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



[摘 要] 青巖古鎮位于貴州省喀斯特山區,是一個以旅游業為主的特色小鎮。盡管近年該地區發展迅速,但是該地的土地承載力面臨著嚴峻挑戰。基于此,采用土地綜合承載力評價方法對目前青巖古鎮的土地資源承載力狀況進行評價、分析,探討青巖土地資源承載力存在的問題,分析青巖古鎮土地資源綜合承載力問題成因,并從經濟技術開發、自然資源和人文社會3個方面總結青巖古鎮土地承載力問題,得出當地影響土地資源承載力的主要因素,為提高青巖古鎮土地資源承載力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字] 土地資源;承載力;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0-114-3
青巖古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南郊,是貴州省具有特色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古鎮。本文在了解青巖土地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對其土地資源承載力進行分析與研究,運用理化方法得出青巖古鎮土地資源的承載力值,從而為青巖古鎮的土地開發利用與土地規劃提供依據。
1 研究區概況及土地利用變化
1.1 土地利用變化
青巖古鎮位于黔中地區貴陽市南郊29 km,地處東經106°37′~06°44′、北緯26°17′~26°23′,南北長約10 km,東西寬約8 km,總面積為92.3 km2。當地海拔1 100~1 300 m,地勢北、東、西部較高,中、南部較低。青巖古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平均溫度15 ℃,年降水量1 100~1 200 mm,屬于珠江水系。
青巖鎮的土地總面積為92.3 km2,本文將青巖鎮的土地類型分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林地42.8 km2,占比45.39%;耕地34.7 km2,占比36.80%;建設用地12.2 km2,占比12.94%;水域0.5 km2,占比0.53%;草地3.6 km2,占比3.81%;未利用地0.5 km2,占比0.53%。
1.2 青巖鎮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1.2.1 用地需求增長迅速,土地利用率低。由于小城鎮建設過程中急需用地,同時人們也想及時完成建設,就沒有制定合理具體的土地利用規劃方案,造成土地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
1.2.2 土地利用規劃不合理。土地利用規劃不合理,同時缺少科學全面的總體規劃方案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約束與規范,導致大多數小城鎮建設項目中的土地利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現象,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1-3]。
1.3 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
影響鎮域競爭力的因素主要分為內生變量與外生變量,其中自然資源和環境、區位交通、政策支持力度為外生因素,經濟發展基礎、產業發展為內生因素。本次研究對鎮域經濟競爭力影響因素的關系作如下假設:自然資源和環境與經濟發展基礎、產業發展、鎮域經濟競爭力間可能存在正相關關系,區位交通、政策支持力度與鎮域經濟競爭力可能存在正相關關系,經濟發展基礎、產業發展與鎮域經濟競爭力間可能存在正相關關系,經濟基礎與產業發展可能存在正相關關系[4-6]。
2 青巖古鎮土地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與分析
利用回歸方法對青巖的土地承載力進行分析評價,得出青巖鎮的土地資源承載力數值。
2.1 青巖古鎮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圖1是為青巖古鎮土地資源承載力建立的標準體系,土地承載力的指標主要還是從自然環境、經濟技術和社會人文三方面來看。
土地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分級標準見表1。土地承載力的評價標準將采用5等分級標準[7]:評價的分數值在0~1,分數值越高,表示土地的承載能力越好。
2.2 土地承載力評價標準和數據分析
通過《花溪統計年鑒》得到青巖鎮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系數計算所需數據,如表2所示。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a1×C1+a2×C2+a3×C3…+an×Cna1+a2+a3…+an]
代入表2的相關數據得出: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系數[=(3 470×0.1+9 230×0.38+605×0.17+4 280×0.46+6 414.14×0.16+1 597×0.46+2 221.3×0.64+18 917×0.4+33 413×0.000 362+13 459×0.57)/(3 470+9 230+605+4 280+6 414.14+1 597+2? 221.3+18 917+33 413+13 459)=24 359.08/93 606.44=0.26(保留兩位小數)]
通過計算獲知青巖古鎮的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系數為0.26,根據上文建立的指標評價體系的范圍評價可知,青巖古鎮的土地承載力屬于中等偏下級別,土地承載力較低[8,9]。
3 青巖古鎮增加土地承載力的措施
3.1 實行退耕還林政策
政府主導,當地農民充分參與,對當地的土地進行重新規劃,主要開發特殊重要地形,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3.2 限制旅游人口
青巖古鎮發展的主要產業還是旅游業,那么就需要限制旅游人口的流入,有效控制外來旅游人口進入青巖古鎮。
3.3 減少對化肥的使用
青巖鎮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土壤較為貧瘠,而且目前青巖鎮在農業種植中化肥使用量較大。因此,要減少對化肥、農藥的依賴程度。
3.4 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開發土地資源必然會給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強環境整治工作,把當地的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實現環境保護問責制,對于生態薄弱的區域,禁止旅游開發,同時依法設立重點自然保護區。
參考文獻
[1]林巍.城鎮化對京津冀土地資源承載力的影響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5.
[2]曾璐,彭敏.區域土地資源綜合承載力評價研究:以貴陽市為例[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130-135.
[3]黃海燕.貴陽市土地承載力分析及優化配置[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07.
[4]蘇維詞.貴陽城市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環境效應[J].地理科學,2000(5):462-468.
[5]劉燕.貴州省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D].重慶:西南農業大學,2002:8.
[6]岳曉燕,宋伶英.土地資源承載力研究方法的回顧與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8(1):416-419.
[7]王靜,張鳳榮,郭旭東等.縣級尺度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方法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4(2):53-56.
[8]張海魚.土地生產潛力及人口承載量的研究[J].自然資源研究,1987(4):6-11.
[9]齊亞彬.國土資源承載力定量綜合評價研究:以天津為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4(6):6-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