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恒晨
關鍵詞:同質化,印記,感統傳達設計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網絡時代,設計從業人員的迅猛增加以及設計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長,在便捷共享信息資源、追求設計效率的同時,極易引致設計結果的相似甚至雷同、也就是設計同質化現象。這是令許多設計者感到糾結不已的問題。
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設計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長勢必要求設計者以更高的效率推出更多的設計以滿足市場對于量的追求。一些責任心較弱的設計者為了趕時間、趕進度快速完成任務,利用互聯網提供的便利條件共用設計元素甚至直接抄襲屬于別人的設計成果。
行業準入門檻以及從業人員數量、專業素質的影響。近年來,受擴招政策以及就業壓力的雙重影響,各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院校紛紛調整招錄考生以及培養人才的標準,藝術考生專業基礎的薄弱性較為突出。不少學生還沒真正融會貫通藝術設計的專業知識便匆匆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這就為今后行業整體設計質量的提高制造了障礙。此外,就業門檻低,造成從業人員總量劇增,素質良莠不齊的局面。在整個平面設計行業里,存在不少只學會coreldraw、photoshop等幾款軟件的簡單操作便入行的從業者,這也無形中加劇了行業的惡性競爭。
視覺傳達設計的定義。視覺傳達設計是指針對人的視覺所能感知的元素、符號進行整合并通過一定的載體(視覺媒介)予以表現并向受眾傳遞設計方思想理念信息的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從視覺傳達設計的定義中不難發現,設計的根本目的是受眾!而非設計者習慣性認為的“美”。更何況設計者之前接受的審美教育不一定是準確的,尤其是在現代這個越來越強調多元化、個性化的社會,其所認為的“美”往往是片面的,充其量只能代表眾多審美傾向的一種。因此,只有受眾樂于接受、認同設計者所設計的對象并使所設計對象在受眾中產生良性循環之口碑,其傳達設計的目的才能實現。
而要受眾接受設計者所傳達的設計也就意味著首先要解決設計對象在人腦中的記憶問題。從人體記憶功能系統的工作原理以及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原理可知,對于普通人來說,沒有聯想就不存在記憶。一切事物要被人所記住是這樣一種關系:首先要引起人們的注意,然后產生聯想,最后獲得記憶。受眾受對象刺激的時間越長、重復的次數越多其印記則越深、越強。設計者必須非常精準地理解人關于“記”與“牢”的概念,“記”只是初步的一個淺層次印象,并不能在人腦中留存該對象的整體印記,而“牢”則需要人們對該事物從外觀到內涵有全方位、長時間的接觸與了解,鮮明的外觀只是給受眾一個淺層次的印象,而實用的功能、耐用的品質則會為受眾記牢事物提供時間的保障。
由此可知引人矚目、產生共鳴(聯想)、被人記住才是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倘若不以人的聯想記憶為核心、一切設計活動將徒勞無功。
感覺統合傳達設計的定義。感覺統合傳達設計、也可簡稱為“感統傳達設計”,是指以增強并盡可能延長設計對象在受眾大腦中形成良好印記為目的,以視覺傳達為基 礎、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進行綜合考量、有機組合并通過適當載體予以表現并向受眾傳遞設計方思想理念信息的設計。
關于感覺統合傳達設計的認識。從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探索中我們知道,要使人們接受設計者設計的產品,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的“記”與“牢”的問題。記只是開始、牢才是目的。記而不牢則使設計失去意義。
而能被“記住”“記牢”的前提就是通過設計者的設計,使設計對象首先應具備鮮明的形象特征,這樣才能容易使設計的產品整體信息易“記”,但要使設計對象的形態能深入人心還得需要一個條件,就是讓該設計對象能與受眾保持較長時間的接觸與認可。然而,以往的設計理念往往把設計者思維與角度局限停留在視覺三要素(圖、文、色)的范疇內進行整合設計上,而忽略了人的其它感官的整合傳達設計。這樣的結果只是讓受眾對設計對象留存下一些平面化的印記,在當下這個信息量超大的社會,簡單的視覺印記是極易被迅速遺忘的。我們知道,人能感知外界的器官不僅僅是眼,還有鼻、口、耳、皮膚,這些器官對應著人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此外,還有綜合所有這些感覺器官的體驗以及個人與社會經驗得出的所謂“第六感”。所有這些人體感受疊加綜合起來才能稱得上是人對物的完整體驗與感受,人對于物的判斷才能更客觀,其印記也才能持久。
因此,單一考慮在視覺方面的設計,忽略人體其它感覺器官的傳達設計。充其量只是給了對象一個單一空泛的外套,而沒有實在充實的內核。試想倘若以視覺對象的設計為基礎輔以其它感覺對象的巧妙融合考量,其設計的結果給受眾造成的印記沖擊力才會是全方位的、持久的。咱們可以通過一個例子佐證以感統傳達設計理念進行設計的重要性。可口可樂旗下的果粒橙之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銷售效果良好,除了有效的宣傳手段外,還得益于它這種飲料本身的“口感”設計。與許多同類飲料不同的是,它的法寶就在這個“果粒”上,普通的飲料就算果汁的味道再純,但帶給受眾的印記仍然只是一種停留在“喝”的層面上的單一味道,但果粒橙卻不同,它多了一道“嚼”的程序,也就是果粒與口腔摩擦的感覺。正是這種微小的感覺,給受眾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記。而這種“印記”恰恰正是設計者所應追求的核心目的。
有了完整的感覺統合設計理念與意識,設計者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才會更快更好地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有了換位思考的習慣與體驗,所設計的對象才能更具親和力并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好地契合市場,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