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瓊


【摘 要】目的:分析對婦產科產婦實施優質護理模式對其剖宮產率和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間收治的產婦84例作為分析對象,采用雙盲法將其分為常規組42例、試驗組42例。其中常規組產婦行常規護理,試驗組產婦行優質護理模式。對比二組產婦分娩結局、剖宮產情況與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結果:試驗組產婦剖宮產情況與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相較于常規組明顯更優,常規組產婦新生兒Apgar評分明顯低于試驗組,試驗組產后2h出血量、產程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婦產科產婦實施優質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產婦剖宮產率,改善產婦分娩結局,在臨床護理中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婦產科;產婦;優質護理模式;剖宮產率;分娩結局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多數產婦受負性情緒與分娩經驗的影響,較難順利度過分娩期,加之現階段剖宮產率逐年增加,存在較多遠期并發癥,會對產婦與新生兒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如何在保證母嬰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基礎上有效降低產婦剖宮產率,確保產婦順利度過產程,已成為現階段醫院與社會追求的共同目標[1]。本研究旨在探討對婦產科產婦實施優質護理模式對其剖宮產率和分娩結局的影響,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為2018年10月-2019年11月間我院收治的84例產婦,選用雙盲法將其分為常規組42例和試驗組42例。本次實驗研究中常規組產婦年齡為23~37周歲(27.75±2.45)周歲;孕周為37~40周(39.16±0.12)周。試驗組產婦年齡為22~38周歲(28.23±2.77)周歲;孕周為38~41周(39.24±0.15)周。入組產婦資料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對產婦實際情況進行評估,監測產婦宮縮、胎心情況等。試驗組實施優質護理模式,具體護理流程如下:①入院優質護理:護理人員熱情接待產婦,為其講解孕期相關知識、醫院環境,并詳細講解分娩流程,告知產婦分娩過程中所需注意事項。同時為產婦進行心理干預,了解產婦心理動態,緩解或消除產婦產前巨大心理壓力。使產婦充分信任護理人員,促進產婦成功進行陰道分娩。②第一產程優質護理:助產護理人員應保證全程陪伴產婦,指導產婦適當進食,鼓勵并協助產婦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下床走動,促進產程進展,同時應保證產婦休息時間充足,保存生產體力。③第二產程優質護理:在產婦第二產程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產婦進行精神支持與心理疏導,告知產婦分娩技巧,避免產婦生產過程中用力不當導致軟產道水腫或過于用力導致軟產道損傷,能夠緩解并消除產婦恐懼心理,宮縮過程中密切觀察產婦心理動態與情緒變化,以免產婦由于不良情緒發生產后出血,同時在宮縮過程中指導產婦適當飲水,提升產婦對宮縮疼痛的耐受性。④第三產程優質護理:密切監測產婦生命體征,保證產婦胎盤完整度,為產婦講解生產結束后相關注意事項,密切觀察產婦分娩2h后宮縮與陰道出血情況。⑤病房優質護理:將產婦送至病房后,責任護士應了解產婦分娩情況,觀察產婦陰道出血與子宮復舊情況,為產婦宣教相應哺乳知識與出院后的健康指導等。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剖宮產情況與對護理的滿意情況進行對比觀察。詳細記錄產婦剖宮產情況、新生兒Apgar評分、產后2h出血量、產程時間。為產婦發放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對護理服務情況進行評價。
1.4 數據處理
本次實驗研究將84例產婦數據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22.0中,其中使用()進行分娩結局計量資料對比,用t進行結果檢驗;用[n(%)]進行剖宮產情況與對護理的滿意情況計數資料對比,用X2進行結果檢驗,如P<0.05數據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產婦剖宮產情況與對護理的滿意情況分析
試驗組產婦剖宮產情況與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相較于常規組明顯更優,予以統計學檢驗,組間數據差異明顯(P<0.05),存在統計學分析意義。
2.2 組間產婦分娩結局分析
常規組產婦新生兒Apgar評分明顯低于試驗組,試驗組產后2h出血量、產程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予以統計學檢驗,組間數據差異明顯(P<0.05),存在統計學分析意義。
3 討論
多數產婦在產程中易發生出汗、血壓升高、宮縮乏力等各種心理與生理方面的應激性改變,對產婦術后恢復具有不利影響。且大部分產婦易因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延長產程,導致產后出血等,對產婦與新生兒生命安全與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初產婦,由于缺少分娩經驗更易產生不良情緒,致使產程不順,嚴重會對胎兒正常發育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而為產婦實施有效的護理服務進行干預對保障母嬰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
優質護理模式實施于婦產科主要是以保護孕產婦與新生兒的健康為目的,深化以產婦為本服務理念,在進行服務的過程中,一切均以產婦為中心,根據產婦需求制定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強調根據產婦產程階段不同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降低產婦心理壓力,改善產婦負性情緒,從而促進產婦自然分娩,改善產婦分娩結局[3-4]。本次研究表明,對兩組產婦實施不同護理后,試驗組產婦剖宮產情況與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相較于常規組明顯更優,常規組產婦新生兒Apgar評分明顯低于試驗組,試驗組產后2h出血量、產程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婦產科產婦實施優質護理模式能夠有效促進產婦自然分娩,縮短產程,降低產后出血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芳.對34例嘗試進行自然分娩的高危妊娠初產婦進行優質護理對其分娩結局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6):21-22.
[2] 陳鳳茹.優質護理結合持續胎心監護對自然分娩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14):130-131.
[3] 胡瓊.高齡產婦進行全程優質護理對其分娩結局的影響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9,25(16):182-183.
[4] 張春兒.產前優質護理對妊高癥患者負性情緒的改善作用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8(19):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