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美


【摘要】 目的:觀察護理健康指導對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從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收診的3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進行評價。結果:兩組患者入睡時間評分、睡眠時間評分、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健康指導對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睡眠質量提升有重要價值,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
【關鍵詞】 護理健康指導;老年慢性肺心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56.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160-01
老年慢性肺心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咳嗽、氣急、心悸等癥狀,這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質量都有較大的影響[1]。對患者進行護理可以針對患者情況進行改善患者癥狀,從各個方面實現對患者的指導,促進患者康復[2]。護理健康指導措施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質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研究是選擇我院從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收診的3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護理健康指導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從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收診的3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在患者和患者家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研究,隨機分組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其中觀察組15例,男8例,女7例,年齡45歲~82歲,平均年齡(58.85±10.88)歲。對照組15例,男7例,女8例,年齡45歲~82歲,平均年齡(58.74±10.44)歲。兩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同意。②患者符合慢性肺心病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患者精神狀態不適合參與。②患者不同意護理方案。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患者入院后熱情接待,告知患者相關制度,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告知患者病房相關情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護理健康指導措施,具體為:(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心理護理要與患者進行交流,多次溝通能夠了解患者的真實情感,對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焦慮情緒調節可以利用注意力轉移法,對于患者的抑郁情況可以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支持,改善患者情緒。(2)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對患者健康教育內容主要為告知患者發病原因、發病癥狀、治療措施等,可以采取宣傳冊或是視頻講解方式,對患者出現的疑惑要及時的給予解答。(3)氧療護理。氧療前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氧療的流程,有必要的時候要陪伴患者。(4)霧化護理。霧化之前要做好口腔清潔,盡可能增加霧化的次數,尤其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一般一天3-5次左右。(5)心衰用藥觀察及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心衰用藥,在醫囑下用藥,嚴格的按照要求服用藥物,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患者用藥后需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在患者服藥期間要禁止高膽固醇類食物的攝入,降低對心臟的壓力。(6)睡眠觀察護理。護理人員要觀察患者睡眠情況,在患者睡前進行指導患者睡前不能飽餐,不能喝濃茶,可以喝熱牛奶,要用溫水泡腳。此外,指導患者有效的咳嗽,學習縮唇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等,改善患者肺功能。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是采取匹茨堡睡眠質量量表評定:睡眠質量0-3分,分數越低,睡眠質量越好;入睡時間小于15分鐘為0分,16-30分鐘為一份,31-60分鐘2分,60分鐘以上3分。睡眠時間:大于7小時0分,6-7小時1分,5-6小時2分,5以下3分。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是從焦慮、抑郁、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方面評價,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計量數據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資料數據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睡眠質量情況
兩組患者入睡時間評分、睡眠時間評分、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肺心病是胸廓、肺血管等慢性病變導致組織異常,出現機體肺循環阻力升高,患者會出現肺動脈高壓,還有可能出現右心力衰竭等疾病,這種疾病會反復發作,所以需要重視對患者的管理,降低對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3]。護理健康指導能夠針對患者情況進行指導,可以改進患者生活質量,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工作[4]。護理健康指導能夠讓患者對疾病有更多的認識,平時生活中能夠改進自身不良習慣,提升機體抵抗力。
研究發現,護理前,患者睡眠情況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入睡時間評分、睡眠時間評分、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肺心病對患者最大的影響就體現在睡眠質量上,患者睡眠質量和機體的免疫力有較大的關系。若是患者睡眠不足就有可能導致患者機體免疫球蛋白和T細胞水平降低,患者睡眠質量會有明顯降低,影響患者睡眠質量。老年肺心病患者還有可能出現睡眠期間驚醒等現象,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睡眠。而針對患者采取護理健康指導后,針對患者的護理效果更理想,可以從各個方面改進患者睡眠質量,提升睡眠質量。常規護理措施雖然也能夠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但是效果不如觀察組,所以采取護理健康指導措施更有利于患者睡眠質量的提升。護理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沒有差異,兩組患者護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患者的護理中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讓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有更多的認識,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通過與護理人員的交流對自身的病情有更多的認識,對于患者康復有重要價值。對患者進行護理健康指導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提升心肺病患者生活質量[5]。
綜上所述,護理健康指導對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睡眠質量提升有重要價值,患者入睡的時間更快,睡眠時間增長,睡眠質量也比較高,患者生活質量也有明顯改善,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
參考文獻
[1]孟凡云,姚娟.研究護理干預對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24).
[2]南喜茹,符少華,呂艷麗.飲食護理及呼吸功能鍛煉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8(15):108-109.
[3]金冬梅.心理護理對肺心病患者抑郁及焦慮的影響效果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2):143-144.
[4]鐘媛.探討優質護理服務應用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對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47).
[5]王曉雪.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強護理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