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仕慶


【摘 要】目的:設計與制作一款頭部引流管固定帶,探討其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留置頭部引流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住院并留置有頭部引流管的患者64例,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2例,對照組患者共有36根頭部引流管,實驗組患者共42根頭部引流管。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固定引流管。實驗組在此基礎上使用自制的頭部引流管固定帶進行固定。比較兩組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管道移位及管道折疊的發生率。結果:實驗組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管道移位、管道折疊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頭部引流管固定帶較傳統方法優勢明顯,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神經外科;監護室;頭部引流管;固定帶
【中圖分類號】R47.7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1
研究表明[1],近30%的顱腦損傷患者會在發病后出現躁動癥狀,這與患者腦組織、腦神經受損有關。躁動是指精神及運動興奮的一種暫時狀態,表現為肢體的不規則運動、高度煩躁、非計劃拔管等表現[2]。為了保障患者安全,我們常對患者進行四肢或軀干約束,但是頭部約束尚沒有很好的方法。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如重型顱腦損傷顱內血腫清除手術患者、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術后頭部都會常規留置引流管,目的是引流出顱內殘留的血液、沖洗液,而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在術后護理中其中至關重要的作用[3]。頭部引流管通常僅在經皮處以縫合線纏繞稍作固定,當患者躁動或劇烈搖擺頭部時極易發生管路折疊、移位甚至脫落,如何加固頭部引流管的固定是臨床護理的難題。筆者設計的一款頭部引流管固定帶對此類導管的固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制作
1.1 材料
選取起絨面材料、魔術貼、彈力網、針、線。
1.2 制作方法
頭部引流管固定帶由頭圈、網套、固定器和下頜固定帶四部分構成。使用起絨面料制作一個寬度約為3cm的頭圈,頭圈以魔術貼相連,可根據患者頭圍大小調整。頭圈頂上有一半固定彈力網,在A點固定于頭圈上,B、C兩點根據需要以魔術貼與頭圈相連接。頭圈周圍有數個引流管固定扣,兩側為兩個“Y”形下頜固定帶,亦采用魔術貼相連。頭圍固定帶、下頜固定帶可根據病人的頭圍和下頜長度調節,固定器可根據管道的位置、數量進行增減和移動。見圖1。
1.3 使用方法
護士站于病人右側:
①將頭面部引流管固定帶自患者枕后,沿著頭部繞至患者前額用魔術貼固定。
②將兩根下頜固定帶避開耳朵固定于下頜。
③根據患者頭圍及面部大小調節固定帶,松緊度以伸入一指為宜。
④根據引流管的數量和位置將固定扣粘貼至頭圍固定帶上。
⑤將頭部引流管與皮膚縫合端呈“U”形固定于固定扣中。
⑥避開引流管位置,粘貼B、C兩點,固定頭部敷料。
2 臨床應用
2.1 對象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住院患者64例,術后均留置頭部引流管。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2例,對照組共有36根頭部引流管,實驗組共42根引流管。
其中對照組男28例,女4例,年齡42.31±72.14歲。試驗組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齡36.84±76.32歲。
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意識狀態和手術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方法
兩組病人頭部引流管均采用經皮處縫合線纏繞固定,在管道距皮膚縫線5cm處纏繞白色醫用膠布并做好標識,班班交接。實驗組在此基礎上,使用頭面部引流管固定帶對頭部引流管進行固定。護士每2h松解一次固定帶并觀察皮膚受壓處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調整,必要時可暫停使用。
2.3 觀察指標
管道上的膠布標識處伸入或脫出超過1cm即為移位。管道發生完全或不完全打折,有可能引起引流不暢即為折疊。非計劃性拔管包括患者在轉運途中或醫療護理操作不當導致管道意外脫落,或未經醫護人員同意,病人將管道拔出。
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實驗組患者頭部引流管發生移位、折疊及意外滑脫率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4 討論
4.1 傳統頭部引流管固定僅僅是經皮處縫合線纏繞固定,患者躁動、搬動、更換體位時易出現管道的折疊、移位和意外滑脫。患者頭部敷料無法得到有效固定,因為頭部有留置引流管不利于傳統頭套的使用,頭部敷料易松脫。
4.2 使用頭部引流管固定帶可以對頭部引流管起到二次固定的作用,當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管路位置改變時,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增設一個半固定網套,可以有效固定頭部敷料,避免敷料松脫。引流管以“U”形固定于頭圈外圍的固定扣上,可有效減少管路打折的發生,且固定扣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下頜固定帶設計為“Y”形,相較于杜鵑[4]等的設計,能夠避免壓迫患者耳朵,固定更為牢靠。頭圈和下頜固定帶開口處均以魔術貼連接,可根據患者實際需要調節大小,避免過松導致固定效果差,也避免了過緊對患者皮膚造成壓迫。
4.3 該固定帶采用棉質透氣材料制作,安全舒適。
可拆洗、消毒,反復使用,制作簡單,取材方便,適宜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涂暢.保護性約束臨床路徑護理在神經外科顱腦損傷躁動患者中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2018,27(5):103.
詹煒麗.分級護理在ICU躁動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9(15):257-258.
尹婷婷,張華華,仲美華.高度可調的頭部引流袋固定架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7):98.
杜娟,陸銀,陸靜.頭面部引流管固定帶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24):300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