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慧,杜文玲,張知遠,張抱一,戴新建
(1.溫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浙江 溫州 325000;2.溫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浙江 溫州 325000)
產后抑郁癥是生育過程中最常見的致殘并發癥之一,其患病率在高收入國家為6.9~12.9%,在一些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國家為20%以上[1]。產后抑郁癥對母親、嬰兒、家庭中的其他孩子以及伴侶造成了嚴重影響。婦女可能忽視其身體健康和幸福,并從事有害行為,例如濫用藥物或自我傷害,包括自殺[2]。產后抑郁癥不利于母乳喂養;也會增加胃腸道、下呼吸道感染和嬰兒生長不良的風險;從長遠來看會損害嬰兒語言、社交和認知能力[1]。我國孕婦哮喘發病率持續上升,且絕大部分妊娠哮喘女性其病情發展迅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3,4]。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慢性疾病,極易復發,且無法治愈,這加重了孕婦不良心理,可能會誘發產后抑郁。對于妊娠哮喘控制水平與產后抑郁的相關研究,國內少有報道。為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妊娠合并哮喘孕婦的哮喘控制水平與產后抑郁的關系,以便更好地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產后5周復查的妊娠期合并哮喘的產婦127例為研究組,并選取同期無合并癥的正常復查產婦130例為對照組,進一步按照妊娠合并哮喘的不同控制水平進行分組,分為完全控制組(60例),部分控制組(53例)和未控制組(14例)。研究組年齡為(28.50±5.50)歲,孕次為(1.25±0.74)次,其中剖宮產45例,順產82例,男嬰95例,女嬰32例。對照組年齡平均為(29.50±5.49)歲,孕次(1.36±0.80)次,其中剖腹產50例,順產80例,男嬰93例,女嬰37例。研究組與對照組受試者年齡、孕次、分娩方式、新生兒性別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故具有均衡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2013《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診斷標準[5];②妊娠前無呼吸系統疾病,且所有哮喘均在妊娠期內發生;③未合并嚴重系統性慢性疾病。排除標準:①有妊娠前或產前合并抑郁癥史;②有精神病家族史;③溝通障礙或理解力較差。本研究經醫學倫理會通過,所有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問卷調查方式收集所有研究者基線資料,并進行產后抑郁評價;對合并哮喘孕婦采用哮喘控制量表評估哮喘控制情況。具體如下:①基線資料包括年齡、孕次、分娩方式、新生兒性別等;②研究組采用哮喘控制量表評估哮喘控制水平,量表共5個與哮喘相關問題,總共25分。<19分為未控制(得到完全有效治療后,哮喘病情加重或惡化發生),19-23分為部分控制(得到完全有效治療后,妊娠至分娩期間仍有哮喘癥狀,但病情較輕,無加重或惡化發生),24-25分為完全控制(得到完全有效治療后,妊娠至分娩期間未再次出現哮喘癥狀)[6];③所有受試者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進行產婦心理評價。量表包括恐懼、焦慮、自責、失眠、悲傷、自傷等10個條目,按嚴重程度為4等級,依次為0、1、2、3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10-12分為輕度抑郁,13-16分為中度抑郁,>17分為重度抑郁[7]。

研究組產后抑郁發生率、抑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產后抑郁情況比較
三組間產后抑郁發生率、抑郁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比較,完全控制組產后抑郁發生率、抑郁評分明顯低于部分控制組、未控制組(P<0.05),部分控制組產后抑郁發生率、抑郁評分明顯低于未控制組孕婦(P<0.05);見表2。

表2 未控制組、部分控制組與完全控制組產后抑郁情況比較
妊娠期合并哮喘的哮喘控制水平與其產后抑郁評分呈負相關(r=-0.614,P<0.05),見圖1。

圖1 妊娠期合并哮喘的哮喘控制水平與產后抑郁的相關性分析
產后抑郁在分娩后幾周內發生,平均每6個孕婦就會有1個受其影響。中國不同省市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產后抑郁癥患病率在6.5%~30%之間[9],發病率較高。產后抑郁是全世界產后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經成為了公眾關注的重大問題。相關研究顯示,產后抑郁不僅會對產婦有很大危害,例如精神障礙,睡眠質量下降,甚至自殺等;也會對新生兒造成危害,如忽視、排斥、虐待甚至殺嬰等短期影響,對身體、情感、認知和生活適應的長期影響;還會對家庭福祉產生影響,如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緊張甚至破裂[8]。
產后抑郁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普遍認為與生物學、遺傳、激素、心理社會和環境因素有關,如嬰兒性別、睡眠質量、嬰兒健康、夫妻關系、家庭收入、工作壓力等[10]。目前的研究較為關注心理社會風險因素,較少研究妊娠合并疾病與產后抑郁的關系。有研究報道,哮喘會增加正常人群抑郁癥的發病風險[11],孕婦中哮喘的發病率大約為3.4%~12.4%[12],因此探索妊娠期合并哮喘與產后抑郁相關性,對更進一步的控制產后抑郁的發生具有意義重大。
本研究發現,產后抑郁與妊娠期合并哮喘有關,妊娠合并哮喘孕婦產后抑郁發生率為44.09%,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的13.85%,且孕婦的哮喘控制水平與產后抑郁呈負相關,妊娠期哮喘控制水平越低,產后抑郁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越高(P<0.05)。盡管解釋哮喘和抑郁癥之間聯系的潛在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但已經提出了一些假設。1)早期接觸壓力會導致糖皮質激素抵抗,從而通過幾種途徑干擾免疫系統;2)在抑郁癥和哮喘患者的血漿和腦脊液中,如IL-6、IL-1和TNF-a等幾種促炎細胞因子水平升高,這些細胞因子干擾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影響免疫系統;3)由于患有慢性威脅生命的疾病,潛在的負面后果可能會使患有哮喘的孕婦感到焦慮和無助;4)患有哮喘的母親可能在產后期間經歷了更大的壓力,因為同時管理慢性病和照顧嬰兒增加了壓力[12]。因此,妊娠期哮喘孕婦需要積極控制哮喘水平,并加強其產后的心理狀態評估,及時做好相應處理以避免產后抑郁的發生。
綜上所述,妊娠期合并哮喘的哮喘控制水平與產后抑郁發生率以及嚴重程度呈負相關,通過有效的控制哮喘病情,有助于減輕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