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清
【摘 要】目的:研究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選取在2018年5月-2019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52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應用心電圖進行診斷分析。其中23例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設為觀察組,29冠心病有癥狀心肌缺血患者設為對照組。結果: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ST段下移次數較多、幅度較大以及持續時間較長(p<0.05)。結論: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臨床診斷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
【中圖分類號】R25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004-01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52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o diagnos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 Among them,23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29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ore ST segment downshift times, larger amplitude and longer duration (p <0.05). Conclusio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The value of clinical diagnosis is high and it is worth applying in clinic.
Key words: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醫療科學技術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而且由于社會老齡化及人口增多等問題,分類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增高,并且患者的發病情況并沒有明顯癥狀,臨床心電圖檢查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可以提供確切依據,并且對于患者在臨床治療疾病有著深遠的意義,對于心肌缺血的患者來說,冠心病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臨床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我院選取在2018年5月-2019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52例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心電圖應用于臨床取得的效果進行了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8年5月-2019年3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52例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對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患者的性別年齡無意義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研究對象之間無血緣關系。(2)入院后接受了醫院的實驗室檢查。(3)患者以及家屬清楚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的基本資料模糊,不具體。(2)肺肝腎等器官有傳染性疾病。(3)血液系統疾病,嚴重腫瘤以及甲狀腺疾病[1]。
1.3 方法
對所有的患者進行臨床心電圖檢測,臨床一般采用十二導聯全系動態心電圖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測,安裝成功后,醫務人員應該觀察患者24h之內的生活狀態,并進行記錄,患者的休息狀態、運動狀態以及日常生活狀態出現的變化都應該做好記錄,并對患者的心電圖進行分析[2]。
1.4 評價方法
對比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ST段下移次數、幅度以及持續時間,并自制問卷表進行歸納分析。
1.5 統計學處理
研究獲取患者資料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ST段下移(次)為(10.82±2.78),幅度(mV)為(0.23±0.04),持續時間為(31.82±5.91),對照組患者ST段下移(次)為(2.67±1.28),幅度(mV)為(0.17±0.05),持續時間為(15.72±4.36),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ST段下移次數較多、幅度較大以及持續時間較長(p<0.05)。
3 討論
冠心病的發病率日益增高,患者在臨床治療疾病需要臨床心電圖檢查提供確切依據,冠心病的出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冠心病在臨床上的死亡率較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以使患者體內的細胞壞死,并且一些患者會伴隨痙攣,一些患者同時患有原發性高血或者糖尿病,冠心病的致病因素不知是因為原發性疾病,患者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不規律,造成肥胖,引起血管堵塞,也會形成冠心病,體力活動少并且腦力活動比較緊張的也會引起冠心病的出現,作息不規律缺少休息也會引起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心臟增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在臨床上有猝死現象出現,嚴重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治療冠心病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動態心電圖的診斷為治療冠心病提供了依據。冠心病主要診斷依據是動態心電圖檢查或者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像,通過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發現其他原因出現的心肌缺血,并且能夠確診,冠狀動脈疾病或者冠狀動脈痙攣的患者發生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時候,在臨床可能會觀察不到癥狀。動態心電圖診斷具有獨特的臨床意義,能夠發現猝死的潛在因素,并且正確的判斷出缺血性心臟病,查明冠狀循環出現的障礙,并且可以明確的表明病變的部位,但是也有一定的誤差,對于臨床診斷的影響一般不大,但是也有排除在外的不安全性的可能,左心以及右心肥厚,動態心電圖是可以看出來的,但是典型的心絞痛有時候可能是因為情緒波動太大導致的,所以也會出現不正常心電圖,這時候應該建議患者進一步檢查。動態心電圖在臨床上可以檢查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分為三種情況,包含隱匿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緩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發生以及終止都是有規律的,并且還會伴有綜合征出現,動態心電圖能夠使醫生了解主要的表現形式或者機體功能,并且臨床治療提供準確的依據,臨床上最危險的是猝死因素,例如胸悶、心悸以及眩暈都可以通過動態心電圖的檢測診斷疾病,患者在活動以及休息時動態心電圖都會發生變化,動態心電圖能夠檢測到心臟的基本搏動功能,并且能夠對檢出來的波形進行記錄,動態心電圖可以應用于心肌缺血的診斷,以及與心臟有關的癥狀,還能客觀的評價在抗心肌缺血與抗心律失常藥物療效。動態心電圖在心肌梗塞以及心率正常患者的診斷中有著深遠的臨床意義,對于一些疾病的檢出率很高,并且在患者心跳過快時對于患者的疾病檢測非常準確,患者通過動態心電圖的檢查之后,可以再進一步去做相關的檢查,能夠使患者及時的得到治療。對于臨床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診斷,動態心電圖可以提供正確的依據,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及時的治療,動態心電圖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ST段下移次數較多、幅度較大以及持續時間較長(p<0.05)。綜上所述,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臨床診斷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娟,張超群.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應用動態心電圖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7):114,116.
[2]王金海,王雄飛.動態心電圖及腦鈉尿肽診斷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