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麗蘇木?艾力 米娜瓦爾?卡得

【摘 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臨床檢驗結果研究。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診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34例,按照1:1比例將其分為67例健康患者為對照組,67例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組。比較兩組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結果及病情惡化與好轉時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結果:研究組的IgM、IgA、IgG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且兩組患者在病情惡化與好轉時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對乙型肝炎患者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具有顯著作用,其中的IgG、IgM、IgA水平是診斷乙肝的重要指標,盡早確定病情并進行有效控制,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臨床檢驗;血清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
【中圖分類號】R1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030-01
乙型肝炎屬于常見臨床疾病,該病具有易傳染、易復發等特點[1]。其臨床表現為:嘔吐、欲降低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將發展成肝硬化、肝癌、肝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Ig水平是診斷患者是否患上乙肝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當機體出現免疫調節出現功能失衡時,應及時進行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具有重要意義[3]?;诖?,筆者對我院134例乙型肝炎患者進行Ig水平檢測,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診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34例,按照1:1比例將其分為67例健康患者為對照組,67例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組。其中對照組:年齡25~63歲,平均(46.17±9.25)歲;男35:女32;研究組為:年齡23~65歲,平均(46.52±9.31)歲;男38:女29;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繼續進行研究。
1.2 方法
提醒并告知患者避免使用抗乙肝病毒藥物、禁食禁飲、保持空腹,靜脈取血4mL。將其放置離心機中,保持10分鐘,以3000 r/min的轉速將血清與血漿進行分離。-20℃以下保存,取上清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使用蛋白分析儀對其進行檢測,觀察Ig指標。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及在惡化與好轉狀態下的檢測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組間統計數值加以輔助分析,運用x的平方比較進行計數資料比較,以(%)表示,如P<0.05則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結果
研究組的IgM、IgA、IgG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病情在惡化與好轉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
病情好轉時的IgM、IgA、IgG分別為:1.60±0.29、1.53±0.20、11.09±1.37;病情惡化時分別為:3.24±0.31、3.90±0.12、18.19±1.40;兩組患者在病情惡化與好轉時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乙型肝炎為常見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即為發生肝炎性病變。據調查顯示,已有不同年齡段的人患此病,且越發趨于年輕化。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家腋蔚牟∏槌潭瓤煞譃槿N:重度、中度和慢性,病情程度的不同將直接影響其血液中的Ig水平。病情嚴重者會出現肝部疼痛、腹脹等,嚴重危機患者生命安全。其發病機制為:病毒侵襲并在肝細胞中進行復制,進而造成多器官損傷,尤其肝臟[4]。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對”乙型肝炎”的關注度也逐漸增多。 本文研究中有三種免疫球蛋白:IgM、IgA、IgG,聯合檢測這三種血清免疫球蛋白篩查乙型肝炎,能更準確鑒別診斷乙型肝炎且判斷其療效,進而有效預防并控制病情。
綜上,按照1:1比例將其分為67例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組,67例健康患者為對照組。研究組的IgM、IgA、IgG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且兩組患者在病情惡化與好轉時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因此:Ig為乙肝的良好的檢測指標之一,對其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通過檢驗篩查,選擇合理措施進行處理,有效預防和控制此病。
參考文獻
[1]劉春艷.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臨床檢驗結果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7(13):199.
[2]閆秀萍, 侯青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身抗體的檢測及臨床意義[C]// 全國第九次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暨深圳市醫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 2018.
[3]周媚. 1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臨床檢驗分析[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v.4(34):141-142.
[4]王鵬.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臨床檢驗結果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6(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