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樺
【中圖分類號】R7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小明今年才兩歲半,最近總是在拉肚子,這可把小明的媽媽給急壞了,在孩子出現腹瀉之后,小明媽媽給小明喝了抗菌藥、也更換了奶粉等,但是都沒有效果,無奈之下,只好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小明缺鋅,鋅元素的缺乏導致小明出現腹瀉。小明媽媽就很奇怪,直到今天才知道小孩腹瀉跟缺鋅有很大的關系。
鋅元素我們都知道這是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很多人都知道缺鋅會讓自身的免疫力降低、不愛吃飯等等,長時間下去就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這時就很有可能出現腹瀉情況,而大多數的寶媽都會忽視補鋅。那么補鋅真的有助于緩解腹瀉這一情況嗎,下面我們說一些補充鋅元素的好處:
1 促進腸道粘膜的再生
鋅元素能夠加快腸道粘膜的再生,這樣能夠讓身體更好地吸收鈉和水分,進而緩解腹瀉情況。孩子在出現腹瀉之后,就會出現虛脫這樣的情況,也會造成身體水分的大量流失,所以在這時就需要補充水分和鈉元素,但是在補充之后還需要身體吸收。所以這時鋅元素就發揮出了作用,很多寶媽都會發現,在補充鋅元素之后,腹瀉恢復的非常快。
2 提高雙糖酶水平
鋅元素是多種酶的輔酶,補充鋅元素能讓腸道中的雙糖酶更加活躍,這樣就能夠促進食物的消化,緩解消化系統的壓力。
3 止瀉
有研究人員進行過相關的調查,鋅元素有止瀉的效果,它對拉肚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夠減少腹瀉的次數和時間。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究討論會組織委員表明:無論是哪一種腹瀉,都要合理的補充鋅元素,補充量大約為20毫克,如果孩子不到六個月要補充10毫克,持續的時間最好是10天左右。此外鋅元素還是一種很好的抗氧化劑,這種氧化劑能夠對身體細胞進行保護,減少細胞對毒素的攝入,這樣對腹瀉有很大的抑制效果。
4 提高身體免疫力
鋅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必備元素之一。此外鋅元素還能幫助腸道分泌出球蛋白,這樣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腹瀉的治療有很大的效果。很多孩子在出現腹瀉時,都是因為細菌感染,這些細菌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提高免疫力能夠提高對病菌的抵抗,減輕病菌對身體的影響。
當然鋅元素對身體的好處還有很多,而且對腹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說孩子總是出現腹瀉,一定不要忽視鋅元素的補充。那么還需要家長們怎么做呢:
1 改善飲食
有些媽媽在孩子出現腹瀉之后,就選擇停食,認為只要不讓孩子吃食物,就不會出現腹瀉情況,但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禁食不但不利于緩解腹瀉,嚴重時還會引起脫水等情況。所以在出現腹瀉之后,要合理改善飲食,但不能禁食。可以讓孩子吃一些面條、粥類等食物,在這些食物中,營養非常豐富,而且還容易消化,所以不會加重腹瀉的程度,在喂食時,只要孩子愛吃,就可以給孩子喂食。
2 口服補液
在孩子出現腹瀉之后,如果非常嚴重就一定要進行藥物的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讓孩子補液,例如口服補液鹽等,這樣可以緩解腹瀉對孩子的傷害。當然如果孩子太小就不能胡亂地讓孩子吃藥或者口服補液。
3 適量吃一些煮蘋果
孩子在出現腹瀉之后,可以適量讓孩子吃一些煮蘋果,這樣可以補充所需要的維生素和水分。此外在煮蘋果時,可以適量加一些糖分,這樣能夠緩解孩子腹瀉的程度。當然其它水果也可以,例如香蕉等,但是量一定要適中,切忌不能過量,避免對孩子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4 做好腹部保暖
孩子在出現腹瀉之后,腹部經常會比較涼,如果腹部比較涼,也會對孩子的消化產生一定的阻礙。所有在出現腹瀉之后,一定要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不要讓孩子出現著涼等情況,給孩子適當的加衣服,當然要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還要適當喝一些溫水,這樣能夠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有利于身體恢復。
5 合理補充益生菌
在孩子出現腹瀉之后,可以給孩子補充益生菌,這樣能夠增強寶寶的腸胃的消化功能等,能夠減少腹瀉的復發,還能預防孩子出現便秘。
6 注意衛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對衛生的重視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家長更要提高對孩子衛生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減少病菌對孩子的傷害。如果是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家長要囑咐孩子養成飯前便后要洗手的習慣,當然,該方面的習慣還有很多,需要家長的重視。此外還要提高睡眠的質量,一定要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睡眠,這樣才能提高孩子身體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出現的可能性。
腹瀉在孩子階段是經常出現的癥狀,引起腹瀉出現的原因非常多,食物中毒、受涼后、細菌感染等等,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有異常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切勿不要憑借自己的經驗進行用藥,以免對孩子產生副作用。尤其是不到一周歲的寶寶,更要提高對孩子的關注程度,最好是去醫院進行針對性的檢查,然后結合醫生的指導進行藥物治療,這樣才能減輕腹瀉對身體的影響。
說了這么多,如果孩子出現腹瀉一定不要忽視鋅元素的補充,這樣才能減少孩子的痛苦程度。當然腹瀉的原因還有很多,需要媽媽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在此祝愿孩子們身心健康,無病無疾,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