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鑫 李亞彬 蘭志恒

【摘 要】目的:對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應用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擇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間到我院就診的10例肝內膽管結石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10例肝內膽管結石分為聯合組和藥物組,每組各5例。對聯合組和藥物組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聯合組治療有效人數為5人,總有效率為100%,藥物組治療有效人數為2人,總有效率為40.00%,聯合組明顯高于藥物組,在統計學上差異有意義(P均<0.05)。結論:對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應用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肝段葉切除;肝內膽管結石;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6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059-02
肝內膽管結石作為一種常見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為患者肝內膽管樹出現包括膽管殘留、膽管狹窄等在內的階段性病變,臨床上擁有較高的發病率[1]。在肝內膽管結石的治療中,藥物治療的療效不太理想,而單純的手術治療可能會使患者的結石出現殘留,且病情極易復發。基于此,本文對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應用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到2019年2月間到我院就診的10例肝內膽管結石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10例肝內膽管結石分為聯合組和藥物組,每組各35例。其中聯合組男1例,女4例,年齡26~72歲,平均(45.21±5.37)歲。藥物組男2例,女3例,年齡25~73歲,平均(45.62±5.06)歲。經性別、年齡資料分析,藥物組和聯合組患者無較大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藥物治療,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口服1g十五味賽爾斗丸(青海久美藏藥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038,每丸重0.5g),一天三次。給予聯合組患者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進行治療,術前,給予患者全身麻醉并調整患者體位到合適位置,在患者右腹上方取一L形狀切口,而后利用膽道鏡對肝內膽管結石的大小、形狀等物理性質進行判斷,而后依次剝開患者肝臟的周圍組織,使結石得到充分暴露,切除結石并采用取石鉗將結石取出,而后對患者使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者的膽道,防止患者存在結石殘留的情況,最后留置引流管并使用吸收線對患者切口進行縫合并做好相關抗感染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比較聯合組和藥物組的臨床療效;療效評估: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結石完全清除,則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且結石清除率達到10%以上,則為有效;患者結石清除率未達到10%以上,且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惡化,則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10例患者的臨床療效指標均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且以n(%)表示,行x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如表1所示,聯合組治療有效人數為5人,總有效率為100%,藥物組治療有效人數為2人,總有效率為40.00%,聯合組明顯高于藥物組,在統計學上差異有意義(P均<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相應的改變,因飲食不規律等因素導致人們肝內膽結石的發病率也不斷地升高。患者在早期接受介入治療可以起著較好的療效,待病情發展到后期,容易易并發肝硬化、肝萎縮等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2]。
相關研究指出,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對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該方案對患者病變的膽管進行全部切除,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結石清除率,還有效避免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與藥物治療比較,明顯提高了療效,降低了膽管狹窄并發癥的發生。而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有效人數為5人,總有效率為100%,藥物組治療有效人數為2人,總有效率為40.00%,聯合組明顯高于藥物組,在統計學上差異有意義(P均<0.05)。該結果與劉兵[3]等人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另外,在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MRI、CT等影像學檢查,以此掌握患者結石大小、位置等具體情況,確保手術的安全及科學性。
綜上所述,對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應用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佚名. 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臨床探究[J].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16(34):44-46.
[2]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可行性[J].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11):107-108.
[3]劉兵. 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觀察[J]. 當代醫藥論叢, 2012, 10(7):67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