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成
摘要:現當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成為現如今重要交通工具,而駕駛員的行為在道路交通系統———人、車、路、環境的整體可靠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整個道路交通系統都是通過駕駛員這個子系統相互聯系起來的。因此,研究汽車駕駛員的行為差錯對整個道路交通系統的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汽車駕駛員;行為差錯;預防
引言
道路交通系統運行整體目標的完成是在車輛可靠性、道路可靠性和駕駛員操作可靠性三者結合在一起的情形下共同完成的,前兩種可靠性的提升可以依托技術的進步和支撐來獲得,但駕駛員操作可靠性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在所有故障發生因素中占據較高的比例。
1駕駛員差錯及分類
人的差錯是指人在執行規定任務時發生失誤(或做了禁止的動作),可能導致預定操作中斷或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哈默的人的差錯分類法將人的差錯分為以下類型。(1)疏忽性,指對困難作出不正確的決策。(2)執行性,指不能實現所需的功能,過度利用某個功能。(3)多余性,指完成一項不該完成的操作。(4)次序性,指執行操作時,由于不熟練或其他原因發生操作次序差錯。(5)時間性,指時間掌握不嚴,對意外事件反應遲鈍,不能意識到風險情況。分析哈默的人的差錯分類依據,是從人的行為和生理(意識)上,做了一個框架式的分類,應用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上,能夠較為合理和全面的加以區分。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主要有:疏忽大意;操作失誤;超速駕駛;措施不當;客車超員;違章占道;違章超車;會車、其他違章行為;低駕齡駕駛人經驗不足;疲勞駕駛;酒后駕車;反應時間過長等。
2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預防
2.1駕駛員個人方面的行為差錯預防
汽車駕駛行為是一種個人行為,但是同時又具有強烈的社會屬性,因此駕駛行為,對駕駛員的個人素質有著重要的依賴性,這就要求駕駛員本身首先要確立強烈的法律法規意識和安全意識;在駕駛行為開始之前要確保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都處于較高的水平;在駕駛時長不斷提升的情形下,逐步積累駕駛經驗,積極提升自身的預判能力,逐漸提升自身的操作嫻熟度;在出現異常環境的影響時,能夠掌握科學的處理和應對措施,避免由于操作不當而引起的事故程度擴大或者二次事故的發生。駕駛員個人方面的因素是行為差錯預防的關鍵因素,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汽車輔助駕駛功能不斷豐富,道路交通安全性能不斷提高,更多的主導因素將會集中在駕駛員個人方面。
2.2提升汽車駕駛員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很多時候發生交通事故并非由于駕駛員的技術不夠精湛、純熟,也不是由于氣候等外在因素,而是由于駕駛員當時比較慌亂,沒有采取應對措施或者采取了錯誤的應對措施。在危險來臨之前,駕駛員沒能冷靜下來對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分析,然后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事后當他們回憶事故場景時,總是扼腕嘆息,感慨自己當時應該如何做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故了??梢娞嵘{駛員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對于預防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義,例如駕駛員可以多研讀有關交通事故應對措施的書籍;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復心情的方法;在空余時間多思考駕駛途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并提前在腦海里理清應對策略,做到有備無患,居安思危,這樣當危險來臨時就不會茫然無措或者盲目應對了。
2.3檢測駕駛員生理指標,有助于車載安全系統的開發
駕駛的主要任務可以通過性能檢測來評估,例如方向盤運動(例如,方向盤反轉)和速度,而生理測量可以分為5個方面:心臟活動(例如心率、、血壓)、呼吸活動、眼睛活動(例如,眨眼率和閉合間隔)、言語測量(例如音高、發音速率)和大腦活動(例如腦電圖、眼電圖)。當施加額外的工作量導致生理指標例如心率和皮膚電導的變化時,自然會出現生理活動。因此,監測生理指標可以深入了解工作量的大小,進行具有生理傳感器的駕駛模擬器實驗,以量化在特定道路情況下工作負荷增加對駕駛性能和生理狀態的影響,面對行人的駕駛員心率和面對信號燈時駕駛員反應時間,通過檢測駕駛員行為,設計和評估中實施駕駛員認知工作量,有助于有效的車載安全系統的開發。在這方面的新技術開發中,實施生理指標可以幫助優化安全系統的設計。
2.4提升駕駛員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危險感知力
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會接收到各種信息,外界環境的各種因素都會引起駕駛員的關注,車內的乘客一定程度上也會干擾駕駛員,這就要求駕駛員要對信息進行甄別,迅速過濾掉無用的信息,保留與駕駛有關的信息,比如前方的路況、周圍的車輛分布、距離十字路口的距離等,要對這些有用的信息多加注意。而且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駕駛經驗不同的人對信息的處理能力也會有差距。能提前感知危險是預防危險、應對事故的前提條件。因此提升駕駛員的危險感知能力,讓駕駛員及時對周邊情況進行判斷,并能在頭腦中預測危險類型和程度,根據自己多年的駕駛經驗選擇合適的應對策略及時躲避危險或解決危險,這樣就能提前預防事故。例如前方汽車突然剎車、汽車突然轉彎以及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駕駛員要能根據周邊車輛和行人的行為預測他們的目的,并減慢速度,調整自身,盡量避免事故。
2.5以提高駕駛員專業素質為基礎,增強駕駛員抗壓能力
交通事故的發生絕大部分原因在于駕駛員的不安全駕駛,因此,提高駕駛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頻率的主要方法。首先,駕駛員要通過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綜合素養和駕駛操作的熟練度,為安全行駛提供前提條件。其次,駕駛員要加強對自己心理素質的培養,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駕駛員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心理抗壓能力弱,一遇到緊急情況就頭腦空白,不知所措。要想提高心理抗壓能力和遇到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就需要不斷加強自己的駕駛操作熟練度,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自己心理素質的培養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可以使駕駛員在遇到危險情況時做到沉著冷靜,及時正確的判斷,減少事故的發生。當前我國現行的駕駛員選拔制度中存在著輕視駕駛員心理素質的培養的問題,在選拔中過于重視對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在應對突發情況時反應能力的培養,就算學員通過了駕駛員選拔考試,在上路的時候也存在非常多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在選拔考試的時候,首先要做到嚴把駕照考試質量關,確保通過的學員都具備能夠獨立安全行駛上路的條件和身體素質,熟練掌握汽車行駛的相關知識。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對真實事故發生情況的環境進行模擬,增加學員應對危險緊急事故的訓練,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專業素質和臨場反應能力,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3 結語
汽車駕駛員行為差錯現象的發生,既有共性發生的必然性,又有單體發生的偶然性,研究其出現的原因并做好對應的預防措施,能夠極大地降低行為差錯出現的概率,提升駕駛員的安全駕駛水平。
參考文獻:
[1]王保華.如何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J].時代汽車,2018(03):30-31.
[2]成光明.淺談如何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J].汽車實用技術,2017(04):173-174.
[3]莊建亞.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能力的提升途徑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8(01):209-210.
[4]趙其海.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的策略探討[J].時代汽車,2017(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