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安和
[摘 要]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種植和病蟲害防治問題一直是農民關注的重點,也是國民正常生活的保障。如果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出現病蟲害問題且沒有得到及時防治,就會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及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0-92-2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技術也在不斷創新,水稻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等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對我國的農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水稻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在東北以及長江地區有很大的種植面積,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種子等因素的影響,水稻容易受到病蟲害侵擾,導致其產量或者質量下降,因此水稻病蟲害防治十分重要,應得到廣泛關注。
1 水稻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1.1 重視程度不足
病蟲害問題是影響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水稻種植戶應該加強對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重視程度。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大多數水稻種植戶都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對水稻種植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經常利用祖輩流傳下來的種植經驗和技巧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防治缺乏科學性[1]。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部分農民認為水稻種植質量與當年的氣候條件有關、水稻的自然生長無須人為干預,對水稻病蟲害問題不夠重視,使得水稻病蟲害問題突顯,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2]。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必須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如科學選種、控制溫濕度適宜、保持田間通風透光等,只有在水稻種植初期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才能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從根源上解決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
1.2 水稻品種選擇缺少科學性
目前,在水稻種植技術不斷發展和創新的前提下,我國的水稻品種越來越多,水稻的病蟲害抵抗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因此,水稻種植戶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可根據當地的土壤狀況、氣候條件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合理、科學選擇抗病水稻品種。但是,由于現階段水稻品種繁多,而且宣傳手段多種多樣,導致水稻種植戶在選擇水稻品種的時候經常會猶豫不決,不知道選擇哪個品種[3],加之水稻種植戶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盲目選擇他人種植的水稻品種,最終導致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增多,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同時,水稻種植戶普遍比較重視水稻的產量,選擇水稻品種時將產量作為選種的主要依據,沒有考慮水稻的綜合性狀,忽略了水稻品種的病蟲害抵抗力,導致水稻種植過程中十分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無形中增加了種植成本,降低了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1.3 病蟲害防治技術落后
水稻病蟲害防治需要有先進、高效的技術手段作為支撐,以此來有效控制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但是,農民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大多都缺少專業的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在使用水稻病蟲害防治設備、藥物等進行防治時,也都沒有按照科學的標準進行,而是按照個人的習慣和想法進行防治,導致水稻病蟲害防治效率比較低,沒有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4]。另外,部分水稻種植戶的農藥噴灑設備制作簡單、粗糙,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跑帽、滴漏等問題,不但影響農藥噴灑效果,而且會造成大量的農藥浪費,增加水稻病蟲害防治成本。少數水稻種植戶在選擇農藥的時候會選擇價格低廉的農藥,農藥品質無法得到保障,也會造成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出現。總體來看,病蟲害防治技術落后是造成病蟲害防治問題頻發的主要因素,應該得到廣泛重視,不斷創新防治技術,提高防治效果。
2 水稻病蟲害防治的有效對策
2.1 加強病蟲害防治宣傳
農業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社會穩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病蟲害防治問題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因此必須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此背景下,各地區的農業主管部門要提高對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重視程度,加強病蟲害防治相關內容的宣傳與推廣,讓更多的水稻種植戶認識到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促進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落實。一方面,農業主管部門要定期安排專業人士到鄉村對水稻種植戶進行水稻種植培訓,將最新的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傳授給農民,并且為農民做好示范操作,提高農民的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5];另一方面,要豐富宣傳渠道,多使用先進的媒體平臺,如QQ、微信、農戶網站等,普及水稻病蟲害類型和防治技術,加深農民對水稻病蟲害的認識。
2.2 科學選擇水稻品種
在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科學選擇水稻品種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水稻種植效果。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水稻品種,不同種類、不同品牌的水稻種子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有一定的差別,容易感染的病蟲害類型也不同,需要進行針對性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病蟲害。所以,水稻種植戶在選擇水稻品種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在專業人士的建議和指導下,科學選擇水稻品種,既要保證水稻品種具有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又要保證水稻種植成本較低,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6]。例如,在氣候比較寒冷的北方地區,水稻種植戶在選擇水稻品種時應該選擇抗寒性較好的品種;而在空氣潮濕且降雨量多的南方地區,就要考慮到水稻的抗澇性及抗蟲害能力。科學選擇水稻品種是確保水稻產量和質量的重點,也是防治水稻病蟲害的主要對策,必須得到廣泛重視。
2.3 創新病蟲害防治技術
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必須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針對當前水稻病蟲害的類型和特點,要對現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有效創新,形成經濟化、生態化和無公害化于一體的水稻病蟲害防治體系,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率,提高防治效果。首先,水稻種植戶可以根據種植地的具體條件,適當選種其他類型的農作物或植被,改善水稻種植環境,增加害蟲天敵數量,以減少水稻蟲害對水稻種植的影響。其次,水稻種植戶要科學、合理地使用病蟲害防治藥物,如苦參堿、生物菌劑及昆蟲信息素等,盡量選擇天然、綠色、無公害藥物,降低農藥噴灑對土壤和其他農作物造成的損害[7]。最后,農業主管部門要加大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發投入,針對我國常見的病蟲害類型,研究出更為高效、價格更低廉、污染更小的生物藥劑,進一步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
2.4 建立完善的水稻種植管理制度
水稻病蟲害防治對策的實施,需要有一個健全的管理制度進行約束,以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的有序性和科學性,加強對水稻種植的監管,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對水稻病蟲害防治的管理,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專業技術,以保障管理工作有效落實。其次,要結合以往的水稻種植經驗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給予水稻種植戶專業的種植技術指導,幫助其了解更多關于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農藥的使用效果和科學使用方法。最后,農業主管部門要聯合工商部門加大對農藥市場的監管力度,堅決打擊出售不合格農藥產品的行為,為農業發展肅清障礙,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3 結語
在我國農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水稻種植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也獲得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有關部門需要不斷提高對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的重視程度,加大防治技術的研發投入,幫助農民認識病蟲害,促使農民學會科學選種和使用農藥,進而全面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保證水稻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耿維.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突出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12):110.
[2]陳仕勇.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機,2019(20):41.
[3]黃江昭,莫朝龍.水稻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家參謀,2019(7):91.
[4]齊秀杰.探討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5):66.
[5]邵麗英,胡佳偉,董凡.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突出問題及相關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8(22):49.
[6]茅忠權.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8(4):66-67.
[7]蘇堂建.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問題及其對策探析[J].南方農業,2018(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