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微


【摘 要】目的: 分析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在終末期腎病動靜脈內瘺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擇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終末期腎病動靜脈內瘺患者,將入院順序作為依據,前34例患者列為常規組,實施普通護理,后34例患者列為干預組,實施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06%)高于常規組(79.41%),并發癥發生率(5.88%)低于常規組(23.53%),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將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應用于終末期腎病動靜脈內瘺患者的護理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動靜脈內瘺;終末期腎病;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32-02
終末期腎病的治療方法以血液透析為主,維持性血液透析需形成瘺管,將手臂的動脈吻合于靜脈,在透析時通過穿刺針將其連接于人工透析機[1]。自體動靜脈內瘺的特點是感染少、可反復使用、并發癥少、血量充足等,但容易引起血栓、血管狹窄等情況,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在此過程中需加強對患者的護理[2]。本研究選擇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終末期腎病動靜脈內瘺患者,旨在分析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在終末期腎病動靜脈內瘺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內容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終末期腎病動靜脈內瘺患者,將入院順序作為依據,前34例患者列為常規組,后34例患者列為干預組。常規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分布在39-72歲,平均年齡為(61.38±4.09)歲;病程分布在2-11年,平均病程為(5.49±1.38)年。干預組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齡分布在42-75歲,平均年齡為(63.06±4.18)歲;病程分布在1-13年,平均病程為(6.13±1.59)年。兩組數據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方法為普通護理,主要是健康宣教、早期康復、運動指導、飲食護理等。干預組方法為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內容如下:(1)成立專業護理團隊:由多科室成員組成專業護理團隊,腎病科主任擔任團隊組長,副組長為血液凈化中心護士長,團隊成員包括科室護理人員及超聲科醫師等。(2)腎病科主任應定時巡查病房,對患者手部血液供應情況進行判斷,后通過彩超檢查,確定手術部位及方式。術后向團隊成員表明注意事項,觀察吻合口的狀況。(2)科室護理人員應將術后造瘺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避免提重物、術肢抬高等情況,同時要保持術肢的清潔度,在護理人員指導下適當進行手臂鍛煉。(3)在造瘺后應讓血管外科醫生觀察患者內瘺的通暢度,判斷術肢末梢血管的充盈度,避免皮下水腫、血流不暢等情況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將本院自制量表作為依據,滿意度維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在護理人員指導下讓患者進行問卷填寫。并發癥包括感染、內瘺閉塞、血栓形成等。
1.4 統計學分析
實驗以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使用X2進行統計學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使用t值進行統計學檢驗,P<0.05代表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06%)高于常規組(79.41%),差異性顯著(P<0.05)。
2.2 分析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
干預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5.88%)低于常規組(23.53%),差異性顯著(P<0.05)。
3 討論
構建血管通路是保證終末期腎病患者血液透析順利進行的重要步驟,而動靜脈內瘺并發癥少、壽命長、方便安全等特點,讓其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此過程中護理模式的選擇尤為重要。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將各個學科領域的專家組成專業團隊,通過對患者進行定期檢查,提出相應的診療意見[3]。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的護理中心是患者,旨在整合院方的醫療資源,將多學科團隊作為基礎,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治療方案[4]。經驗豐富的團隊成員,不僅能提高治療的科學性及權威性,還能提升各科室的合作水平,實現優異的治療效果[5]。本研究中,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06%)高于常規組(79.41%),并發癥發生率(5.88%)低于常規組(23.53%),差異性顯著(P<0.05)。可見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能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顯著提升,減少并發癥的出現,讓血液透析治療能夠順利進行,促進患者的預后恢復。
綜上所述,將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應用于終末期腎病動靜脈內瘺患者的護理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石鏡,黃丹,周亞茹.多學科協作護理模式在終末期腎病 動靜脈內瘺患者中的應用[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9,14(4):494-497.
[2]陳子珠.CDFI在終末期腎病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1):187-188.
[3]稂芬,幸啊明.老年糖尿病腎病終末期患者人工血管內瘺栓塞早期溶栓治療的護理[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7,34(2):167-168.
[4]康娜,孟連英,沙亞賓.細節管理在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3):204.
[5]范晶嫻,莊峰,盧建新, 等.終末期腎病患者動靜脈內瘺成形術前血管內膜增生危險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7(2):2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