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旺


隨著這些年中國娛樂和體育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兩者結合得也越發緊密,體育明星上綜藝甚至打造體育類綜藝節目漸成趨勢。與此同時,從《星跳水立方》到《來吧冠軍》再到《這!就是灌籃》,中國體育類綜藝也一直在演化創新,以吸引更多受眾。本月17日,優酷體育籃球競技綜藝《這!就是灌籃3》正式開播,與前兩季相比擁有更多戰隊、更多球星教練以及全女星領隊陣容——中國體育類綜藝仍在不斷摸索。
一直主動求變
《這!就是灌籃3(以下簡稱“灌籃3”)》邀請演員鄧倫擔任經理人,4支戰隊分別由中國男籃前國手朱芳雨、王仕鵬和現國家隊員郭艾倫、周琦出任教練,人氣愛豆陳昕葳、金子涵、乃萬和徐藝洋擔當領隊。
前兩季中,無論是周杰倫、李易峰,還是韋德、尼克·楊,駐場明星全是男性,而第三季最大特點之一便是增加女性元素——四大領隊均為出道不久的女愛豆。對此,《灌籃3》制片人彭正園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女領隊的角色就像赤木晴子(動漫《灌籃高
手》中人物),同時又是球隊黏合劑,她們的加入能讓隊員之間黏合得更快。朱芳雨也認為,女領隊對球隊很重要,她們調節氣氛的角色是自己無法代替的。
《灌籃3》的背后,是中國體育類綜藝一直主動求變,從而及時滿足不同觀眾的口味需求。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后,各地方衛視集中推出多檔沖關類綜藝。其中,安徽衛視的《男生女生向前沖》已推出第12季。2013年,明星跳水類綜藝——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和浙江衛視的《中國星跳躍》登場。
此后,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和歐洲杯掀起的東風,又催生大批體育類綜藝。這其中除了幾檔冰雪類綜藝,還包括邀請文體明星直接對壘的《來吧冠軍》,讓“實力和娛樂”擦出火花。
如何做好平衡
體育類綜藝在類別上“文體不分家”,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平衡好體育和娛樂元素。與真人秀中的游戲相比,體育項目更專業,但也導致受眾群體相對較窄。例如冰雪類體育綜藝中的各種項目,對不少南方觀眾來說相對陌生。但如果過分追求娛樂性,讓競技元素淪為陪襯,又會難逃體育愛好者“討伐”。
韓國MBC電視臺自2010年開始播出的《偶像運動會》,可謂是一檔立足“愛豆”,同時盡量拔高體育專業性的真人秀節目。該節目在春節、中秋分兩次播出,每次能吸引幾百名偶像團體成員參加,圍繞田徑、游泳、球類等運動展開角逐。為提高收視率,節目還會引進高難度項目。憑借對體育和娛樂的平衡把握,《偶像運動會》開播后收視率多次登頂。
美國奧委會攜手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于2018年推出名為《未來奧運希望》的選秀節目,更加注重競技。50名選手從數千人海選中脫穎而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奧林匹克訓練中心接受專業測試。6名獲勝者將獲得資金、訓練和醫療等方面的支持,并有機會進入國家隊代表美國征戰奧林匹克賽場。美國奧委會希望借助該節目,挖掘那些有潛力但尚未被發現的運動天才。
“從追星到追球”
中國體育類綜藝在平衡競技性與娛樂性上也在不斷嘗試。《星跳水立方》作為國內首檔明星體育競技節目,不僅邀請多位演藝明星跨界“試水”,而且為保證專業性,力邀奧運冠軍擔任裁判和教練。不過,明星跳水雖然聽著新鮮,但精彩程度并不高,缺乏體育賽事的懸念和刺激。
《灌籃》系列也在努力保持較高專業性。除了郭艾倫、王仕鵬等冠軍球星,參賽選手還包括CUBA新星和街球達人,再加上比賽本身的對抗性和不確定性,精彩程度隨之上升。彭正園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節目第一季中的CU?BA球員很少,到了第三季學院派選手反而成了大多數,而且第二三季都有CBA選秀狀元參加,說明《灌籃3》的專業性得到更多認可。
而從四名自帶流量的女領隊可以看出,《灌籃3》也想在娛樂性上多做文章,實現“破圈”。對此彭正園表示,他更愿意稱之為“擴圈”,借助女領隊的粉絲效應讓更多人關注這檔節目,關注籃球運動。作為仍努力為中國籃球事業奮斗的前國手,朱芳雨和王仕鵬都希望可以通過《灌籃3》等節目中的流量藝人,帶動更多粉絲關注籃球,實現從“追星”到“追球”的轉化。▲
環球時報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