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目前在處于城市交通結構轉變的重要時期,道路交通的路網密度、交通管理等因素都在制約著我國地面交通的發展和運行。尤其是地面公交,公交系統在很多方面上都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距離發達國家的舒適、高效的服務水準還有一段路要走。實現公交的快速發展,政府的政策支持與直接引導具有主導作用,政府的態度決定著未來城市的公交布局,也決定著城市是否具有活力,更決定著城市能否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共交通;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雖然對公共交通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但仍存在許多的問題。因此,中國迫切需要對公共交通體制全面性的改革,本文將對中國與外國的公共交通管理體制進行研究,分析中外不同的管理模式,進而為中國的交通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一份寶貴性意見。
一、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落后,執法困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快速發展,給人們帶來巨大變化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由于城市交通發展的迅速,人們對公共交通的缺乏一定的研究。導致公共交通行業軟環境的變化遠遠落后于硬環境的發展,與城市公共交通相關的法律法規也落后與時代的發展,從而導致公共交通市場混亂。交通管制政策主要是由交通部和地方政府下發。而這些管制政策對每個部門的的約束力不同,這導致了政府無法可依,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對城市公共交通改革缺乏必要的研究,對公共交通市場的管理有很大的隨意性。
(二)政企不分,缺乏競爭
政企分離是是公共交通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實現法治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保證城市公共交通正常運行的前提。企業的目的是為了盈利,作為一種經濟組織,只負責承擔經濟職能。但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時期,且企業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公共交通企業并不是經濟組織。它是政府下屬的一個經濟職能機構,企業為政府盈利,政府也承擔著相應的責任,這種政企關系的表現類似于家庭中的“父子”關系。但這對“父子”關系在政府機制建立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國有公共交通企業是地方政府的下屬企業,所以,企業發生的行為并不完全是市場行為,還有行政行為的成分。為了讓企業行為轉變為市場行為,政府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曾改變過企業的管理體制,放松管制等改革措施,但實際情況是,不管怎樣管制,都不能徹底的打破政企不分的管理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國有公共交通企業會繼續保持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地方政府會繼續通過政治手段以及政策進行扶持和鼓勵。從而實現企業、政府的經濟利益,不改變這種情況,即使是最好的管理機制也不可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因此,怎樣改變這種政企不分的體制是當前公共交通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
(三)政出多門,職責不清
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基礎設施的從規劃到使用的全過程,也包括城市交通環保與安全等問題,他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要想管理好這個大系統,就必須保持上下的全部協調統一。但目前很多城市的公交管理體制采用的是多頭管制,這種多個行政管理部門分別管制的方法雖然能夠讓部門之間加強合作,互相配合,但這種體制容易出現職責不清,職能重疊的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各個部門就會產生爭執,結果不但事情得不到解決,還影響了公共交通行業的發展,政府也會因效率低下而降低民眾對政府的公信力與威信力。因此,要想管理好這個大系統,就要集中權力,保持高度的權力統一,從而達到公共交通行業的協調運行。
二、國外的成功經驗
(一)法國
法國在國有資金不足以及私營部門過多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改革,最終確立了公私合作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既滿足了城市交通需求,又提高了政府和企業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準,從而促進了法國公共交通市場的穩定與繁榮。法國與中國的公共交通環境不同,在法國,只有少數企業控制著城市公共交通市場,所以,中國政府在城市公共交通發展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二)巴西
庫里蒂巴市位于巴西東部,屬于大型城市。雖然人口密集,但環境優美,被評為三大最佳宜居城市之一。該市的生態發展模式得到了世界的認可與關注,其中的公共交通發展更是得到了國際的推崇。目前各國的公共交通系統都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虧損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規劃的公交線網沒有正確的考慮城市公共交通需求,脫離了實際,并且還與系統管理的不足有很大的聯系。而庫里巴蒂的城市公共交通的成功,與其合理的線網規劃,完善的管理以及合理的運營機制有很大的關系。
(三)香港
香港在公共交通管理上與大陸不同,他的政策允許存在一定的競爭,從而發揮了企業的積極性。同時,香港政府還加強對公共交通行業的監管,在監管的同時,在財力與建設上提供大力的支持。香港地鐵的經營與運行在接受政府監督的同時也接受居民的監督,但政府不干預地鐵的運營,這種既收權又放權的管理模式是香港地鐵運營成功的關鍵因素。在對巴士的管理上,香港政府采取授予經營專利權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管理,當政府批準了某巴士公司經營某一條路線后,香港政府就會與這家公司簽訂專利協議,政府負責對公司進行監督管理,該公司對經營的線路負責,公司必須在滿足政府和居民需求的條件下進行合理的規劃與運營,政府會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選擇最合適的巴士公司,從而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協議期限結束后,政府可以選擇續約或重新招投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城市交通改革正處于瓶頸期,是決定歷史的關鍵時期。道路交通改革具有一定的難度,要考慮路網密度,道路標準和交通管理情況等因素,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制約著公共交通管理的改革,如何改以及怎樣改是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公交系統本身就比較復雜,一旦出現失誤,影響面巨大。因此,政府應該對其進行分析與研究,了解病癥所在,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科學有效的完善公共交通系統。促進我國公共交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世榮.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的智慧索道建設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9(15).
[2]洪中榮.淺析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現狀與前景[J].科學技術創新.2019(14).
作者簡介:李思竹(1989-),女,遼寧省阜新人,漢族,學歷研究生,單位:中共阜新市委黨校(阜新市行政學院 阜新市社會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