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運春
【摘 要】目的:分析在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急診手術治療中輸尿管逆行插管術、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及輸尿管鏡碎石術手術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選取于2018年7月份至2019年7月份在醫院中進行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治療的患者共96例,所有患者在進入醫院后24h內進行手術治療,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將患者分成3組,A組給予患者輸尿管逆行插管術治療方法,B組給予患者經皮腎穿刺造瘺術治療方法,C組給予患者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方法。結果:B組、C組成功解除梗阻率高于A組,手術時間對比A組低于B組和C組,Hb下降值A組和C組低于B組,住院時間A組和C組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疾病治療中,輸尿管逆行插管術、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及輸尿管鏡碎石術均是一種有效及安全的治療方法,對于一些合并有尿路感染的患者,應優先給予患者輸尿管逆行插管術治療方法,對于一些患病時間短,未出現尿路感染及嚴重合并癥的患者,應給予患者經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方法,對于一些輸尿管鏡進鏡產婦困難及輸尿管迂曲的產婦,應優先給予患者經皮腎穿刺造痿術治療方法[1]。
【關鍵詞】輸尿管逆行插管術;經皮腎穿刺造瘺術;輸尿管鏡碎石術;輸尿管結石;急性梗阻性腎損傷
【中圖分類號】R32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1
本文將96例在醫院中進行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在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急診手術治療中輸尿管逆行插管術、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及輸尿管鏡碎石術手術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8年7月份至2019年7月份在醫院中進行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治療的患者共96例,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將患者分成3組,A組有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齡為20-80歲,平均(54.3±10.6)歲;病程為1-23d,平均(16.5±2.5)d。B組有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齡為21-82歲,平均(55.2±9.5)歲;病程為1-25d,平均(17.4±2.8.5)d。C組有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齡為22-82歲,平均(55.2±9.5)歲;病程為1-25d,平均(17.4±2.8)d。一般資料比較三組患者之間的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1.2.1 A組
給予患者輸尿管逆行插管術治療方法,要求患者在治療期間應保持截石位,對鋪巾進行常規的消毒處理,對尿道表面進行麻醉處理,在輸尿管鏡下,在輸尿管內放置輸尿管導管,將輸尿管鏡旋轉180°,在輸尿管的引導下,對輸尿管口進行擴張處理,壁內段、導管反跳,通過上行,逐漸進入到嵌頓結節處,將結石小心向嵌頓處推離,一直推離到腎盂處,觀察輸尿管的導管遠端位置處有無出現尿液滴出情況,對輸尿管導管做好固定。在進行雙J管留置時需要在導絲的引導下進行。當手術結束后,對KUB進行復查,對雙J管及輸尿管導管位置處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
1.2.2 B組
給予患者經皮腎穿刺造痿術治療方法,麻醉方式為局部浸潤麻醉法,要求患者應保持俯臥位姿勢,對鋪巾進行常規的消毒處理,并合理選取穿刺點,在對患者進行腎周封閉及目標盞穿刺時,需要在B超的引導下進行,穿刺部位為患側12肋緣下部位處至10肋間與肩胛線至腋后線之間的區域。當穿刺成功后,可見有尿液流出來,斑馬導絲需經針鞘置入進行,使用筋膜擴張器對其進行擴張處理,并建立工作通道,在對腎造痿管進行安置時,應以斑馬導絲為引導,最后對腎造痿管進行縫皮固定處理。
1.2.3 C組
給予患者輸尿管碎石術治療方法,給予患者的麻醉方法為硬膜外麻醉法,取患者的截石位,對鋪巾進行常規的消毒處理,在輸尿管鏡下來找到輸尿管口,在輸尿管內置入輸尿管導管,將輸尿管鏡旋轉180度,在輸尿管導管的引導下,對壁內段、擴張輸尿管口及導管反挑逐漸上行至結石處位置,從結石旁邊開始,逐漸向輸尿管上段位置處插至,對患者的體位進行調整,在對結石進行擊碎處理時,主要是采用狄激光碎石法,碎石至4mm以下。在手術結束后,對F6雙J管進行留置,留置的時間控制在2-4周,在對患者的結石排出情況進行檢查時,主要是采用B超隨訪及腹部泌尿系平片檢查方法。
1.3 觀察指標
對三組患者的成功解除梗阻率進行對比;對三組患者的手術時間、Hb下降值及住院時間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0.0軟件,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 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成功解除梗阻率對比
A組有22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成功解除梗阻率為68.75%;B組有32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成功解除梗阻率為100.00%;C組有32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成功解除梗阻率為100.00%。B組、C組成功解除梗阻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手術時間、Hb下降值及住院時間對比
A組手術時間為(29.65±15.45)min,Hb下降值為(2.56±0.73)g/L,住院時間為(6.15±2.25)d;B組手術時間為(39.56±31.25)min,Hb下降值為(11.32±2.34)g/L,住院時間為(9.15±1.36)d;C組手術時間為(35.06±17.36)min,Hb下降值為(2.12±0.88)g/L,住院時間為(5.55±2.47)d。手術時間對比A組低于B組和C組,Hb下降值A組和C組低于B組,住院時間A組和C組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綜上所述,在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疾病治療中輸尿管逆行插管術、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及輸尿管鏡碎石術均是一種有效及安全的治療方法,對于一些合并有尿路感染的患者,應優先給予患者輸尿管逆行插管術治療方法,對于一些患病時間短,未出現尿路感染及嚴重合并癥的患者,應給予患者經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方法,對于一些輸尿管鏡進鏡產婦困難及輸尿管迂曲的產婦,應優先給予患者經皮腎穿刺造痿術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趙慧, 韓勝, 杜凌云. 經皮腎穿刺造瘺術與輸尿管鏡碎石術對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0):64-66.
許婷, 劉任平, 黃宇. 經皮腎穿刺造瘺術與輸尿管鏡碎石術對輸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腎損傷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02):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