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究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這一時段內在我院婦產科術治療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90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縮宮素聯合人工按摩治療,觀察組應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進行治療,在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離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應用于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療效顯著,止血迅速,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欣母沛;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剖宮產產后出血;應用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714.4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059-02
產后出血是當前產婦分娩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產婦由于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在自然分娩后24h出血量超過500ml,或剖宮產后24h出血量超過1000ml,發生率高,致死率也高[1]。剖宮產后1至2天內,產婦處于高危期,應加強產后出血監測,一旦發生這一危急并發癥,迅速采取治療措施,及時止血,迅速補液,補充血容量,確保產婦生命安全。此次試驗旨在探究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結果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這一時段內在我院婦產科術治療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90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采集產婦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如下:①對照組。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39歲,平均年齡為(28.65±2.95)歲;妊娠時間最短為38周,最長為42周,平均為(40.05±0.96)周;其中,初產婦31例,經產婦14例;②觀察組。年齡最小者19歲,最大者39歲,平均年齡為(28.83±3.01)歲;妊娠時間最短為38周,最長為42周,平均為(39.92±1.01)周;其中,初產婦32例,經產婦13例。從年齡、妊娠時間、分娩方式等基本資料上看,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對比研究的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縮宮素聯合人工按摩治療,胎兒娩出后,充分按摩患者職工,經宮體注射20IU縮宮素,如若未取得滿意效果,將20IU縮宮素注入500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同時,無菌紗布用熱鹽水浸泡后,擰干,塞入宮腔壓迫止血,出血部位行“8”字縫合。
觀察組應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進行治療,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無效后,經宮體注射欣母沛(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83),每次用量低于1.5mg,若子宮質軟,手法壓迫子宮止血,再應用子宮背帶縫合技術,將子宮托出腹部切口,大圓針穿上可吸收縫線,從子宮切口左下側垂直進針,上緣穿出,再從子宮底繞向子宮后壁,于左下側進入,穿透子宮肌層從右側穿出,再從子宮底繞回,于子前臂右上側進入,下緣穿出,壓迫子宮的情況下拉緊縫線,在子宮切口下緣打結,檢查宮腔有無出血,若無明顯出血現象即可縫合關閉子宮切口。
1.3 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離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計算平均值,記錄兩組發生發熱、低血壓休克等并發癥的例數,計算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應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對試驗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表現為百分率(%)的形式,兩組采用χ2檢驗進行對比;計量資料表現為(x±s)的形式,兩組采用t檢驗進行對比,若P<0.05,說明組間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離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一種常見剖宮產并發癥,與產婦宮縮乏力、分娩時間超過0.5h且需手動剝離胎盤、產婦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相關,嚴重危害產婦性命,需予以重視,一旦出現產后出血癥狀,及時救治[2]。欣母沛是一種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鹽溶液,可直接作用于子宮平滑肌,強化子宮收縮功能,促進胎盤娩出,同時,該藥物可軟化擴張宮頸,關閉子宮創面血竇,止血性能優良,藥效持續時間長[3]。子宮背帶縫合技術是一種新型縫合技術,常用于剖宮產術縫合中,與欣母沛聯用,可有效抑制出血。
此次試驗中,對照組給予縮宮素聯合人工按摩治療,觀察組應用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進行治療,其療效優于對照組;從中可知,聯合治療方案具備實施的科學性及有效性。
綜上所述:欣母沛聯合子宮背帶縫合技術應用于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療效顯著,止血迅速,并發癥發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彭娟麗.Bakri球囊填塞和B-Lynch縫合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性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7):135-137.
[2]郭晴虹,尹保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子宮下段橫形環狀壓迫縫合術治療疤痕子宮剖宮產子宮收縮乏力的臨床分析[J].現代醫院,2019,19(09):1346-1348.
[3]程婷,汪利民.馬來酸麥角新堿、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高危因素剖宮產中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42-43.
作者簡介:王露,女,1973.11,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人,主治醫師,本科 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