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茂華 陳孔范


【摘要】 目的:研究認知、心理、社會干預護理對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硬化患者進行研究。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認知、心理、社會干預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環境、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關系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環境、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關系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認知、心理、社會干預護理能夠明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認知;心理;社會干預護理;肝硬化;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11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153-02
肝硬化屬于一種彌漫性、慢性以及進行性的肝病。目前,我國的乙肝患者較多,導致肝硬化的發病率逐漸增加。況且臨床上肝硬化不可逆轉,治療的周期較長,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眾多,導致預后不佳,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患者極易在治療的過程當中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對其生活質量、身心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從而影響預后[1~2]。如何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增強治療信心,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關鍵。近年來,我們從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心理狀態以及社會支持系統三個方面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從而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3]。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診的150例肝硬化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肝硬化的診斷標準[4]。②患者臨床表現為門脈高壓、肝功能損害。③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排除伴有其他心、腎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存在精神障礙而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對照組75例,男31例,女44例,年齡34~73歲,平均年齡(45.25±18.97)歲;病史平均(45.13±18.56)個月。觀察組75例,男35例,女40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44.76±19.39)歲;,平均病史(48.62±18.24)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病情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生活護理、健康宣教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認知、心理、社會干預護理。
1.2.1 成立專門認知、心理、社會干預小組 由護士長、護理組長、主治醫師組成,對小組進行全面護理培訓,制定護理計劃方案。
1.2.2 認知干預 護理人員面帶微笑為患者講解醫院的規章制度,使其逐漸熟悉環境,通過播放健康宣教視頻、PPT 等方式,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癥狀體征、飲食和相關注意事法,鼓勵家屬參加患者的治療過程。
1.2.3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隨時和患者進行溝通,告知其治療效果及方法,多用鼓勵、積極的言語,多與朋友聊天以釋放內心壓力,同時可以邀請病情相對穩定,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的患者為其現身說法,樹立對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還應了解患者的個人愛好,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使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
1.2.4 社會支持 可以來自親朋好友及病友的精神鼓勵,被關心、愛護、信任和尊重能夠使患者心情愉快,社會支持的力量越大,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越強。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5]:分別在護理前后,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包括環境、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關系四個方面,評定患者生活質量,采取百分制,分數和生活質量成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選擇t檢驗,若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下表1
3 討論
肝硬化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進行性肝臟疾病,多因慢性肝炎進展而成。肝硬化病程長,并發癥多,藥物難以治愈,多數患者預后差[6]所以,對肝硬化患者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以往,臨床上多對肝硬化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護理過于單一,不夠全面,導致患者的治療配合度不高,影響預后[7]。
認知、心理以及社會支持干預三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幫助其樹立康復的信心[8]。護理人員需要具備很好的專業素養,耐心的傾聽患者心聲,根據其實際的心理問題給予正確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充分利用家庭及社會資源,達到減輕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9-10]。生活質量評分分為環境、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關系四個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患者的環境、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關系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的患者,這說明認知、心理以及社會支持護理可以保持患者心情愉快,減輕患者身心痛苦有關,說明這一護理措施明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采用認知-心理-社會支持系統能夠顯著降低其疾病不適感,提高應激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非常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蘭嵐. 中醫情志護理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遼寧中醫雜志,2015,42(05):1104-1106.
[2]Ohashi K,Ishikawa T,Hoshi A,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arcopenia and Both PhysicalActivity and Lifestyl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J].J Clin Med Res. 2018 ;10(12):920-927.
[3]翁海光. 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健康教育,2015,31(07):674-677.
[4]許梅,劉國艷,陳麗珊. 改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生活質量的中醫護理體會[J]. 廣東醫學,2016,37(21):3315-3318.
[5]李丹,李博. 個性化干預措施對肝硬化合并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壓力的影響分析[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31(08):942.
[6]邵麗婷,熊飛。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 ; (11): 140-141.
[7]孫曉玲,王婷,劉梅,等. 酒精性肝硬化與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社會心理分析[J].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7,42(07):817-820.
[8]劉燕南,張艷梅,高傳英,等. 認知護理干預有利于肝癌患者術后恢復和生活質量的提高[J].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36(07):2753-2758.
[9]Hearn C,Ellington BJ,Jones R.The Role of the Nurse Practitioner in the Management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Gastroenterol Nurs. 2018 ;41(5):424-426.
[10]馬靜,張紅娟,武婷. 個性化干預對肝硬化頑固性腹水合并自發性腹膜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20):5088-5089.
作者簡介:朱茂華,女,山東省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眼科,主管護師,本科學歷。
通訊作者:陳孔范,女,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馮卯中心衛生院,主管護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