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德新

李光才在給孩子們上課
李光才同志1943年出生在江蘇省泰興市分界鎮(zhèn)野廟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66年起從事教育工作,197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教育戰(zhàn)線辛勤耕耘38年,先后擔任小學校長、成人教育中心校長,在1985年9月第一個教師節(jié)上被授予“江蘇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4年5月退休。退休后,他把助學扶貧作為自己新的追求。
李光才退休后沒有賦閑在家。他發(fā)現不少貧困戶守著承包地收入微薄,生活很困難;有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掙錢,交給爺爺奶奶帶養(yǎng)成了留守兒童;有的孩子考取了大中專學校,經濟上的壓力很大;有的孩子大學畢業(yè)找不到穩(wěn)定的工作,家庭貧困難以解脫;有的村民因病返貧等等。他輾轉反側: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人民教師,是黨培育長大的。我要發(fā)揮余熱,發(fā)揮一己之長把助學扶貧事業(yè)做好。他從帶頭捐款為民籌款鋪路、資助貧困生上大學做起,一直把助學扶貧作為己任。
長生社區(qū)北周莊有一對聾啞夫妻,生下一個男孩也是啞巴,家里人托親戚好友打聽,孩子可以通過做耳蝸手術恢復聽覺,但手術費要28萬多元。李光才得知后,到市殘聯、民政局向領導反映。省殘聯經過調查核實后,指定由南京市鼓樓醫(yī)院接受這個患者,對其進行了手術治療,并免除了27萬多元的手術費?,F在這個孩子已經恢復了聽覺、學會了說話,上了小學。
珊瑚鎮(zhèn)垟港村有一個貧困女孩叫劉某某,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讀書,由泰興市培德愛心助學聯合會資助她到大學畢業(yè)。2019年劉某某畢業(yè)后未能就業(yè),泰興市培德愛心助學聯合會找李光才幫忙。李光才向泰州市有關領導反映了這一情況。領導安排李光才將劉某某送到泰州市電信公司實習三個月,結業(yè)后參加單位的招聘考試,去年12月經招聘考核,劉某某被聘為公司員工。
李光才資助了三個特困生,并為輔導老師和困難學生提供免費午餐。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他積極聯系四個幫扶團隊共資助了17名貧困學生,累計助學資金達13萬多元。
李光才于2014年被推選為村關工委負責人兼校外教育輔導站站長。起初的校外輔導站設在村辦公室,時值334省道施工,既不方便也不安全。2015年李光才調整辦站計劃,對場地、師資等方面加以改進。為方便家長接送,2016年他將輔導站轉設到自己家中,二樓60平方米為教室,一樓25平方米為電子閱覽室,活動場地200平方米。通過上級支持和本人自籌,添置了45套桌椅、1600多套書籍和6臺電腦;聘請10名退休教師和2名在職教師為專、兼職教師,開設了6門課程,參學學生30多名;雙休日、寒暑假不間斷地開展校外輔導活動,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贊譽。
正當輔導站辦得如火如荼時,有識之士建議他將原野廟小學教學樓改造裝修一下,辦成像模像樣的輔導站。本村在外的一位企業(yè)家被李光才的辦站行動所感動,投入70多萬元。經過近半年的施工,原野廟小學教學樓被裝飾一新,4間教室、2間電子閱覽室圖書室、教師辦公室一應俱全。過去只有1個小學班,如今加設了1個初中班。
2017年9月,李光才榮獲“江蘇省社區(qū)教育優(yōu)秀志愿者”稱號,2018年1月被中共泰州市委組織部評為第五屆“我最喜愛的共產黨員(奉獻社會先鋒)”,2018年7月被授予泰州市關心下一代“最美五老”榮譽稱號。在成績和榮譽面前,他堅守信念、銳意進取,在助學扶貧的征程中執(zhí)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