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雯
夢想成為像馬友友一樣的大提琴演奏家,歐陽娜娜在12歲時已成為臺灣國家演奏廳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演奏家;13歲考取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并獲得全額獎學金。在所有人看來,歐陽娜娜小小年紀取得如此成就,以后注定能成為世界著名的大提琴家。
但是歐陽娜娜卻停下來了,她不甘心:難道我的生命只有大提琴了嗎?除了大提琴,我是不是還能做些什么?
她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震驚的決定:她要從科蒂斯音樂學院輟學。所有人都在想:她瘋了嗎?柯蒂斯音樂學院,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要考上的學校呀?她居然輕易的放棄了。于是,網上輿論一邊倒,全網都在指責、謾罵她。
可娜娜還是義無反顧的出發了。14歲的她開始向影視圈進軍,憑借《北京愛情故事》嶄露頭角。這條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她參演電視劇《是!尚先生》,娜娜因鹿小葵角色被全網否定。但她還是收拾心情,參加了《演員的誕生》。
說起《演員的誕生》,歐陽娜娜談到:“這個節目,我一開始特別后悔去,如果我沒有去參加,那我就可以很安穩的度過那一個月,但是我去了,就要接受很多人的議論,甚至是批評。幸好去參加了,然后我才能認真地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一個演員。我在節目里認識了很多人,有很多有資歷的前輩,他們來教導我,讓我覺得其實做演員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所以我才能下定決心,讓自己更慢下來,然后滿起來。我希望能一邊學習,一邊等待好的作品,好的劇本,不會急著去接戲,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后來被全網黑的歐陽娜娜選擇了揚長避短。從偏古典的柯蒂斯音樂學院退學后,她考進了偏流行的伯克利音樂學院。
留學期間,歐陽娜娜迷上了用vlog記錄生活,沒想到她的vlog火得不行。她成為了國內玩vlog的第一人,隨后vlog在國內火了起來。她的vlog有通宵趕作業,有穿搭,有化妝,文具推薦等,愛美愛吃,有想法,為了考試而苦惱,卻也在堅持拉自己喜歡的大提琴,這難道不就是18歲的少女所擁有的青春嗎?娜娜自己制作的vlog,圈了一大波路人粉,無數女生直呼要活成歐陽娜娜。
“專心拉大提琴不好嗎?為什么要進入娛樂圈?”這樣的質疑至今依然圍繞著歐陽娜娜,但是她卻說:“生命不需要完美,我想要的是,永遠不滿足于自己,也不要受限于自己。”
曾記得尼采說過:“習慣會使我們的雙手伶俐而頭腦笨拙。”試想:如果歐陽娜娜按部就班地活著,一天到晚不間斷地拉大提琴,也許她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很多人都不懂,當初她為什么要從柯蒂斯音樂學院輟學?她13歲考上音樂學院,猶如初中生上大學,當她拉大提琴,拉得不好的時候,老師認為她拉的不好也沒有關系。因為那時候的歐陽娜娜還很年輕,可以慢慢來。這對于歐陽娜娜來說,這是沒有進步的,沒有進步就等于退步。那為何不去選擇另外一條路來提升自己呢?
何老師曾講過:“人生應該順著來,沒有什么必須遵循的選擇。”當下,許多人都被自己的舒適圈所套住,比如很多上班族都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圈里,白天上班,晚上吃飯洗澡,打游戲,每天循環往復。或許會有人說:“難道有什么錯嗎?”我只能回答:“人生苦短,那為什么不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你可以用賺來的工資去創業,晚上下班研究方案學習如何經營,如何當一名老板?如果你是一名學生可以在學習之余發展自己的愛好,被學習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可以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盡情的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們不應該被常有的思維所束縛,要勇敢的嘗試,踏出自己的舒適圈。誰說警察只能查案,歌手只能唱歌,畫家只能畫畫?每個人都能在不同的領域發掘最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當我們畏懼流言躊躇不前時, 還是得親眼去看一眼才能真正了解。然后我們就會開始相信:這個世界很可愛,它屬于愿意嘗試的人。
作為一名學生,我害怕過無邊的題海,害怕考試,害怕排名,更害怕過高考這座獨木橋。我經常晚上失眠,哭過,迷茫過。焦慮的心情時常折磨折磨著我。可我已經站在跳臺上,必須義無反顧地跳下去。結果我考到了一所公辦本科學校。雖然跟211,985這些學校比起來不算什么,但是對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不用付民辦大學高昂的學費,也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性格內向的我,也害怕面試,害怕接觸人,可我也在不斷嘗試突破自己,勇敢去參加面試,終于我成為了一名學生干部,這樣我才能接觸更多人,才能有提升自己的機會。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大學生,終于有空閑時間了,但是我想把時間投入到寫作,投稿,不管是否成功,我都會努力地堅持下去。因為這是我從小的夢想,我愿意竭盡全力實現它。
害怕什么,就勇敢接觸什么。在學習之余,我希望能夠通過各種機會鍛煉自己。人生的確有很多選擇。誰說學生只能學習?
一個夢想,一座城市,去接近,去了解,去嘗試,這樣更容易得到命運的贊賞。
人生只有一次,不必看別人的感受,去揣摩自己的人生和選擇,年輕會賦予我們最大的超能量。所以邁開腿,去追尋最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