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均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心律失常患者,他們經常會有心慌、喘氣、胸痛、乏力等病征。重癥的心律失常病人不僅生活質量下降,生命安全也面臨著極大威脅。因此,心律失常病人必須定期檢查,遵照醫囑進行治療和調理。那么,心律失常的人平時該怎么注意飲食呢?
一 限制飲食熱量供給
專家建議,心律失常患者攝入熱量應控制在每日每公斤25~35卡的范圍內。如果患者體型比較肥胖,可按照最低建議量攝入熱量。之所以要嚴格控制熱量,是因為如果飲食熱量過多就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往往伴隨機體產生持續性的慢性炎癥,心臟的慢性炎癥則會大大增加心率失常的風險。控制飲食熱量進而控制體重可以有效規避肥胖帶來的心律失常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熱量并不意味著節食或少吃幾頓飯,而是要在保證營養的基礎上調整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健康合理飲食。調整飲食結構的具體方式可以參見下面幾條建議。
二 限制高脂、高膽固醇食物攝入
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就是一些含油量、含膽固醇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核桃,芝麻,花生,油炸食品,肥肉,動物內臟,奶油,動物油,肌肉,蛋黃,螃蟹,魚子等。之所以要盡量少吃這些食物,主要有三點原因。一來,油脂和脂肪消化時間比較長,這兩種物質一旦長時間堆積在胃里就可能導致胃酸倒流和胃灼熱,從而增加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二來,高脂食物引起的血脂增高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從而誘發心臟病與心律失常;三來,飲食中膽固醇含量會直接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吃飯時吃了高膽固醇食物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升高,便容易沉積到血管壁中而發生動脈硬化,從而加重病情。
三 限制高蛋白食物攝入
高蛋白食物就是一些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魚、肉、蛋、奶和黃豆食品等。根據專家建議,心律失常患者每天每公斤攝入蛋白質量應在1到1.5克之間。如果患者同時患有心衰或者高血壓,蛋白質應該節制到每天每公斤體重1克以內。在普通人眼中,多吃蛋白質應該有利于機體新陳代謝,能促進身體健康,但專家卻建議心律失常患者控制蛋白質攝入量。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過多攝入蛋白質可能會導致便秘和食欲減退,進一步高蛋白食物分解被人體吸收,然而不能把熱量完全消化,則會變成脂肪或者肥肉積聚在身體,導致肥胖。除此之外,還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容易使患者動脈出現更多不穩定的斑塊,這使得動脈變得容易破裂并最終引發動脈堵塞。
四 限制鹽和水攝入
心律失常病人飲食不能過咸,特別是同時有浮腫和心力衰竭癥狀的,更要注意飲食中不能添加鹽和醬油。除了鹽分以外,還要注意控制水分攝入,尤其是水腫患者更要格外小心。之所以要控制飲食中鹽分含量,是因為高鹽食物不僅容易導致高血壓,還能提高血漿膽固醇水平,從而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鹽主要是氯化鈉,如果吃鹽太多,就容易引起機體水鈉潴留,導致高血壓的同時還造成機體水腫。這里還要提醒一句,限制鹽分攝入并非完全戒鹽,鹽能調節食物風味,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調味料,心律失常患者要做到的是讓自己攝入的鹽分在一個健康的范圍以內。
五 戒煙戒酒忌辛辣
許多患者,尤其是男患者都有抽煙喝酒的愛好,但煙酒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因素,雖然戒煙戒酒十分困難,但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也應盡力戒掉。吸煙時煙草燃燒后的煙霧中有兩種名叫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的物質。尼古丁經過呼吸道進入血液以后,不僅能興奮交感神經引起血壓升高,還能加劇動脈內膜病變,誘發動脈粥樣硬化;一氧化碳進入血流以后,一方面搶奪血紅蛋白使器官組織缺氧,另一方面增加血脂含量,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除了吸煙以外,酒精能刺激脂肪組織釋放脂肪酸,增加血脂含量的同時也同樣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除了煙酒以外,咖啡、濃茶和辣味調味品都會刺激心臟和血管,心律失常病人應多加注意。
六 少食脹氣食物
脹氣的食物主要有蘿卜、土豆、紅薯、芋頭、南瓜、板栗、豆腐、豆漿、豆腐腦、西蘭花、花椰菜、芽甘藍、卷心菜和蘋果等。胃脹氣雖然不會直接導致心律失常,但會加劇心慌氣短的癥狀,因此心律失常患者也應少食脹氣食物。當患者吃了脹氣食物后,機體就很容易出現胃脹氣的情況,所謂胃脹氣,就是腸胃中存儲比正常情況下多得多的氣體,氣體過多時就會因為擠壓和氣壓差向上流動,壓迫膈肌,從而引起呼吸不暢、心慌氣短。除此之外,胃脹氣還會使人感到燒心反酸,因此心律失常患者要少食脹氣食物。
七 多吃鮮果蔬
新鮮蔬菜水果對身體好處多多,無論是健康人還是心律失常患者都應該多吃新鮮蔬果。山楂、西瓜、梨、鳳梨這些鮮果可以降血壓。而且,水果中還含有大量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A對身體最有好處,一般來說,蔬菜顏色越綠或越黃,其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A含量就越高。不僅如此,一些菜蔬中還含有豐富的鉀、鈣、鈉、鐵質等堿性礦物質,能起到增強血液緩沖作用,調節血液中的酸堿平衡的效果。新鮮蔬果對人體的好處還有很多,但總而言之,心率失常患者多吃蔬菜能健胃整腸,調整血液品質,改善身體體質,應多吃新鮮蔬果。
八 補充維生素
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是由于心肌發生病變從而患病,而維生素——尤其使維生素B和維生素C能有效滋養心肌,促進心肌細胞新陳代謝。因此,心律失常患者應多吃富含維生素,尤其是同時含有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品,比如五谷皮、豆子、堅果類、小米、白菜、芹菜、胚芽、米糠、麩皮、雞蛋、牛奶、油菜、菠菜、小白菜、番茄、龍須菜、蘿卜葉、卷心菜、馬鈴薯、荷蘭豆、柑桔、橙、葡萄、酸棗、鮮棗、楊梅、柚子、山楂、枸橘等等。多吃這些食物能保證心肌得到充分營養供給,促進新陳代謝。
九 少食多餐
心律失常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量,吃得太多太少都不好,要少食多餐。飲食過飽對心臟的危害主要來自于兩方面:第一,飲食過飽時患者胃部飽滿脹大,向上壓迫膈肌從而加大心臟負擔;第二,人在進食后消化時,全身血液集中向胃腸輸送,若患者過飽,很可能引起心臟缺血從而加重病情。除了過飽以外,過于饑餓也會引發心律失常,這是因為人在饑餓時機體會分解脂肪產生脂肪酸,導致血液中脂肪濃度增高,從而對損傷心肌,加重心律失常。
總之,心律失常患者除了定期檢查、遵囑治療以外,想要更好地調理身體,還需要多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保養。合理調整膳食結構,養成優秀的飲食習慣,將會對心率失常的治療有極大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