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欽

【摘要】 目的:探析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具體效果。方法:將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康復護理,對兩組患者在護理完成后的效果進行收集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運動功能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護理時,采用康復護理的效果更好,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 老年腦梗死;康復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115-01
腦梗死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之一,又被稱為中風,其具體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導致缺氧、缺血從而進一步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臨床表現為失語以及偏癱等功能障礙,同時還伴有一定的負面心理情緒。該疾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極有可能會遺留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因此,除了進行相應的治療措施外,還應當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這樣才能保證患者全面健康的恢復,本文即探析了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效果評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康復護理。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57-78歲,平均(67.56±8.95)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56-79歲,平均(67.47±9.65)歲。所有患者經檢查確診為腦梗死,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加此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對患者病情以及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的觀察和記錄,對護理過程中患者出現的不良情況進行記錄并采取相應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和改善。
1.2.2 康復護理措施
觀察組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為:(1)心理護理。由于發病突然以及發病后患者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大部分患者都會產生煩躁、焦慮以及郁悶等多種負面心理情緒,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護理效果,不利于患者自身康復。因此,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充分的交流,告知患者病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正在逐漸好轉,積極鼓勵患者,使其正視自身病情。同時,還需要讓患者將心中的顧慮與想法說出來,避免長期壓抑在心中造成不良影響,讓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保證患者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接受護理和治療。(2)語言障礙護理。老年腦梗死患者一般都伴有一定程度上的語言障礙,需要護理人員在患者意識恢復后對患者進行寫字以及繪畫等活動,以此來鍛煉患者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可以從音節、單字再到語句,循序漸進,逐漸恢復患者的語言功能,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放慢語音,同時注意口型變化。(3)生活能力護理。需要護理人員與緩和進行簡單的生活訓練,比如進食、穿衣以及上下床等,同時根據患者恢復實際情況以及個人愛好,適當地進行散步以及太極拳等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還能夠增加患者的生活樂趣。(4)肢體障礙護理。對于偏癱或者肢體麻木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肢體位的調整、收縮,同時可以進行簡單的舒展活動,降低痙攣作用,以此來逐漸恢復肢體功能,同時需要對患者肢體進行適當的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神經功能。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需要在護理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評分、運動功能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其中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價患者神經功能,分數越高表示神經功能越差;采用ADL量表評價生活質量評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軟件是SPSS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運動功能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表示康復護理干預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更好,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由于腦梗死起病較急,同時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變化,患者在患病后常伴有神經功能障礙而引起一系列癥狀,比如偏癱和吞咽困難等,這會導致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明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治療康復效果以及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2]。
對老年腦梗死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總得來說,治療效果不算理想,不能達到人們期望的水平,因此需要尋求更為合理的護理方法。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能夠逐漸修復患者的神經功能,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語言功能訓練和肢體功能訓練,能夠刺激患者大腦組織的神經元產生,能夠促進新的神經通路形成[3]。與常規護理措施相比,康復護理措施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也顯示,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其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運動功能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護理時,采用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盧婧.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質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2):283-284.
[2]閆偉.早期情志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和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4):41+45.
[3]王妮.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效果[J].飲食保健,2019,6(17):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