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紅霞
【摘 要】 目的:研究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效果。方法:選取我科在2019年上半年收治的9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通過抽簽法進行分組,參照組(n=48)予以心血管藥物治療,實驗組(n=48)予以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對比二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血脂指標以及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7.92)高于參照組(85.42),患者血脂指標均優于參照組,實驗組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4.17)低于參照組(18.75%);組間對比P<0.05。結論:為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對提高療效、調節脂質代謝均有顯著作用,并可降低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
【關鍵詞】 他汀類藥物;心血管藥物;心血管疾病;治療總有效率;心臟不良事件
心血管疾病好發于老年人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多是以心悸、氣短以及緊縮性疼痛等為主要表現,部分病情嚴重患者,還易伴有暈厥、水腫等病癥,該病是誘發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1]。為提升療效,我科在2019年為部分患者加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現就研究過程及結果進行如下匯報:
1 基線資料及方法
1.1 基線資料數據
納入我科在2019年1--6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樣本數量為96例,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n=48)是由25例男性與23例女性所組成,年齡分布在48--75歲范圍內,平均(60.5±5.9)歲;病程為1.5--11年,中位值為(4.9±1.4)年;疾病類型:初發勞累型心絞痛22例,惡化型心絞痛15例,混合性心絞痛11例。參照組(n=48)是由26例男性與22例女性所組成,年齡分布在47--76歲范圍內,平均(61.2±6.1)歲;病程為1.5--121年,中位值為(4.8±1.6)年;疾病類型:初發勞累型心絞痛24例,惡化型心絞痛14例,混合性心絞痛10例。對二組患者的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學對比,結果呈現為P>0.05,可開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為患者采用常規心血管藥物治療,所用藥物有鹽酸樂卡地平片(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98),單次用量為20mg,2--3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江西新贛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1440),單次用量為100mg,1次/d;硝酸甘油片(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49),單次服用2--3片,2次/d。
實驗組在參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他汀類藥物,所用藥物為辛伐他汀北京福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28),單次用量為20mg,1次/d。
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8周,療程結束后對比療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2]
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絞痛的發作頻率降低、持續時間縮短,硝酸甘油的用量較治療前減少80%以上,則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心絞痛的發作頻率下降,硝酸甘油的用量較治療前減少50%--80%,則為有效;未到達以上標準,則為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此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n,%)的比較結果分別予以t值和x2值驗證,當P<0.05時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分析價值。
2 研究結果
2.1 治療總有效率與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中,治療顯效31例,有效1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92%(47/48);參照組中,顯效、有效、無效依次為22例、19例、7例,總有效率為85.42%(41/48);經統計x2=4.9091,P=0.0267,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分析價值。
實驗組患者中,出現心律失常1例,心衰1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17%(2/48);參照組中出現心律失常4例,心衰3例,心肌梗死2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8.75%(9/48);經統計x2=5.0310,P=0.02490,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分析價值。
2.2 血脂指標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TC為(4.02±0.45)mmol/L,低于參照組的(4.68±0.49)mmol/L,組間比較t=6.8732,P=0.0000;實驗組TG為(4.29±0.41)mmol/L,低于參照組的(1.78±0.29)mmol/L,組間比較t=34.6276,P=0.0000;實驗組HDL-C為(1.99±0.27)mmol/L,高于參照組的(2.14±0.21)mmol/L,組間比較t=3.0382,P=0.0031;實驗組LDL-C為(2.78±0.34)mmol/L,低于參照組的(3.36±0.50)mmol/L,組間比較t=6.6458,P=0.0000;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分析價值。
3 討論
有研究顯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多是因脂質代謝異常、血液黏稠度過高所致,因此在心血管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對其血脂水平加以重視與控制。臨床主張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加用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我科為患者所選用的為辛伐他汀,該藥物屬于一種3-羥3-甲基戊乙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可有效阻礙肝臟膽固醇合成,進而減少細胞內膽固醇;通過調節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活性,而促使血漿內膽固醇與低密度蛋白的濃度下降,達到調脂目的。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實驗組的血脂水平低于參照組,二組數據比較P<0.05,這一結果與張玉柱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也再次證實了他汀類藥物的有效性。此外,本次研究還發現,實驗組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這說明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加用他汀類藥物有助于預防心臟不良事件。
綜上,為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療法,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邱淑花.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4):95-98.
[2] 王榮章.不同劑量他汀類藥物在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療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