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
摘要:隨著我國居民對于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居民在家裝與選擇裝飾品時更加偏愛純天然、清新、古樸的風格,并且筇竹筍營養豐富,是上乘食材在國際國內市場很受追捧,價格高,潛力大。所以市場上對于筇竹筍和筇竹制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筇竹作為云南省“十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八大商品竹種之一,市場對于它的需求也是格外旺盛的,但是近年來,我國的云南、貴州、四川境內的筇竹出現大批量開花、死亡的情況,情形不容樂觀,所以本文著重介紹了筇竹如何播種育苗及豐產栽培。
關鍵詞:筇竹;播種育苗;豐產栽培
筇竹為禾本科,又名羅漢竹、算盤竹,屬于小型竹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云南邵通地區以及四川宜賓地區,因為它的稈節膨大,形態特殊,竹材耐腐,所以由它做出來的工藝品欣賞價值與實用價值都很高,比如說四川雀用筇竹做出的手杖就暢銷全國各地。另外,筇竹的筍鮮嫩爽脆,非常可口,云南地區很喜歡用其筍來制作美食。
一、筇竹的形態特征與生物學特征
1.筇竹的形態特征
筇竹是竹亞科筇竹屬灌木狀竹類,竹葉細長狹小,地下莖為復軸形狀,節部突出膨大,好像算盤珠子,稈高二至四米,最高可達六米,莖粗一到三厘米,稈壁很厚實,節間長十到十五厘米,筍期為四到五月份,花期二到三月份,果期為四月下旬。
2.筇竹的生物學特征
筇竹屬于典型的陰性植物,生長在海拔1500至2200米的濕性常綠闊葉林下,主要分布于我國云、貴、川三省的交界地域,這些地域的年均相對濕度較大,在75%~90%之間,年均降水量1100~1600毫米,年均溫度12.5℃~16.5℃,土壤肥沃,多為疏松的黃壤、黃紅壤、黃棕壤,可以有效的供給筇竹所需要的營養。
二、筇竹的播種育苗與豐產栽培技術
隨著我國對于筇竹的栽培技術越來越成熟,筇竹人工林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人工營造下,筇竹一年的實生苗就可以進行造林,2~3年生就可以成林出材,4年后進入豐產穩定期,由于人工林可以有效地對于竹林密度進行干預,是每畝密度保持700—1000株的最佳密度,使得產量達到最大,質量達到最優,而天然林的每畝密度達到2500株,營養不能合理分配,導致天然林的有效產量只能達到人工林的十分之一,非常浪費土地資源。
筇竹的種子適合陰干處理,因為筇竹的種子外果皮較厚,為堅果類型,含水量較高,若是將種子暴曬,它的發芽率僅為30%左右,但是進行陰干,它的種子發芽率可高達80%以上。
1.筇竹種子采用塑料大棚育苗的原因及實施步驟
由于筇竹的成熟期為春末夏初,這時氣溫逐漸升高,雨季也即將來臨,加上筇竹的種子本身含水量就比較高,所以在播種育苗時溫度與濕度是成功的關鍵,所以經過大量實踐證明,筇竹育苗采用塑料大棚育苗最為有效。
(1)大棚的搭建:首先大棚的材料選用鋼架大棚和塑料大棚都可以,大棚高度以1.8米以上為宜,遮陽網選擇遮光度75%~85%就可以,濕度控制在80%~95%之間,濕度不可過低,溫度為20—35℃之間就可以了。
(2)浸種:首先我們要將優質的筇竹種子用40~45℃的溫開水浸種24~36小時,這樣可以有效地殺滅那些附著在種子外表皮的病菌和種子內部的蟲卯,然后將種子浸泡在1500倍的滅菌靈和敵敵畏中一小時,這樣可以預防鼠害以及病蟲害。
(3)催芽:將濕沙與種子以2:1的比例均勻的翻拌在一起,在大棚內蓋膜,在這一過程中要記得始終保持沙子和種子是濕潤的,密切觀察種子發芽情況,當種子胚芽突出種皮30%是就要進行播種。
(4)播種:播種前先用清水將事先準備好的苗床淋濕,保持濕潤,以每畝苗床播種20千克這一比例進行播種,蓋土3cm,輕輕壓實,以干凈的稻草或者草席覆之,用1500倍的HC滅菌靈將種子周圍澆透。
(5)苗木的生長:正常情況下,20天左右種子出土始發期,40天為出土的高峰期,60天出土結束期。當筇竹苗高10~15cm,真葉3~5片,就可以將大棚打開進行煉苗了,10天左右便可移栽,移栽時注意密度不可過大或過小,以每畝5000株適宜,認真管理下,一年生苗就可以達到40—80cm,此時就可以上山造林了。
2.筇竹如何豐產栽培
(1)選地:由于野生筇竹多分布于云貴高原東北緣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亞高山地帶,喜溫涼潮濕的氣候,所以選地時可選背陰荒地、潮濕的溝谷地都可以,但是為了日后管理更加方便,所以栽培的地點坡度不宜過于陡峭,坡度以20度以下為適宜坡度。
(2)整地:由于筇竹的生長比較慢,所以為了竹鞭更好地生長,應該打好提前量,在栽植的前1~2個月就進行帶狀整地, 帶寬1~1.5米, 種植穴規格為50cm×50cm×40cm,將表土心土分開,將雜草、石塊、樹根等雜物撿干凈。栽植筇竹時株行距不宜過小,以3m×3m或3m×4m為宜,每667平方米栽74塘或56塘,每塘用播種苗1袋(3~6)株,或竹鞭苗1~2株。
(3)栽植方法:栽植筇竹時應該避免發筍的季節,比如昭通地區為早春的2~3月選陰雨天植苗造林,其余地區5~6月雨季植苗造林,用肥土、細土、濕潤土蓋住苗根,踩實。一般栽苗時采取“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栽植技術,做到“根疏、苗正、踏實”。
(4)后期管理:栽植后的前兩年里,由于筇竹苗還很幼小,所以對于外界環境的抵御能力還很差,所以前期需要及時看護,清楚苗叢周圍的雜草,每年松土3次,為3~4月,7~8月,9~10月,并且要及時追施復合肥,每年2次,為3~4月,7~8月,每塘100~200克,每3~4年肥料加大一倍,每年早春2~3月份,擴塘0. 5~lcm。
三、結論
俗話說:“三分栽,七分管。”筇竹它是著名的筍材兩用竹,筍產量高,味道好,竹稈堅韌耐腐,竹節造型奇特,生產的手杖、家具、工藝品暢銷全國,若是可以通過科學栽植,增加產量,定會為當地居民帶來可觀的收益,帶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譚洪超.筇竹播種育苗及豐產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01 (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