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候旭
【中圖分類號】R725.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在春秋氣候相對干燥的季節,醫院門診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來看咳嗽方面的疾病,在這些家長中,甚至部分家長僅僅是因為聽見孩子咳嗽了,就非常擔心,害怕孩子是因為肺炎引發的咳嗽,然后在外面診所出現抗生素,鎮咳藥,中成藥,霧化等一起加上的亂象。那么,什么是咳嗽,它的原因是什么呢?只要對以上問題有所了解了,家長朋友們自然心中有底,就不會出現病急亂投醫,胡亂用藥的情況。
咳嗽是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癥狀,實質上是一種保護性放射動作,它是由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到炎癥、異物、物理或化學刺激后引起的,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是呼吸道防御機制的重要一環,但如果咳嗽不止,導致呼吸道粘膜受損,也會導致患者出現胸悶、咽癢、喘氣等癥狀,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因此,咳嗽患兒更重要的是要要及時明確病因,再進行針對病因的處理。
臨床上常常依據咳嗽時間的長短進行初步的分類:
1 急性咳嗽:咳嗽時間在3周以內,多由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
2 遷延性咳嗽:咳嗽時間在3周-8周之間,可能系反復呼吸道感染或支原體感染,結核等所致可能性大。
3 慢性咳嗽:咳嗽時間在8周以上,病因復雜,兒童以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及咳嗽變異性哮喘最多見。
那么,家長朋友們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1:咳嗽必須要用抗生素
如前所述,咳嗽的病因多種多樣,一般是由病毒和細菌感染所引發的,其他因素諸如兒童吸入異物、過敏反應以及反流等因素等,也會引發兒童咳嗽。如果家長不能準確分辨引發小兒咳嗽的原因,而是盲目的使用抗生素,不僅無法有效的治療咳嗽問題,甚至還會造成兒童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也會引發兒童肝臟、腎臟以及腸道方面的副作用。
在我的接診生涯中,曾經遇到過好多孩子因為長期服用抗生素無法有效治療咳嗽,在就診后發現是咳嗽變異性哮喘,在經過哮喘霧化治療和白三烯受體阻斷劑治療后,孩子咳嗽的癥狀明顯好轉;也遇到過部分因為胃食管返流病而出現長期咳嗽的孩子,在對癥治療后孩子狀況明顯改善,并最終康復。還有些小嬰兒反復喘息,咳嗽,結果纖支鏡提示是氣道發育的問題等等,所以,對于反復咳嗽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的孩子,不要一條道走到死,一定要回過頭來仔細與醫生回顧病史,分析原因,找到病因對癥治療。
誤區2:咳嗽趕緊用鎮咳藥
咳嗽,能夠將孩子在氣管和支氣管內積累的分泌物排出體外,降低病原體感染肺部的幾率,因此咳嗽對于孩子而言,是一個重要的保護性反射,是有利的。所以臨床上止咳鎮咳藥使用要慎重。尤其在呼吸道感染時,干咳使用福爾可定,右美沙芬等中樞鎮咳藥有時反而起到了加重疾病的作用。但我們并不是說咳嗽沒有副作用,也并不能放任孩子咳嗽不管,在孩子出現了呼吸道感染情況后,應該適當的結合孩子咳嗽的情況止咳,此時要注意化痰止咳藥的使用,尤其是霧化藥物的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對稀釋痰液,保護氣道黏膜,減輕炎癥反應等均有明顯作用,咳嗽變異性哮喘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及沙丁胺醇氣霧劑對緩解癥狀效果明顯。
誤區3;頻繁更換藥物,甚至不恰當使用抗生素
咳嗽需要隨著原發病因的治療好轉才會停止。臨床上慢性咳嗽基本上是不會用到抗生素的,有的父母給孩子用藥1-2天后發現孩子咳嗽癥狀沒有明顯的改善就比較著急,選擇頻繁更換咳嗽藥,甚至主動要求醫生為孩子進行輸液治療,輸抗生素,造成抗菌藥物的濫用,對病情沒有幫助,結果引發孩子免疫功能失調方面的問題,嚴重損害孩子健康。
誤區4:濫用中藥
現在治療咳嗽的中成藥一抓一大把,現在西醫開中成藥很普遍,中醫實際上與西醫各是一個體系,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因人施治,臨床上好多家長甚至好多西醫醫生根本對中醫藥知之甚淺,再加上廣告鼓吹“純天然,沒有副作用”,實際上造成了中成藥的濫用,是藥三分毒,用藥要慎重,不要被忽悠,好在國家最近已出臺相關政策,要求西醫要經過中醫理論培訓才能開具中成藥,所以各位家長注意了,中成藥亦不能亂用,以免贊成重要臟器功能的慢性損傷。
誤區5:吃藥越多效果越好
孩子感冒咳嗽后,有些家長不會對癥用藥,往往會同時讓孩子吃感冒藥、咳嗽藥、退燒藥、消炎藥,最后不僅沒有產生較好的療效,反而因為不明確病因沒有治好咳嗽,影響了孩子胃腸道功能,造成孩子用藥后食欲不好。在臨床上有的孩子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嚴重的咳嗽,實際上是因為感染造成了氣道黏膜的損害,氣道纖毛運動功能受到了影響,人體自行修復纖毛運動,廓清氣道分泌物的功能需要1-2周時間,所以這個時候是沒有必要吃太多抗生素,鎮咳藥的。所以孩子咳嗽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對癥用藥、精準用藥,如果咳嗽問題沒有明顯改善,要注意到專科醫院門診就診,切勿盲目用藥,影響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