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永成
摘要:探索技工培養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內在契合點,可以拓寬技工精神培養的途徑,為技工精神的培養找到正確的職業。同時也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開辟了新的立足點和更有效的途徑。在兩個群體內部一致的基礎上,把工匠的發展納入思想政治理論,把中國夢理想與修養相結合,包括把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文化的自我認識相結合。
關鍵詞:工匠精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高職
一、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內在契合性
高職技工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同一范疇的概念。高職教育中的工匠培訓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可以拓展工匠精神的培養途徑,同時找到適合技工精神培養的職業。對于思想政治來說,為治理教育打開一個新的天地,有著更為扎根和實際的效果。
1.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在價值目標層面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助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是幫助學生樹立以正義為中心的社會教育,確立以正義為中心的社會教育,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中心課程。思想政治理論是人在政治、理論、思想道德等方面培養人的和諧能力。由此可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處于教育層面的,工匠的價值在于培養中國特色和全球和諧發展的社會需求。職業學校的“職業實踐教學”理念在人力資源培訓實踐中形成了一定的發展,并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專業”和“技術”的未來。在技術教育的氛圍中,“工程師”的特征首先被固化。而且,工匠精神的培養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專業性、職業態度和人文精神,三者的統一既是產品生產者的技術意義,也是職業人作為人的價值的一種體現。因此,技工心理的培養引導著人才培養的方向,協調技術價值,實現技術價值與人的價值的和諧統一,最終培養出和諧的人才。
2.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是理論與實踐的契合
思想政治理論在高等教育中實現教育效果的實踐需要與理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理念、價值觀和方法論相結合的科目。如何發揮教與學是一個重要問題。工匠精神能夠促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是作為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依據。因此,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要體現時代的本質,要扎根的物質實踐效果才能解決問題。作為新時代的背景,中國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時代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中國是倡導和培育工匠精神,是實現“制造強國”夢想的國家。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科學、正確的信仰和價值觀教育有助于工匠的發展,為入服務的人性和技能是職業道德教育的精髓,甚至學生的職業信念和信念也可以升華。思想政治理論的過程可以培養工匠教育的精神,在塑造堅實的理論和思想基礎的基礎上,工匠技術培養是現實主義政治理論中教育支持實效性的現實基礎。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意識形態和政治理論,可以為工匠精神的培養提供正確的方向。既要培養優秀的產業精英,又要解決“育人”的政治主張問題。
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策略
作為一個具有意識形態特征的人,政治意識形態的意識形態理論在文學過程中有著多種理論,在尋找合適的與工匠精神相融合的理論知識方面,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藝術理念應實現的獨特目標,是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時代演進所實現和完成的豐富和完善。因此,在政治理論課中融入工匠精神十分有必要。
1.工匠精神培育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培育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治理世界的國家提供理解和調和的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頭發、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育和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啟示,也可以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培育提供有益的啟示中國文化,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僅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對新時代使命的回應,它成為具有新時代特色的社會領袖,而中國文化自信的基礎是增強中國青年的自信,以完成認同和尊重社會主義文化、培養文化自信和新時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使命
2.工匠精神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相結合
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體,歷來是紅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不同的價值觀層次上都有著豐富的內涵,體現在個人的愛國主義、奉獻精神層面上。”“誠信友愛”是中國傳統文化基因“中國與中國”的延續。人們可以在建設事業成功的過程中,培養團結,治理和平,尊重時代,實現一定的變革,創造事物。逐漸區別于其他國家的獨立性;工匠精神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個人職業領域的價值訴求。要促進工匠價值取向的有效途徑把神性修養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分開并結合起來。
三、工匠精神培育與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培育相結合
為了培養工匠的理想信念和理想的中國夢的結合,在早期教授課程的時候幫助青年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應該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是新時代的使命,致力于中國夢的事業,以堅定理想信念為目標,以堅定“兩個百年”為目標。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道路上,必須實現數以萬計需要為工匠培養工匠精髓的人,必須實現不斷創新的支撐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迸囵B工匠精神的目的是實現“強制造”,中國的國家戰略夢想是順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順應時代變化的需要,為個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是幫助中國人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需要下很多功夫,這也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而存在的。
四、結論:
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和思想政治理論結合起來,才有助于學生思想的發展和祖國未來的發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不僅要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更要培養努力實現中國人夢想的家庭情感和國家情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時代使命緊密結合。形成更強大的向心力,滿足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實際需要,這是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重要提議,也是和黨的指揮相符合的行為。
參考文獻:
[1]王宇環.論高校轉型背景下思政教育與工匠精神的融合[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 (05)
[2]周歡.工匠精神培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
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 (03)
[3]林杰.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實現路徑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