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目的:探討經導管射頻消融術后的房顫患者促進其高效恢復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選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射頻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的患者50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在消融術后給予患者優質的護理干預,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結果:經消融術后優質的護理干預,房顫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并發癥產生少。結論:導管射頻消融術后對患者進行有效地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的疾病預后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導管射頻消融術;房顫;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房顫會使心房喪失收縮功能,使心房內血液瘀滯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隨血液流動至全身,會導致患者腦栓塞、肢體的動脈栓塞等,危害極大。導管消融術手術效果較好,而且創傷小,是近年來大多數房顫患者的治療選擇。本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的患者50例,對其進行護理干預效果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射頻消融術治療的房顫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為48—77歲,平均年齡為(62.4±11.3)歲;房顫史為1.2—14年,其中陣發性房顫含27例,持續性房顫23例;合并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患者為9例,擴張型心肌病2例。術前患者經食管超聲檢查均無左心房附壁血栓。
1.2 手術方法
①患者取平臥位,對患者進行穿刺點的皮膚消毒,在穿刺點進行局部麻醉。②常規對左鎖骨下靜脈進行穿刺,建立穿刺點到心腔通路的導管路徑,行電生理檢查。③記錄心臟不同部位的電波活動,給予適當電刺激以誘發心律失常,分析異常電波,找到病灶。④將射頻消融電極送到病灶部位,射頻電流進行消融,阻斷異常電波的傳播路徑,根治心律失常。⑤檢查患者電生理是否正常,正常則手術完成。
1.3 護理干預方法
1.3.1 手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導管射頻消融術是有創傷手術,手術難度較大,術前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心理素質等情況以適當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治療的一般機制、手術過程、手術效果、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和術中配合。緩解患者術前的焦慮心態,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②術前做好血型、血常規、凝血系列、乙肝表面抗體、肝腎功、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等術前檢查。③術前對患者進行抗凝治療,防止左心房血栓生成。同時囑患者平時注意,防止受傷。術前改用低分子肝素,防止術中血液凝固時間過長,導致穿刺點出血。④術前一日,進行備皮。清潔雙側橈動脈預先選擇穿刺點。術前要求患者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至少5個半衰期。術前1—2天,指導患者床上排尿,手術當日早餐禁飽食。準備好手術所需物品,如氧氣、除顫儀、心電監護儀和急救藥品等。
1.3.2 手術后護理 ①患者術后囑其臥床靜養,動靜脈穿刺點沙袋壓迫6h以上,肢體制動24h。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腫脹、疼痛等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囑患者注意腹股溝有無液體流動感,及時告知醫生。對患者由于肢體制動產生的身體酸痛,進行按摩等身體放松方法。24h后,患者如無不適,鼓勵患者下床活動。②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心率、血壓、心律、血氧飽和度、有無房顫等心律失常情況發生。每15—30min巡房一次,注意患者情況,當患者出現胸悶、血壓低、出冷汗、心率快、奇脈等情況,立刻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必要時進行心包穿刺。③對患者進行術后心理輔導。患者手術后,會對手術結果表現焦慮、緊張情緒,導致患者飲食、睡眠情況受到影響,直接影響到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術后恢復的正面情況鼓勵患者,或者通過一些娛樂方式使患者注意力轉移,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術后治療和護理。④飲食護理。由于手術部位靠近食管,為防止并發癥,指導患者少食多餐,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產生氣體的豆汁、鮮奶等食品,均衡營養,適量飲用水,使造影劑盡快排出。
1.3.3 術后并發癥護理 ①防止血栓生成和動脈栓塞。術后觀察患者有無意識障礙、言語異常、肢體麻木。呼吸困難等血栓產生癥狀。術后即給予患者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囑患者持續用藥1—3個月。②心包壓塞。觀察患者有無出現心包壓塞癥狀,即刻進行胸透,明確診斷,及時進行心包穿刺。③肺靜脈狹窄。肺靜脈狹窄在術后1周內進展最快,其次為術后1—3個月,因此應對患者進行三個月以上隨診,囑患者注意有無胸痛、持續性咳嗽、反復低熱、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反復胸部感染發生。本研究50例患者均無此并發癥產生。④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興奮。患者常表現為面色蒼白、惡心嘔吐、淋漓大汗、血壓下降。心率減慢等,為術中常見并發癥。出現此并發癥,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給予吸氧、阿托品、多巴胺、低分子的右旋糖苷對患者進行升壓、擴張血容量治療,緩解癥狀。
2 結果
50例患者術后并發癥:產生血腫有1例,心臟壓塞1例,迷走反射興奮2例。
3 討論
房顫為臨床中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疾病,藥物治療的作用為轉復竇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但成功率均較低。非藥物治療方法中電復律不能根治房顫,而外科迷宮手術的方法手術創傷較大,因此單獨治療房顫時很少應用。經實踐檢驗,在臨床中應用導管射頻術治療房顫,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且其適用于大部分房顫。但由于本手術為創傷性手術,且具有一定風險,因此需要優質的護理干預。本研究顯示通過優質的術前、術中和術后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術和恢復治療,提高手術完成質量,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王平,張芳,劉春霞,郝延璋.特發性房顫患者經導管射頻消融術后的觀察及護理[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3,36(3):223—224.
王麗萍.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的護理研究現狀[J].天津護理,2012,20(4):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