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凱
在思想政治工作視野中,人文關懷其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要義是尊重人、理解人。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關懷有助于解決員工心理失衡問題、因員工價值觀嬗變而導致的信仰缺失,有助于員工更快接受企業文化以及緩解生活和工作中帶來的壓力。但是,目前而言企業開展人文關懷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企業過度的內部競爭導致企業只注重效益無暇開展人文關懷,企業注重技能培訓忽視人文關懷,薪酬體系不合理、企業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人文關懷缺失,由于缺少企業文化而失去向心力,缺乏對員工的尊重等。下面筆者就建立合理的人文關懷制度、優化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建設有人情味的企業文化等幾方面建言獻策,提出如下幾點解決辦法,以期完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管理者的素質。
一、建立企業人文關懷制度
(一)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
激勵是指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其積極性的過程。激勵往往能激發人的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方法得當的激勵不僅可以留住人才,更可以吸引人才。但是如何在企業激勵中做到以人為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通常企業會將五種激勵方式組合使用,力將激勵作用發揮到最大,包括目標激勵、期望激勵、責任激勵、危機激勵和獎勵激勵。 目標激勵是一種刺激,員工為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會盡其所能完成任務,適合的目標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企業管理者可以將目標制定規模分為大、中、小,或是根據實現目標的時間長短來制定,通過目標的設置、實施和檢查,完成對目標激勵的總體把握;期望激勵是管理者對員工的一種評價,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給員工。管理者對員工是有所期待的,期望員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企業利潤增長。但是管理者對員工的期待不能生硬的表現出來,而應該采用合理的方式,令員工樂于接受管理者對員工下達的任務,并實現期望; 責任激勵顧名思義就是員工要對企業負責任,員工的工作業績不僅取決于員工能力大小,而且還取決于工作熱情;危機激勵就是適者生存的規律,優勝劣汰,令員工時刻有危機意識,從而積極要求進步,也使員工不被社會淘汰;獎勵激勵是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種方法相結合,物質獎勵要在員工衣食住行的基礎上強化按勞分配,推行榜樣作用,使員工積極效仿榜樣;精神獎勵要在員工物質獎勵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激發員工的進取心、責任感和榮譽感。
(二)建立公正的薪酬制度
員工薪酬制度的確立不是越簡單越好,而是制定不同薪酬層次,這樣更適合員工工作。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需按部就班的進行,先確定企業薪酬支付策略,這是建立薪酬體系的綱領;加強工作分析,評價職位職能以建立合理的薪酬評價標準;根據市場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進行薪酬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確定薪酬;最后設計薪酬結構。這一系列的做法彰顯了企業人文關懷精神,按照企業內部需要,結合員工自身素質,合理制定。薪酬支付策略是制定完整薪酬體系的基礎,要綜合考慮經營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這是企業能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因此要以員工利益為先,員工是企業的貢獻者,合理的薪酬支付策略是員工價值的體現,要認識到員工個人能力有高低,術業有專攻,例如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等。要根據個人能力不同進行合理評估,不能一概而論,其薪資分配的制定也應根據崗位不同而單獨制定。最后根據企業盈利狀況制定工資分配政策,可以適當為員工分紅,使員工成為企業所有者。
(三)建立合理的休假制度
休假是國家每名員工的權利,是體現企業人文關懷的重要制度,企業不得以各種理由剝奪。企業應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國家、地方性法律法規,本著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理順員工休假流程,明確休假原則,規范休假紀律,建立合理的企業休假制度,并設立專門機構負責管理休假制度及休假手續。企業建立的休假制度應適用于企業的所有員工,首先,應明確休假范圍,國家法定假日需根據國家要求正常放假,如需工作的應按正常工資的三倍予以支付;還應明確病假、事假、婚假、喪假、生育假、年休假、調休、探親假等假期的休假規范及工資發放細則。其次,明確列明假期待遇,例如病假扣發工資,實發金額為日薪的 80%,法定假日工資按日常工資計算,不得克扣員工工資等制度。
二、優化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直接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內涵,優秀的管理者不應僅僅是激勵員工如何將工作做的出色,而應該是人性化的管理,既要尊重員工,又要為員工提供合理的培訓,幫助員工成長,為企業培養優秀人才。優化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要做的是轉變管理者態度,鼓勵員工之間的合作以及建立合理的培訓制度,為員工充電。
(一)提高管理者素質
在今天,采用獨裁式管理的經理人是不受員工歡迎的,也是無法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的,管理者只有轉變觀念、改變態度,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管理方式才能得到員工的認可。優秀的管理者主要表現為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處理好員工之間的各種矛盾,以人為本,關心員工,幫助員工成長,從而為企業取得業績。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下,管理者需要協調各方面的矛盾,例如協調知識型員工自由散漫的工作方式和公司傳統之間的矛盾,如何掌握虛擬團隊,如何處理跨越職能范圍的關系等等這些都是現代管理者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要處理好這些問題,僅靠監控、呵斥、懲罰、威脅是無法解決的。還必須融入輕松、溫情、激情、成功等管理風格,將人文關懷融入到企業日常管理中。將“命令”和“協調”統一起來,恰當運用,這樣才可以實現管理的有效性和多元化。
(二)鼓勵合作
營造精誠團結的合作氛圍。加強團隊間合作,以人為本,尊重人、理解人,應將只獎勵“最佳者”,轉變為獎勵所有努力者;將獎勵不擇手段取得“勝利”的個人,轉變為獎勵以公司利益為重、團結合作的團隊。通過鼓勵團隊合作的方式在企業中營造出互相信任、關心的環境氛圍,使員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緒,這樣有利于員工心理健康。在工作中需要具備鈍感力,擁有鈍感力可以使我們看淡很多事情,人際交往中不會變的那么敏感,給心靈減少了很多負擔。
(三)建立合理的培訓制度
合理的培訓制度不僅有助于企業培養人才,還有助于員工在培訓中提升自己,這也是人文關懷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體現。企業培訓制度的建立是一項復雜的過程,需要按以下幾個步驟逐一建立。
三、建設優秀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將企業經營從物質層面提升到精神從面,主要目的是使員工價值觀與企業核心價值觀趨同,令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企業氛圍,為員工提供良好工作氛圍。建設企業文化也有助于員工獲得除物質層面以外的精神需求,使員工精神上和心理得到滿足,豐富內心世界。深化企業文化內涵,打造企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和行為文化,以員工利益為根本,增加人文關懷,營造優良企業文化氛圍。
企業精神文化彰顯了企業個性,也彰顯出企業獨特的文化內涵。現如今,對待員工的方法、如何提高效益和效率已成為塑造企業精神文化的新課題。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就是把人作為主體,員工是企業的重要資本,是企業創造力的源泉,企業精神文化的塑造不僅要考慮到員工就業,還要考慮到員工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等,差別化對待,尊重每一位員工的獨特性,培養員工團結合作、奉獻的企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