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弋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在重癥病人治療過程中,營養治療十分重要。由于重癥病人因長期饑餓和應激反應會出現代謝紊亂的情況,因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所導致的腸功能障礙,是外科重癥病人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若能維護重癥病人的腸功能,能進一步確保營養治療的效果。為確保重癥病人在營養治療中受益,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提倡早期腸內營養,注意營養劑量的選擇,適當的添加特定營養素,降低患者腸功能障礙出現概率,由此才能提高外科重癥病人的生活質量。
一 提倡早期腸內營養
在對外科重癥病人進行治療時,提倡早期腸內營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維持患者的正常的腸胃功能。若病人在入住ICU 48小時內,未開始腸內營養治療,可能會影響病人的后期治療。由于病人缺少足夠的營養,在一定程度上會使病人出現能量負債,由此會增加并發癥的風險,同時也會使病人的住院時間延長。若外科重癥病人的腸胃功能正常,同樣需要提倡早期營養支持。通過實驗證明,針對外科重癥病人的實際情況,開展早期腸內營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降低病死率以及感染率,同時也能改善病人的腸胃情況。雖然早期腸內營養有益于患者的治療,但同時也有部分患者會因腸功能障礙因素的影響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比如腹瀉、嘔吐。若患者出現腸梗阻,營養支持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腸內環境,容易發生反流或誤吸,進一步提高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目前對于休克病人是否能采取營養支持,需要進一步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考量。因此,早期腸內支持要根據重癥病人的實際情況。
二 控制腸內營養的劑量
在針對外科重癥病人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治療時,場內營養劑量的選擇十分重要,同時也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患者處于應激早期,在營養支持的作用下,蛋白質的轉換量能增加,但同時也會存在負氮平衡,隨之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因此,場內營養劑量的選擇十分重要,針對應急早期病,全身炎癥的急性重癥病人,提供的營養劑量為83.7~104.6KJ/(Kg·d)[20 ~25Kcal/(kg·d)]。但由于病人的癥狀不同,在臨床醫學上,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確定營養支持的計量。在對患者采取,早期腸內營養時按照標準劑量,在營養支持過程中要保證患者能夠適應。
三 添加藥理營養素
隨著對腸道免疫在重癥病人中的研究更加深入,現代醫務人員已經意識到免疫支持的重要性。因此在對外科重癥病人治療過程中提出免疫腸內營養概念,進一步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的發生率。免疫腸內營養主要是指在腸內營養的基礎上添加特定的營養素,比如谷氨酰胺、精氨酸、核苷、核苷酸等。通過實驗進一步發現,添加特定營養素以特定的方式對人體的免疫細胞進行刺激,從而增強細胞的應答功能,使人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反應,進而降低炎癥的發生概率。在臨床醫學應用的過程中發現,對外科重癥病人補充谷氨酰胺,能進一步使燒傷合并腸功能障礙的病人獲得效益。若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已經采用整蛋白類腸內營養制劑,則不需要進行谷氨酰胺的補充。在對外科重癥病人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精氨酸的使用,由于精氨酸的添加,可以提高感染病人的病死率。雖然能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但由于精氨酸是一氧化碳合成的底物,在對嚴重感染病人進行腸內營養治療時,不應該添加精氨酸,以此才能保證病人的安全。
結束語:外科重癥病人的營養治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腸功能。提倡早期腸內營養,同時也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使病人能夠從營養治療中受益。在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時,若患者的腸功能允許,身體狀況良好,可以采用早期腸內營養。營養劑量的選擇要適當,確保病人能夠快速適應,進而降低腸胃功能障礙因素的影響。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添加特定營養素,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