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威
摘要:影視文化傳播是促進中國影視行業及影視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都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及關注。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更是引來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并積極參與到影視文化傳播過程中。盡管如此,在實際的中國影視文化傳播過程中依然存在“看不懂”“講不清”“達不到”“吃不透”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影視行業發展,更給中國影視文化水平提升造成不利影響,所以進一步分析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存在問題及出路。
關鍵詞:文化自信視域;中國影視文化;傳播問題;出路
“影視文化”是影視行業經過長期發展積累而來,具有很強的民族氣息及傳承性,而“影視文化傳播力”則直接關系到我國影視行業發展,更是衡量影視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指標及標準,所以影視文化傳播一直是影視行業最關心的發展性問題,也是促進影視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由此可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的重要性。文化自信視域下,任何文化體系都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及時代代表性,所以該視域下進行中國影視文化傳播需要注意愛國主義精神、民族文化等,以保證影視文化發展符合我國民族發展特點。但傳播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故作者基于對文化自信視域及影視文化的了解,先分析了影視文化傳播問題,然后在該基礎上探討了傳播出路。
1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問題
1.1“看不懂”中國影視
很多文獻及調查發現,很多人在觀看中國影視時總是會遇到看不懂的情況,尤其是具有地方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元素的電影,所以在觀看時會因為不了解其文化背景而出現看不懂的情況。另外,很多中國電影不僅融入了中國民族文化,還融入了其他國家的文化元素,形成跨文化體系,所以整個影片都會通過字幕翻譯、配音譯制和文化符號來表達影視內容,但實際語言和文化符號轉化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導致觀眾“看不懂”[1]。
例如,觀看《泰囧》這部影片時,雖然在國內獲的票房超過了12億,但在北美上映后因為語言及文化符號轉化與當地語言文化特點不符,導致外國人看不懂“中國式幽默”,致使該電影遭遇“滑鐵盧”。
1.2“講不清”中國故事
中國影視的很多素材都來源于民間故事,很多優秀的電影都是通過改編民間故事制作而成,諸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等都是改編效果很好的故事電影。但當下很多影視企業拍攝的故事性電影依然存在“講不清”的問題,即因為改編不合理、文化背景理解不透徹等原因,導致中國故事難以講清楚和說明白。
1.3“達不到”——傳播覆蓋面小
很多中國電影只在國內上映,并沒有走向國際,調查顯示2016 年全球電影票房累計381億美元,美國就占了289 億(76%),中國比重不到10%,這說明中國影視的傳播范圍很小,在全球范圍內的覆蓋面小,到達出了世界每個角落[2]。
此外,還存在“吃不透”的問題,即很多觀眾在觀看電影是很難理解電影中的一些影視文化的,而對于影視行業本身來說,雖然借鑒很多好萊塢電影的成功經驗,但對于好萊塢電影文化依然吃不透,導致難以達到好萊塢電影的傳播效果。
2文化自信視角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出路
2.1利用全局思維講好中國故事
真正做到從整體、系統性的角度考慮問題、做事情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論據,我國的影視文化,必須要做到以文化強國建設全局,從而更好的配合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綜合國家戰略來達到全面的推動。因此,這就需要系統化計劃,首先解決外國觀眾看不懂的問題,盡力打造融合中國與外國的新概念、新表述的影視文化,讓中國影視,能夠與外國觀眾的思維產生聯想。真正做到,能讓外國人喜聞樂見同時又富有中國文化元素[3]。與此同時,還要不斷的深入整合影視資源,將力量集中在一些基礎比較深的地區,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讓影視作品真正做到接地氣,并能體現未來發展的目的,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搭建世界級影視文化交流平臺,比如上海電影節,百花電影節等平臺的影響力,為我國影視文化的傳播提供堅實基礎。
2.2通過創新表達方式來傳播中國聲音
我們一直說,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而目前,在我國的文化傳播過程中,失語的現象極為普遍,而且并非是講不清的問題。針對此種問題,必須要重視飲食文化傳播的表達問題要盡可能根據將文化傳統,風土人情以及習俗等,運用貼近的表述進行表達。這其中需要解決文化上的接近性元素,我們一定要看到,中西方文化明顯的差異,雖然中國影視文化作品,在亞洲文化范圍內接受度普遍較高,這也與我國特有的儒家文化有一定關系,但是,若要被歐美、非洲等一些國家所接受,還需要從尋找他國觀眾,話語邏輯以及表達習慣等元素,進而在影視創作中充分的融入,才能有效的避免文化沖突,從而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2.3通過完善傳播途徑來展現中國形象
對于影視文化傳播,我們可以看作是文藝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之一,因此,要做到堅持有效的傳播理念,簡單說就是,做到傳播效果與預期的高度相一致。為此,需要工作人員,做好影視的翻譯工作,同時,不斷的開發翻譯人才,做到讓觀眾聽得懂。與此同時,我國各級黨委也應把握好飲食傳播的方向以及維度,做到以我為主,確定好文化傳播的內容,配合如何說、說什么的問題,更好的解決吃不透問題,同時,更需要做到影視文化傳播的目的借助合作交流等不同的方式,讓中國作品,傳播到世界的多個角落,解決“達不到”問題[4]。
結語
總而言之,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遇到了很多困難,除了要面臨來自外國影視的沖擊以外,還要面對不同地區民族文化不同的影響,所以中國影視風格很難做到統一,并呈現出多樣化形式。所以為促進中國影視文化傳播及發展,必須基于中國文化不斷創新和完善中國影視文化傳播途徑,以促進中國影視文化發展的同時,推動中國文化發展,這是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影視發展必經之路。上文分析顯示,文化自信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傳播還存在看不懂、講不清和吃不透等問題,需要通過全局思維來講好中國故事,并創新表達方式,以更好的傳播中國聲音,更需要完善傳播途徑,將中國良好的形象展現出來,最終促進中國影視文化傳播及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娟.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問題和出路[J].西部廣播電視,2020(03):126-127.
[2]羅麗鵑. 漢語國際化視角下的中國影視跨文化傳播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
[3]楊冬梅.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影視文化傳播的問題和出路[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11):52-54.
[4]史睿.跨文化傳播下的中國影視現狀分析[J].青年記者,2018(2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