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X線檢查為影像科一項重要檢測技術,X線輻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人體細胞受損,若損傷到生殖細胞,會有遺傳效應產生,為防X線檢查(DSA、CT、X光片)影響到后代健康,需明確照X線后需多久才可受孕。
1 X線對人體的危害是什么?
與可見光線比較,X線有更高的能量,在穿透人體時,因同核酸、蛋白質等物質碰撞,有電離生成,進而使細胞代謝和固有功能受損,促血細胞減少,誘導皮疹出現,并可影響消化系統,產生惡心、嘔吐等不適。有報道指出,在罹患惡性腫瘤的病例中,與X光射線具相關性占比>50%,表明電離輻射可明顯增加癌癥發生風險,而X光射線在屬性上,也為一種電離輻射類型。依據美國相關研究示,在針對患者冠心病的群體展開調查時發現,與X光射線存在相關性的占比>60%;每年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有18萬,與X光射線有關聯的占比也同樣>60%。近年來,影像技術發展迅猛,CT也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其所產生的潛在的在放射方面的危險也需引起重視。有研究表明,針對孕婦展開CT檢查,可致胎兒造血功能障礙、畸形、顱骨損傷等多種不良后果。故在針對孕婦開展CT檢查時,通常在腹部放置X光射線保護裝置,以對胎兒畸形進行防范。
在采用X光射線實施檢查時,若輻射劑量呈較小顯示,此種情況下,人體新陳代謝可發揮修復受損局部組織或細胞的作用,多數小劑量X光射線均對短期效應生成,對人體構成的傷害較小。但若X光射線損傷體內負責對細胞復制進行控制的基因,則可誘導正常的新陳代謝出現變異的事件,進而誘導遺傳性疾病、白血病、腦部腫瘤、貧血等惡性事件發生,促使隨機效應產生。
就人體而言,組織不同,功能和代謝程度也存在明顯差異,針對輻射所呈現出的敏感程度區別也呈較大顯示,如相較皮膚和肌肉,眼睛和性腺對輻射有更高的敏感度,故X光射線極易對生殖器官構成危害。
2 懷孕忌諱開展X線檢查的原因?
在進行X光檢查時,會有一定的X線輻射產生,進而影響到機體的細胞和組織。同時,人體各部位所表現出的輻射敏感度存在較大差異,越是高敏感的區域,越有較高的損傷風險。總體而言,細胞在承受輻射后,敏感度規律為:若細胞為正常分裂狀態,則對輻射有高度敏感性,而若為正常不分裂的狀態,則可發揮抗輻射作用。卵細胞、精原細胞等生殖細胞,均為具高度敏感和特異的組織,相較其它細胞,有更大的被輻射損傷的風險及程度。
生殖細胞負責人類遺傳事宜,其所含有的基因和染色體均為與遺傳有緊密關聯的物質。若生殖細胞基因或染色體發生改變,則會向后代遺傳。輻射可明顯增加細胞染色體畸變、斷裂的風險,可造成染色體上分布的部分基因移位、增加、脫失的情況,進而引發突變,增加后代畸形風險,可使后代出現遺傳性疾病,因不具生存條件而發生死亡。故在有受孕計劃時,對X線檢查引發的輻射問題進行考慮,極具必要性。
3 照X線后多久才可受孕呢?
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下述問題:“在進行X光片檢查后,才得知已懷孕,需做流產嗎?”、“采用了X線照射檢查,真的在3個月后受孕才是安全的嗎?”。因健康體檢時或患病后,會面對X光射線檢查的問題,一些為已經受孕,但對此情況不知情,無意中采用了X線檢查,獲悉受孕后,焦慮心理嚴重的情況,擔心胎兒的健康會受到明顯影響。
一般而言,受孕初始3個月內,是胎兒機體器官開始分化發育的較為重要的階段,對外部因素有較高的敏感性,故需避免與X光射線、B超等影像檢測技術接觸,以對胎兒畸形風險進行防范。
另外,若已有妊娠計劃,在備孕期間,也需規避接觸X光射線,尤其是腹部檢查。若必需接受檢查,可在4周后繼續受孕事宜。就男性而言,在采用X光射線進行檢查后,一般不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但若X光射線檢查的部位為生殖器,則受孕事宜也需安排在4周后,以保障胎兒安全。
4 防范X光射線影響胎兒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在受孕后,極易被X線所產生的輻射構成損傷的階段,需避免做相關檢查操作。如女性在妊娠第8周,胎兒有較大變化產生,如機體各組織器官形成等,故在此時期進行X光射線相關檢查,則可增加胎兒畸形概率。在妊娠第8周后,開展X光射線檢查相關操作,則引發畸形的幾率較小。故孕婦在妊娠期間,若無法規避需進行X線檢測,需對時機進行有效把握,對易構成輻射傷害的時間段規避,如可將檢查安排在12-14周。
其次,對輻射劑量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控制,可發揮理想的對胎兒健康進行保護的作用。在孕婦妊娠期間,若必需行X光射線相關檢查操作,,需對輻射劑量標準嚴格遵循,以達到保護胎兒的目的。胎兒在常規化檢查時,所可承受的在輻射方面的劑量為:胸部0.00007亳希,頭部0.05亳希,腹部0.245亳希。在開展照射時,還需與產婦實情情況有效結合,對劑量做出個體化調整,如此操作,才可保障孕婦和胎兒安全。另外,在進行X光射線檢查示,通常為攝片的形式,因相較透視,攝片的輻射呈更少顯示,特別是在對胸部進行檢查時,更需對透視檢查進行規避。相關工作人員在操作時,需嚴格遵守相關原則,以從根本上規避風險事件。
再次,需進一步對醫療放射技術進行優化,使檢查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綜合素養提升,依據實際情況,對合理的檢查方案進行制定,以最大程度降低胎兒接受的輻射劑量。同時,在部分基層醫院,因未有效對影像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造成X光線攝片時,開光野有較大的范圍,進而使對人體照射的面積增加,照射劑量也隨之呈增多顯示,需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設備的安全管理力度。
總之,針對有受孕計劃的女性,或已受孕的女性,均需對X光射線檢查相關操作進行規避,若因機體需要,必需開展相關檢查事宜時,需結合自身情況,對安全防范措施進行制定,以避免影響到胎兒健康,對畸形加以防范。同時,醫護人員需重視自身綜合素養的提高,做好設備的管理工作,提高操作的規范性,在檢查中能嚴格依據相關標準來進行參數和劑量的設定,可發揮對產婦及胎兒的保護作用。通過對X線檢測引發的風險問題進行規避,可促進優生優育,降低不良妊娠風險,在維護個體家庭幸福和社會安寧方面意義十分突出。在具體工作中,患者、影像科醫生、婦產科醫生需做好有效溝通工作,以將X線輻射檢查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