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星 謝春玲

【摘 要】目的 探討低劑量螺旋CT對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結果分析。方法 本組研究納入90例肺癌高危人群患者,均X線檢查陰性肺,研究時間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檢查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常規劑量CT肺部掃描組(對照組)和低劑量螺旋CT胸部平掃組(研究組),每組45例。比較兩組的肺癌陽性檢出率、平均輻射劑量及圖像掃描結果。結果 兩組的肺癌陽性檢出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平均輻射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圖像質量優良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肺癌高危人群的篩查中,低劑量螺旋CT掃描圖像質量好,對受檢者的輻射劑量少,且不影響肺癌檢出率,可作為肺癌篩查的首選方法。
【關鍵詞】低劑量螺旋CT;對高危人群;肺癌;篩查;
【中圖分類號】R7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且死亡率逐漸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質量。多數周圍型肺癌在早期無典型臨床表現,出現癥狀就診時多已錯過最佳的手術治療時間,治愈率較低[1]。因此加強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診斷,并及早采取治療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和提高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就低劑量螺旋CT在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納入90例肺癌高危人群患者,均X線檢查陰性肺,研究時間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檢查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常規劑量CT肺部掃描組(對照組)和低劑量螺旋CT胸部平掃組(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11例;年齡48~86歲,平均(67.52±5.24)歲。研究組中:男33例,女12例;年齡49~85歲,平均(67.23±5.16)歲。組間基線數據資料相比較無差異性(P>0.05)。高危人群定義為:年齡40歲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何一項者:肺癌家族史;職業接觸史(石棉、氡、鉻、砷、鎳接觸史);20年以上吸煙史;肺部既往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
1.2 方法
掃描前囑其均摘除金屬飾物,指導其進行呼吸訓練,要求受檢者在掃描過程中處于平靜狀態下屏住呼吸。研究組采用低劑量螺旋CT掃描檢查:采用德國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雙源CT,掃描參數:管電壓120kV,管電流50mA,螺距1mm,層厚5mm。掃描范圍:受檢者采取仰臥頭先進體位,在1次吸氣末屏氣,自肺尖至肺底行螺旋掃描,掃描時間9s,肺窗圖像窗寬1500,窗位-500Hu;若發現疑似或肯定小結節可采用1mm層厚與1mm間隔重建。對照組采用常規劑量CT肺部掃描,掃描參數:管電壓120kV,管電流 200~380mAs,球管旋轉時間0.5s,螺距0.813;掃描采樣時間低于10 s,呼吸時相為深吸氣末。容積掃描,薄層后處理重建。由兩名經驗豐富的 CT室影像學醫生共同完成檢查和閱片。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肺癌陽性檢出率、平均輻射劑量及圖像掃描結果。圖像質量評價標準為:無偽影為優秀;有少量偽影,但不影響病灶觀察為良好;存在明顯偽影,且嚴重影響病灶觀察為不佳。
1.4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23.0對數據加以處理,定量資料()采取t檢查;定性資料n,%采取Χ2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肺癌陽性檢出率
研究組的肺癌陽性檢出率為%(13/45),對照組的肺癌陽性檢出率為%(11/45),經細胞學檢查或病理學檢查最終確診。兩組的肺癌陽性檢出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輻射劑量
研究組的平均輻射劑量為(0.75±0.28)mSv,對照組的平均輻射劑量為(14.47±4.20)mSv。研究組的平均輻射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圖像掃描結果
研究組的圖像質量優良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肺癌是世界范圍內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
能否早期發現肺癌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肺癌篩查是發現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常規X線胸片檢查價格低、射線量小,但胸片密度分辨率差,不能降低肺癌病死率[2]。與X線胸片相比,常規螺旋CT掃描影像重疊少、密度分辨率高,且對肺內小結節敏感性高,可以清晰顯示病變細節[3]。但常規劑量的輻射劑量較大,因此在不影響診斷的情況下,應考慮盡量降低CT檢查輻射劑量[4]。
相關研究發現,肺部低劑量螺旋CT掃描技術不會降低 CT 圖像的空間分辨率和信噪比,圖像質量好,可以清晰顯示直徑3mm以上的肺部小病灶及結節的結構特征;同時還可清晰顯示出肺門各段支氣管,在滿足臨床診斷要求的同時還可降低輻射劑量,是一種敏感、安全、簡單的早期肺癌篩查方法[5]。本研究發現,研究組的圖像質量優于對照組,平均輻射劑量低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的肺癌陽性檢出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以看出低劑量螺旋CT掃描可以降低輻射劑量,且圖像質量佳,不影響肺癌病灶的檢出率。
綜上所述,低劑量螺旋 CT掃描是早期肺癌篩查有效方法,可作為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臨床首先篩查方案,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王小銘. 低劑量多層螺旋CT對717例健康體檢者的肺結節篩查分析[J]. 腫瘤學雜志, 2018, 24(11):1129-1131.
[2] 馮新, 陳啟才, 于偉, 等l. 雙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在肺癌高危人群中的篩查效果及價值研究[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8, 24(8):1253-1257.
[3] 余亮, 章姝琪, 方玉龍, 等. 探討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16(54):168-169.
[4] 傅雪鋒, 魏賢, 何正富,等. 低劑量螺旋CT對早期肺腺癌診斷價值分析[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9,029(003):394-397.
[5] 李為希. 低劑量螺旋CT對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結果分析[J]. 中國腫瘤, 2019, 28(12):89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