緊張、驚慌;針對接受物流治療的病患,護士需協助病患更好的接受治療,對病患陰部予以及時清理,保證病患外陰處干凈、清潔,對感染情況起到預防作用;治療后叮囑病患禁止坐浴、同房及沖洗陰道;⑤加強營養護理。叮囑病患多使用新鮮果蔬與富含多種纖維素、維生素、蛋白質類的食物,增強自身免疫力。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分析兩組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
(2)比較分析兩組針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計法
以spss20.0統計軟件來統計、分析資料數據,x2檢驗臨床計數資料,計量數據檢驗采用t值。用P<0.05表示組間數據的差異性存在統計學的意義。
2 研究結果
2.1 比較分析兩組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
常規組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保健知識(73.67±2.26)、注意事項(73.95±2.20)、疾病知識(72.95±2.26);研究組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保健知識(93.86±2.19)、注意事項(94.32±2.30)、疾病知識(93.25±2.15);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相比常規組,研究組優勢突出,差異顯著,t=(39.548、39.453、40.117),P<0.05。
2.2 比較分析兩組針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常規組:8(21.05)例不滿意,12(31.58)例基本滿意,18(47.37)例滿意,總滿意度即為78.47%(30/38);研究組:2(5.26)例不滿意,14(36.84)例基本滿意,22(57.90)例滿意,總滿意度即為94.74(36/38)。針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相比常規組,研究組明顯較高,差異顯著,x2=4.093,P<0.05。
3 討論
慢性的宮頸炎,屬于婦科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因此種疾病有著慢性特征,治療周期較長,以至于對臨床護理工作有著較高要求,但傳統的基礎護理卻往往難以達到較為良好的護理效果[1]-[2]。優質護理,它堅持以病患為中心,注重基礎護理的有效強化,全面落實臨床護理的責任制,對護理專業的內涵予以深化,從環境干預護理、規范化護理服務行為做好心理干預、宣教指導、用藥治療護理、加強營養護理各個方面入手,給予病患全身心的護理服務[3]-[4]。經本文研究后發現,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與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相比基礎護理,優質護理的優勢突出,進一步證實了慢性的宮頸炎護理中優質護理應用的有效性。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可顯著提升病患針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能力,獲取較高的護理工作滿意度,應用價值突出。
參考文獻
[1] 顧延淑.優質護理在慢性宮頸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滿意度評價[J].中國農村衛生,2019,29(11):702-703.
[2] 史香芹.探討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與護理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33(04):12625-12626.
[3] 顧瑞紅,孫貴宏.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與護理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16(10):410-411.
[4] 沙巖.慢性宮頸炎應用優質護理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11期),2018,12(0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