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霞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社會進程的不斷推進和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中等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中職教育質量提升成為了核心問題。基層中職學校有自己現實的情況,學生素質不高、教師工作熱情不高、企業對其人才培養質量認可度不高,學校對于教師職稱晉升、教師聘任甚至教師的物質激勵方面的權限也有限。在此狀況下,激發中職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是探索一種可推廣、可復制的模式,將中職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的需求,特別是精神需求,滲透到食品專業教師的具體工作中,從而提升其教學效能感和職業幸福感,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關鍵詞:中職教師;食品生物工藝;工作熱情;職業幸福感
一、中職教師工作熱情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中職學校規模的擴大和辦學層次的提高,學校引進了大量的年輕教師,這些教師多為非師范類學校畢業,在校期間偏重了專業知識的學習,沒有專修教學藝術,所以無論在教學設計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照本宣科、講課不能吸引學生等低級問題普遍存在。學生課上睡覺、開小差、講話等問題數不勝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而有的教師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備課學生卻不認真聽,產生了得過且過的心理,造成了惡性循環。而有些骨干教師成名后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脫離了教學第一線,還有些骨干教師教學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自身前進的動力不足,對更高的目標感到迷茫。
與此同時,大多數基層中職學校由于自身權限問題,普遍存在著“多上課沒有獎勵、上好上差待遇沒有區別、參加比賽掙得了榮譽沒有獎金”的情況。大多學校管理層特別是教務部門無奈于教師不愿意多上課,缺乏上好課的工作熱情、擔任班主任的主動性差、參與教科研工作的意識薄弱。結合學校教學領域出現的困境,以及職業學校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魯中高級技工學校(魯中中等專業學校)從2010年開始,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師發展培養工作,現以我校食品生物工藝專業為例,探索激發中職教師工作熱情的路徑。
二、貫徹“精細化管理”,提升中職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的崗位認知
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首先要從本質上改變學校“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現狀,為此,在學校改革的背景下,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對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科研工作進行了細化。具體如下:
教師課堂教學“量”的評分分為A、B、C三檔,周課時量達到18課時及以上的為A;周課時量達到15課時及以上的為B;周課時量達到12課時及以上的為C;計分辦法為每人的周課時量即為該項得分數,如某位教師周課時量為17,那么其“課時量”項目得分即為17分,該項最高得分為20分。
教師課堂教學“質”的評分分為A、B、C三檔,計分辦法:(教案成績*50%+作業批改成績*30%+聽評課成績*20%)*12%減去課堂教學事故扣分。得分為95分及以上為A;得分為90分及以上為B;得分為85分及以上為C;
教師課堂教學“學生評教”的評分分為A、B、C三檔,計分辦法:學生評教成績乘以12%。學生評教滿意率95%及以上或期中期末考試理論測試及格率或技能過關率95%以上為A;學生評教滿意率90%及以上或期中期末考試理論測試及格率或技能過關率90%以上為B;學生評教滿意率90%及以上或期中期末考試理論測試及格率或技能過關率90%以上為C。
在精細化管理下,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意識到周課時量最少要12課時,不然就面臨末位淘汰的風險,該政策的出臺讓教師們產生了危機感,更加珍惜上課的機會,更加用心的備課,愿意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初步激發了教師多上課、上好課的工作熱情。
三、落實“以賽促教”,提升中職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
目前,所有中職學校都在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的中職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和教師技能大賽,通過比賽歷練出了一部分教學出色、技能出眾的骨干教師,如何落實“以賽促教”,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是我們必需思考的一個問題。
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骨干教師業務繁忙,每天花大量時間在教學研究和技能訓練,往往名聲在外,跟身邊的朝夕相處的同事反而交流較少。而同事對骨干教師的了解也僅僅是他是骨干教師,他經常獲獎,他業務能力好,但到底哪方面好,到底有多好,身邊的同事反而說不清楚。為此,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開展了教師展評課活動。每名教師從本學期教材中自選一節課(15分鐘)進行模擬講課展示,教研組組織評定。通過授課展評,按1∶1∶1的比例由高到低分為A、B、C三組,其中B、C組成員為小組研討提升對象。C組成員為在小組評研基礎上與A組成員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提升。兩個月之后,對C組成員再次組織展評,連同結對教師共同排名。展評分組結果和結對名單向教務處報備。
