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昕俁 趙占娟
【摘 要】目的:經由構建影像診斷中心,基于上級醫院技術力量來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影像診斷水平,從而解決專業人員不足的問題,改善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質量。方法:構建云影像系統平臺,在基層醫院創建云PACS等級、數據采集等PACS功能系統。借助云PACS診斷工作站功能模塊系統與診斷所需硬件設備,構建相應的工作制度來輔助系統運行。結果:經由醫聯體與非醫聯體遠程影像診斷中心的建設及應用,總結出系統對于分級診療制度的推行具有積極作用,可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結論:在推行醫學影像云建設影像診斷中心后,診斷中心與基層醫療機構能夠同時應用完整的PACS,且建設過程較為簡單,對于輔助基層醫院診治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意義深遠。
【關鍵詞】影像云;影像診斷中心;建設
【中圖分類號】R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前言:在醫療改革的推進下,基層醫療機構的硬件設備以及診治技術也都在逐步提升。但是,現代化醫療設備與技術的應用對于使用者專業水平具有著較高的要求,人才培養的周期較長,導致基層醫療機構還不具備充足的影像結果診斷人才。為此,應該要積極探索解決此類問題的渠道,借助于信息化技術,構建醫學影像云平臺與影像診斷中心,經由上級醫院具有影像結果診斷權的醫生輔助基層醫院做醫學影像診斷,只有如此才能夠處理基層醫院在現代化水平提升上所面對的各種問題。
1 相關概念
影像云也被稱之為是影像云計算,此概念在2010年被提出,將碎片化的數字影像文件集中在服務端,形成云,同時分散傳播給大眾,可將其理解為是影像存儲與傳播服務[1]。影像云的特征表現:虛擬化。云計算支持用戶在隨意位置應用多種終端獲取到相應的服務。需求資源來自于云,并非是固定的實體。應用在云中某處運行,但用戶并不需要掌握應用運行的部位。僅僅需要電腦或是手機,便能夠經由網絡服務滿足自身需求。
2 影像診斷中心建設方案
2.1 基于醫學影像云建設影像診斷中心
互聯網覆蓋范圍廣,寬帶也越來越寬,租賃的費用有所下降,同時PACS廠商在圖像傳輸技術上也在持續改進,使得建設醫學影像云系統面臨的數據傳輸困境得以突破。建立在醫學影像云系統上,實施遠程影像診斷業務可作為有效方案。醫學影像云數據服務器的配置靈活,能夠放置到服務商、用戶協商明確的位置,包括運營商機房、上級醫院影像診斷中心等。
2.2 醫聯體內部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建設
常規情況下,醫聯體內部醫療機構需要協作開展各項工作。一方面,應該建設協作工作信息化平臺,其目的在于實現雙向轉診以及遠程會議[2]。基層醫院影像設備數據可上傳到影像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中心醫院可做統一的管理,形成一個完整的內部系統。影像診斷中心醫生依據醫聯體合作制度,為基層醫院提供影像診斷服務。另外一個方面,在網絡結構設計過程中,應該為影像診斷中心留下接入醫聯體之外的醫學影像云系統接口或接入方法規劃,便于后期展開遠程影像診斷業務。
3 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建設實證
3.1 A醫院影像診斷中心建設現狀
A醫院遠程影像診斷中心建立在醫學影像云平臺基礎之上。影像診斷工作站應用此醫院PACS醫生診斷工作站功能模塊。經由醫療專用通信網關與醫學影像云平臺進行連接。依據放射科現行工作制度,為B縣衛生院等單位提供影像診斷技術。B縣衛生院等單位DR圖像采集工作站與局域網內圖像報告瀏覽等工作站關聯醫學影像云平臺,凸顯采集工作站將相關數據上傳到醫學影像云服務器。基于相關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問題考量,A醫院與B縣衛生院等簽訂建設與維護協議,同時簽訂精準扶貧協議。當前系統應用狀況良好,得到有關上級單位以及患者的認可。
3.2 基于衛勤保障信息網建設C醫院影像診斷中心情況
武警部隊為強化基層功能,為支隊級衛生隊配置DR與B超、心電圖機等醫療設備,但現階段衛生隊并不存在影像診斷醫生,缺乏能夠精準判斷心電圖與影像結果的醫生。為處理此問題,C醫院在前期基于三級綜合通信網絡建設的遠程視頻會議之上,在醫院與各支隊衛生隊安裝醫療衛生通信網關,進一步整合了遠程視頻會議等信息系統,升級成為衛勤保障信息網。另外,還將醫院PACS、中心信息系統升級成區域級系統,在醫院構建影像數據中心,將各支隊衛生隊DR與B超等采集上傳到影像數據中心服務器形成完整的系統。醫院的放射科與B超室以及心電圖室醫生輔助衛生隊提供診斷報告。經由信息化方式配合相應的管理制度,將醫院與各支隊衛生隊形成醫聯體,為官兵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此種操作獲取到上級單位的認可,同時也增加了在經濟上的支持力度。
3.3 網絡傳輸性能優化
在以上兩個案例中,網絡物理架構上均有應用醫療專用通信網關設備,其目的在于提升網絡中信息傳輸的安全性[3]。此種操作的原因在于,醫療專用通信網絡設備內部固化了醫療專用中間服務器、路由網關、遠程系統維護等軟件。此類軟件有助于優化網絡傳輸的性能,保障數據安全性以及保密性,強化系統可維護性。醫療專用中間服務器系統的開發建立在支持三層或是多層結構上,可結合不同業務經由腳本指令調控數據的轉發以及存儲,創建安全三層/多層軟件架構,提供C/M/S與B/M/S應用模式,支持分布式、異構、跨平臺系統處理數據。系統在數據存儲、傳輸、用戶管理等應用模塊、數據使用權限分配等層面強化管理,保障網絡與業務系統的安全運行。遠程系統維護為系統維護人員提供遠程維護系統工具以及辦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維護人員的負擔。
4 結論
現代化醫療設備與技術的應用對于使用者專業水平具有著較高的要求,此方面人才培養的周期較長,導致基層醫療機構還不具備充足的影像結果診斷人才。經由本次研究證實了,在醫學影像云基礎上構建的影像診斷中心,促使診斷中心與基層醫院能夠共享PACS,便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輔助基層醫院診治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 裴亮,劉陽,高琳.結合全卷積神經網絡與條件隨機場的資源3號遙感影像云檢測[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9,56(10):5-6.
[2] 陸建平,邊云,蔣慧,等.精準醫療時代胰腺癌影像學和病理學規范與轉化發展[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8,17(4):347-356.
[3] 李成州,王石峰,王佳,等.ALK陽性肺癌的~(18)F-FDGPET/CT影像學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8(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