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摘 要】目的:討論腦梗死患者采用細節化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間我院收納腦梗死患者84例,按護理方式不同將其中42例納進常規護理組(按常規護理模式進行開展),剩余42例納進細節化優質護理組(按細節化優質護理模式進行開展),分析2組護理價值。結果:細節優化護理組有效率是97.62%,常規護理組是73.81%,細節優化護理組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細節優化護理組滿意度是92.86%,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80.95%(P<0.05)。結論:細節優化護理應用于腦梗死患者護理效果顯著,可增加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細節化優質護理;腦梗死;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1
腦梗死患者是由腦動脈受到自我代謝功能紊亂,從而在長期腦動脈粥樣硬化中形成斑塊,其腦組織自身缺血、缺氧極度敏感,供應血流中斷4—5分鐘內可發生嚴重腦組織損傷[1]。腦梗死患者前驅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一時肢體麻木、頭暈、無力以及短暫性缺血等癥狀,由于發病時間較短,往往被患者自身和家屬忽視,從而引起不可逆行損傷[2]。研究表明,部分腦梗死患者發病后伴隨智力、語言以及行為障礙均受到一定影響,可誘發各種疾病發生,對患者預后影響較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3]。因此,本文選取84例患者進行細節化優質護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1 月間我院收納腦梗死患者84例,按護理方式不同將其中42例納進常規護理組(按常規護理模式進行開展),剩余42例納進細節化優質護理組(按細節化優質護理模式進行開展)。2組患者男女比例分別為:20:22、21:21例;年齡分別為50—68歲、49—70歲,平均值分別為(62.7±4.1)歲、(61.9±3.8)歲;病程分別為:2.8—5.9h、3.0—5.8h,平均值分別為(3.6±1.2)h、(3.8±1.3)h。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給予:檢測病情,觀察生命體征,注意有無休克發生。給予病人常規藥物,其觀察藥物療效的反應。
細節化優質護理組:(1)精神和心理護理:眾多患者因出現腦梗死后抑郁、焦慮等癥狀,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并給予安慰和關心,了解患者癥狀及疾病的嚴重程度。糾正患者和家屬對疾病不正確的認知,幫助醫護人員全面了解患者現所處的環境以及疾病的特點。(2)呼吸道護理:對咳痰無力、排痰困難的腦梗死患者以及意識障礙者應定期翻身、拍背、協助排痰。病情平穩患者可間斷采取俯臥位和仰臥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排除。對痰液較多又咳痰困難,甚至伴呼吸困難者,可給予一次性軟質吸痰管進行吸痰,每次吸痰時間不易超過15s,吸痰不易過于頻繁,以免損傷氣道黏膜。(3)應保持口腔清潔,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殘渣,防止誤吸吸入性肺炎的發生。重癥腦卒中伴意識障礙以及吞咽困難患者,應每日進行3—4次口腔護理,一般使用0.9%氯化鈉溶液進行擦洗,或使用復方氯已定含漱液清潔口腔,防止口咽部寄生菌感染。(4)注意皮膚護理,保持大小便通暢,防止褥瘡發生,并注觀察病情變化,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保持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應用抗凝藥物同時,要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若發現異常,應立即通知主治醫生。(5)健康指導護理:患者應清淡飲食,協助患者戒煙戒酒,避免加重病情復發。告知患者本病的健康知識以及自我護理方法,鼓勵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并指導癱瘓肢體主動及被動運動,堅持語言功能訓練。患者起床、起坐和低頭等體位變換時動作一定輕揉,不易轉頭過猛,洗澡時間不易過長,氣候變化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滿意度,根據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兩組患者滿意度,85分以下為不滿意,85分以上為較滿意,非常滿分100分,滿意度為滿意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使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來判定護理療效[4]:顯效:NIHSS評分為100%—91%;有效:NIHSS評分為90%—18%;無效:NIHSS評分為18%。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用于表達計量資料,用于檢驗計數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有效率對比
細節化優質護理組顯效24例,有效17例,無效1例,護理總有效率97.62%(41/42);常規護理組顯效18例,有效13例,無效11例,護理總有效率73.81(31/42),差異顯著(χ2=23.150,P<0.05)。
2.2 量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細節化優質護理組滿意22例,較滿意17例,不滿意3例,護理總滿意度是92.86%(38/42);常規護理組滿意18例,較滿意16例,不滿意8例,護理總滿意度是80.95%(34/42),差異顯著(=6.232,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中國人的健康狀況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病發腦梗死患者也逐漸增多,部分患者甚至合并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危險因素或對應的全身性非特異性癥狀。
由于腦梗死患者長期處于缺血、缺氧狀態下,對其今后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有關學者發現,細節優質化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努力滿足患者基本需求,使患者在院感受到充分安全,并拉近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從而提高護理水平的發展,促進患者病情恢復[5]。本文研究顯示,節優化護理組有效率是97.62%,常規護理組是73.81%,細節優化護理組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細節優化護理組滿意度是92.86%,明顯由于常規護理組80.95%(P<0.05),說明腦梗死患者使用優質化細節護理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細節優化護理應用于腦梗死患者護理效果顯著,可增加滿意度,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周錦霞,李國珍,程偉.等.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與穿支動脈疾病型腦梗死的臨床特點對比[J].重慶醫學,2017,46(4):513-516.
李惠玲,鄧杏艷,曾謀.等.廣州社區前后循環腦梗死發病與"三高"危險因素的關系[J].實用醫學雜志,2018,34(6):897-900,905.
郗紅艷,司志華,李家承.等.ABCD2評分對老年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發生腦梗死的風險預測價值及阿托伐他汀鈣干預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6):3896-3899.
尹桂玲.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z2):167-168.
趙楠.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3):6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