展評課活動是同事間相互展示的教學功底的機會;“百聞不如一見”,教師的充分準備、完美展示為其贏得的不僅僅是一個好的成績,更是周圍同事的贊揚和認同,能增強教師的個人成就感。同時,系部展評課活動也是教師看清自己不足、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機會,是教研組對專任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態度、教學手段和方法摸底的一種方式。展評課活動的實施,結對幫扶活動的開展融洽了教師之間的感情,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尊重與信任,更顯著增強了教師的個人成就感。同一教研組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技巧、學習教學手段更加順暢自然。
2015年,食品專業教研組組建教學團隊設計作品《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2016年,組建教學團隊設計作品《制作意式提拉米蘇》參加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2018年,組建教學團隊設計作品《食安思享薈——食材源頭的質量控制》全國職業院校教師能力大賽;2020年,又組建團隊以《食品營養與衛生》的項目二《五谷為養 五果為助 五菜為充 五畜為益——應用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的16個課時內容參加職業院校教師能力大賽。比賽的歷練,成績的肯定,教學團隊的緊密合作,這一切都有效地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
四、推動“校本教研”,提升中職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的教研能力
校本教研是體現一所學校教研特色最有效的途經和平臺,是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最好窗口。為激發我校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的教研工作熱情,教研組遵循校科研處提出“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切入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模式,通過專業引領、實現共同提高”的教研工作思路,組織骨干教師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縣級以上骨干教師要承擔省級以上的教育科研課題,并擔任主研人員。校級和參與培訓的骨干教師要撰寫實驗方案,定期上交科研論文。各級骨干教師要承擔相應級別或上一級的教育、教學研究任務。引導骨干教師走學習、思考、實踐、發展之路,創設骨干教師成長、成才的條件,使骨干教師步入“科研興校”之路,讓“金字塔”式的骨干教師隊伍得以構建和發展。
實踐證明,學校的引導有力的促進了教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我校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成功申請了2015年度和2017年度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8年成功申報了山東省名師工作室(食品方向)。成績的背后,反應了我校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教科研意識的提升和教科研素養的提高。
五、培養教師個人成就感,營造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追求個人發展的氛圍
全國教育系統的典型千千萬萬,但對教師影響最大、最有說服力的還是他們身邊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先進人物。因此,我們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在學校政策的指引下樹立一批典型,將教學方面涌現出的先進人物、模范教師篩選出來,總結他們的工作成績,交流他們的先進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袁娜老師早已晉升為高級教師,卻依然年年頂著壓力帶團隊參加比賽,就連坐月子期間還依然堅持到學校錄課。2019年暑假,劉娜老師走出教學樓,開車門的時候才想起來老公還在等她過結婚紀念日,一看時間已經是凌晨1點。2019年學校所在的鄒平縣城遭遇洪水,牛海榮老家四周被淹,因為加班父母和兩個孩子被困家中……
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積極在學校政策引領下,積極將模范教師通過校園微信公眾號推送至每位教職工甚至教職工家屬。通過學校宣傳欄和學校電子標識牌重點宣傳。成績特別優秀者,通過縣級甚至市級電視臺公開報道。對于為學校做出特別貢獻的,還會成為校辦刊物《坐標》的封面人物。除此之外,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還積極向學校爭取,為優秀教師舉辦校內校外經驗交流會,為其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提高其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學校系列宣傳活動,使教研組其他教師學有榜樣,使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研組教師在學生群體中形象高大,在教師群體中形象挺拔,在學校領導中形象完善,在學校營造了良好的教師追求個人發展的氛圍,極大地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更實現了整個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六、結束語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激發中職食品生物工藝專業教師的工作熱情從本質上說就是引導教師有前進的目標,有參與教學和教科研活動的動力,使教師在活動中豐富自身、提升自身,力求實現個人成就最大化,從而提升其教學效能感和職業幸福感,最終增強中職學校的綜合實力,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中職教師工作熱情的提升是中職教師隊伍建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關注。
基金項目:
山東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食品專業名師工作室)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