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剛


【摘 要】目的:分析在近視患者治療中應用飛秒激光制作大角膜瓣或小角膜瓣手術的治療價值。方法:兩組均接受飛秒激光LASIK手術方案治療,術中均應用飛秒激光進行角膜瓣制作,對照組患者為小角膜瓣,觀察組為大角膜瓣。結果:兩組術后的裸眼視力、等效球鏡比較中P>0.05;觀察組術后GCSF處于18.0c*d-1的空間頻率之下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比較中P<0.05。結論:在近視患者的矯正治療中應用飛秒激光制作大角膜瓣形LASIK手術,有利于提升治療價值,能夠更好的改善術后患者視覺質量。
【關鍵詞】近視;飛秒激光;角膜瓣;LASIK手術
【中圖分類號】R7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飛秒激光是以脈沖形式轉運且持續時間極短的激光,運用飛秒激光作為手術刀并不會對患者周圍組織形成損傷。利用飛秒激光來制作角膜瓣屬于臨床中的新型技術,能夠對角膜瓣的厚度進行自由設定,同時在瓣膜的控制方面比較精準[1]。本文將著重探究在近視矯正治療中應用飛秒激光制作大角膜瓣和小角膜瓣LASIK手術的治療效果。
1 資料、方法
1.1 線性資料
隨機抽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76例接受飛秒激光LASIK手術病例,以其術中角膜瓣的制作大小為標準分組,觀察組(大角膜瓣組,38例):性別比,男∶女=17∶21;手術時年齡23~56歲,均值(38.2±0.4)歲。對照組(小角膜瓣組,38例):性別比,男∶女=18∶20;手術時年齡22~57歲,均值(37.5±0.6)歲。2組線性資料在比較中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術前進行裸眼視力、角膜地形圖、最佳矯正視力、散瞳驗光以及裂隙燈等相關檢查,針對存在裂孔和視網膜格子樣變性者采取預防性的光凝方案治療。兩組患者均接受飛秒激光LASIK手術方案治療,術中均應用飛秒激光進行角膜瓣制作,對照組患者為小角膜瓣,即角膜瓣直徑>8.30~8.80mm,觀察組為大角膜瓣,角膜瓣直徑>8.80~9.20mm?;颊呓悄ぐ甑倬幱谏戏?,同時角膜瓣的厚度是110um。角膜瓣制作完畢后,以Visx-Ⅳ實施準分子激光切削,對角膜瓣利用平衡鹽溶液進行充分沖洗,并使角膜瓣復位,給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進行滴眼,1~2滴/次,玻璃酸鈉滴眼液進行滴眼,1~2滴/次,并佩戴半透明眼罩?;颊咝g前3天~術后2周均給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進行滴眼治療,1~2滴/次,4次/天,于術后第一周內給予氟米龍滴眼液進行滴眼,1~2滴/次,4次/天,之后以每周1滴的速度進行遞減。兩組均于術后進行隨訪六個月,對其視力水平、屈光度和眼壓等指標進行測定。
1.3 評估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6個月隨訪時的視力、屈光度以及GCSF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以SPSS17.0分析,標準差以()描述,行t、χ2檢驗,P<0.05為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6個月視力、屈光度比較
兩組術后的裸眼視力、等效球鏡比較中P>0.05。
2.2 術后6個月GCSF比較
觀察組術后GCSF處于18.0c*d-1的空間頻率之下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比較中P<0.05。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對于術中制作大角膜瓣或者小角膜瓣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比較,發現兩組患者手術后隨訪期間在視力水平方面對比并無顯著差異,然而觀察組術后隨訪過程中GCSF處于18.0c*d-1的空間頻率之下好于同期對照組。這提示,采用大角膜瓣手術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手術后的視覺質量。分析原因可能與飛秒激光在進行角膜瓣的制作過程中,在對周邊環形垂直切口進行操作時激光能量相對較大,所以手術后的愈合期間患者角膜成纖維細胞的增生比較活躍,有利于促使角膜瓣愈合效果進一步提升,因此有助于改善視覺質量[4]。
綜上所述,在近視患者的矯正治療中應用飛秒激光制作大角膜瓣形LASIK手術,有利于提升治療價值,能夠更好的改善術后患者視覺質量。
參考文獻
徐桂紅,吳真真,谷曉紅.微型板層角膜刀與飛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對患者視力及角膜瓣厚度的影響[J].國際眼科雜志,2018,18(5):894-896.
常征.角膜刀與飛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對患者視力及角膜瓣厚度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7,57(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