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紅
【摘 要】目的:探討無創分娩鎮痛儀配合人性化護理對自然分娩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待產的62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1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方法待產,且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無創分娩鎮痛儀配合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第一及第二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母嬰結局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采取分娩鎮痛儀配合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改善其心理狀態,減輕其疼痛程度,提升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無創分娩鎮痛儀;人性化護理;產婦;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R472.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自然分娩時產婦會產生過度恐懼、焦慮的心理情緒,加之劇烈疼痛,導致產婦分娩時間延長,嚴重影響分娩過程順利進行,增加分娩時會陰裂傷程度,延長分娩后會陰恢復時間[1]。分娩過程中,由于產婦過度擔心的心理情緒會導致疼痛加重,同時也增加產后抑郁的發生風險。為提高產婦自然分娩質量,降低分娩疼痛增加、自然分娩舒適度,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以緩解其負性情緒,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是產科臨床面臨的主要問題。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62例產婦的臨床資料,探討無創分娩鎮痛儀配合人性化護理對自然分娩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待產的62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1例。納入標準:產婦均為足月單胎產婦;胎兒胎位正常,均為自然分娩,無異常胎位,無合并其他妊娠期并發癥;產婦產前相關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無吸煙飲酒史,孕期無服藥史。排除標準:妊娠并發癥較為嚴重者;經產婦、胎位異常以及患疾者;具有陰道分娩禁者。其中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32.15±1.68)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48±1.28)周。觀察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32.62±1.85)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59±1.15)周。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試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相關同意書,同時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允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無干預自然分娩和常規護理。產前對其進行產程講解,告知其不同產程時機體的不同表現,讓產婦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告知自然分娩相關過程,進行不良心理分析與干預,分娩開始時需全面監測產婦基礎體征變化,由助產士進行一對一提供生產全程護理。進入第一產程后,護士應為患者提供精神安慰,鼓勵此階段產婦適量進食,保持機體能量。正確指導產婦進行呼吸放松,緩解機體疼痛,全程護理直至分娩結束。
1.2.2 觀察組 采用無痛分娩鎮痛儀結合人性化護理干預。①第一產程: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講解分娩鎮痛儀相關原理及安全性,耐心解答其疑問和顧慮,多采用鼓勵的語言,減少產婦緊張、焦慮情緒,告訴其護理人員全程陪伴,增加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使分娩順利進行。同時,指導家屬參與心理疏導工作,給予產婦安慰和心理支持。鼓勵產婦多走動、及時補充能量,定時排尿,及時了解產婦宮縮情況,無宮縮時休息避免消耗體力。②第二產程,責任護士指導產婦正確的呼吸,根據產婦的不適感進行變換體位,給予腹部相應的按摩,減輕不適感,減少體力消耗;根據產婦用力情況,正確指導產婦呼吸和用力,做好相應調整,避免過早過晚用力導致孕婦無力,發生胎窘迫等危險;同時通過語言和肢體給予產婦持續情感支持,其中不可催促產婦。③第三產程,給予產婦心理安慰,緩解產婦緊張狀態,告知其新生兒情況,產后2 h 內密切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和出血量。④鎮痛處理:宮縮3cm開始對產婦進行鎮痛,接通分娩鎮痛儀電源,將電擊片貼在產婦后背,位于第10胸椎和第1腰椎、第1-4骶椎脊柱兩側各貼一片,潛伏期選擇間斷性工作,活躍期選擇持續性工作,根據產婦疼痛參數和宮縮情況合理使用鎮痛儀[2],直到產程結束。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疼痛程度、心理狀態、產程時間、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結束后,觀察組VAS、SAS及SDS評分分別為(3.57±1.16)分、(39.43±5.08)分、(38.22±4.87)分;對照組(8.14±1.28)分、(43.79±5.35)分、(43.12±5.43)分。兩組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自然分娩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423.57±119.82)min、(45.39±13.29)min、90.32%(28/31)、6.45%(2/31);對照組(558.64±127.53)min、(76.52±16.43)min、74.19%(23/31)、19.35%(6/31)。兩組比較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小結
針對初產婦而言,分娩屬于一種劇烈長久的刺激與陌生的過程。分娩開始就立即產生疼痛,能否順利生產胎兒,是造成產婦心理恐懼與焦慮的關鍵要素,以此增加了產婦的疼痛敏感性,從而對產婦的體力與精神造成巨大的影響。在產婦分娩過程中使用無痛分娩,能夠有效降低產婦疼痛感受,并不影響新生兒及產婦身體健康[3]。無痛分娩技術因為技術發展成熟,操作簡便,在臨床上已經具有廣泛應用,無痛分娩護理模式重點在于產婦的實際感受,使用多元化方法降低產婦疼痛感受。提供產婦充滿人性化的護理關懷,增加其對護理人員的依賴感與信任感,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采取分娩鎮痛儀配合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改善其心理狀態,減輕其疼痛程度,提升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廖 瑞. 無創分娩鎮痛儀結合責任制助產陪伴在自然分娩產婦中應用價值[J]. 實用醫技雜志,2019,26(1):117-118.
于 喆. 分娩鎮痛儀配合導樂陪伴分娩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J]. 醫療裝備,2019,32(2):133-134.
從 薇. 心理護理對改善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家長焦慮情緒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8):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