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目的:研究對象以高血壓患者為例,探究常見藥物不良反應和合理用藥情況。方法:取我院接收的80例高血壓患者為對象,通過對患者臨床資料的分析,對高血壓藥物不良反應進行總結,對安全合理用藥措施做進一步探討。結果:在選取的80例患者中,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率最高,能達到17.65%,其次分別為β受體阻滯劑(14.29%)、利尿劑類藥物(13.33%)、α1受體阻滯劑(11.11%)、鈣離子拮抗劑(8.33%)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7.69%)。結論:經對長期服用降壓藥的老年患者進行研究,并對用藥期間不良反應分析,探究用藥安全方法,對確保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合理用藥;不良反應;藥物;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073-02
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壓是臨床多發且常見癥,其病癥的發生和飲酒過量、低鉀飲食和精神緊張等因素相關,患病后易引發患者出現心悸、疲勞和頭痛頭暈等癥狀表現[1]。由于該疾病具有病程時間長,病情發作反復等特點,因此在治療中臨床多所采用藥物療法進行。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和鈣離子拮抗劑等是目前臨床常用抗高血壓藥物[2],雖然能取得一定抗壓效果,但也存在局限,藥物治療后易出現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機體恢復。對此,確保用藥安全非常重要。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80例高血壓患者為對象,經對常見藥物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對合理用藥措施進行制定,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80例高血壓患者為對象,剔除伴嚴重精神功能異常者,認知功能低下、言語功能障礙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59~80歲,均齡(63.5±2.4)歲;病程2~12年,均齡(6.3±1.1)年。此次研究的開展已征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實施ADRRMS系統軟件,統計不良反應病理報告,分析高血壓患者常見藥物應用情況和發生的不良反應,并總結歸納降壓藥口服后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常見藥物合理安全用藥方法。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用SPSS23.0軟件,高血壓常見藥不良反應情況評定用卡方檢驗。P<0.05指對比有差異。
2 結果
在選取的80例患者中,常用降壓藥物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利尿劑類藥物、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和α1受體阻滯劑等。其中,相比其他降壓藥物,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率最高,能達到17.65%,其次分別為β受體阻滯劑(14.29%)、利尿劑類藥物(13.33%)、α1受體阻滯劑(11.11%)、鈣離子拮抗劑(8.33%)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7.69%),詳情見表1。
3 討論
從臨床實踐分析,在長期用藥期間,高血壓患者之所以會發生不良反應情況,其原因是由于降壓藥物給藥不合理所致,因此要求相關醫務人員能確切知曉各種降壓藥物,并了解降壓藥物的禁忌癥與適應癥,隨后結合患者病情差異與實際情況予以合理用藥。需要加以重視的是,在用藥期間,要求護理人員開展合理的用藥指導。有研究表明[3],保證用藥指導的合理性,對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患者臨床療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利尿劑類藥物所用于治療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顯著,可看作是治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首選藥物。雖然藥物的應用能取得一定療效,但如果用藥劑量過大,則會一定程度增加高脂血癥和低血鉀癥、高鈣血癥和高尿酸血癥等不良反應發生。需要注意的是,此類藥物不適用于治療腎功能低下患者,應用時應謹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是臨床常用抗壓藥物,其能使血管內部阻力降低,將心室舒張功能與血流順應性予以改善,不但有助于胰島素敏感性的提升,而且緩解動脈粥樣硬化也能取得一定效果[4]。然而服用此類藥物患者往往易出現咳嗽和血管性水腫、高血鉀和腎功能惡化等情況,對此,若患者伴有腎動脈狹窄癥狀,應叮囑其禁止應用此類藥物,同時還要把血管性水腫情況看作將本藥停用的絕對標準。當患者服用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后往往會出現抑郁失眠、抑制心臟功能和反跳現象等不良反應,因此此類藥物不適用于治療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心臟傳導阻滯等病癥患者,應用時應謹慎。鈣離子拮抗劑類藥物的抗壓作用明顯,長期應用能起到抗動脈硬化效果,適用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降壓療效顯著。雖然此類藥物的應用能取得一定療效,但也存在局限性,部分患者用藥后會出現下肢水腫、面紅和頭痛等癥狀表現,停藥后病情會自動消失,并非嚴重不良反應。當患者服用α1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后往往會出現首劑量低血壓不良反應,在用藥期間能使患者排尿負擔減輕,適用于治療患良性前列腺重大病癥者,療效顯著。
雖然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藥物服用后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表現相對較少,但如果患者伴有腎病服用該藥物后則容易產生高血鉀癥,另外,還易引發患者出現頭痛頭暈和胃腸不適等癥狀表現。
綜上,經對長期服用降壓藥的老年患者進行研究,并對用藥期間不良反應分析,探究用藥安全方法,對確保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故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林永陽.高血壓患者聯合用藥的合理性與不良反應特點及聯合用藥禁忌證[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8):105-106.
[2]宇文利霞,時繪繪,孫鑫曄,等.抗血管生成藥物致高血壓的降壓治療的合理用藥[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7,15(01):65-67.
[3]魯利甫.淺談藥物的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1):296-297.
[4]楊竹君.老年高血壓患者常見藥物的安全合理用藥與不良反應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0):3089-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