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目的:探究針對性健康教育隨訪于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狀腺癌手術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人。對比兩組患者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服藥、按時回院復查、對自身病情的了解的相關數據。結果:研究組患者的遵醫服藥率、按時回院復查率以及對自身病情了解相關數據均高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對比明顯,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性健康教育隨訪在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護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應用和推廣效果。
【關鍵詞】針對性健康教育;隨訪;甲狀腺癌
【中圖分類號】R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37-01
甲狀腺癌作為常見的外科疾病,因為環境因素等原因,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甲狀腺癌的治療工作往往依托于手術,在這樣的前提下,護理工作人員針對性健康教育隨訪于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護理相關工作中的應用就有了一定的研究價值。本次研究旨在探究針對性健康教育隨訪在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護理中應用效果。詳情見正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狀腺癌手術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為40例患者。其中實驗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實驗組患者年齡為44至72歲,平均(60.13±11.76)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43至74歲,平均(61.27±12.04)歲。患者無精神類疾病(可以和工作人員正常交流)。患者和患者家屬均了解實驗內容且自愿參與實驗(簽署同意書)。分組完成后,借助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患者的資料進行對比,P>0.05,故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出院指導,工作人員需要幫助患者了解口服雷替斯的重要性,盡可能簡單直接的講解雷替斯的作用機制,引導患者根據實際情況服用藥物,同時,工作人員需要教導患者簡單的健康飲食知識,并發放甲狀腺癌知識健康手冊,讓患者出院后在家可以通過手冊進行簡單的療養。
實驗組患者行有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隨訪,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和上門拜訪的方式定期對已經出院的患者進行隨訪,隨訪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基礎內容:1.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提醒患者日常生活中飲水和小幅度運動鍛煉的重要性。在尊重患者主觀意愿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了解患者日常行為,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和飲水方案,盡可能地降低呼吸道感染、過度疲累、切口開裂等癥狀發生概率,達到縮短患者恢復周期的目的。2.在尊重患者主觀意愿的前提下,引導患者一日三餐以高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為主。烹飪過程中盡可能保證無碘鹽、低熱量,少碳水化合物。若無特殊情況禁食,刺激性較強的食物。3.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病情變化提醒患者調整藥物用量,確保患者用藥符合自身狀況需求。4.部分患者因為身體原因可能出現較強的負面情緒(焦躁、不安、易怒等),可能出現拒絕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情況,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微信和面對面交談等方式給予其健康知識教育,幫助患者了解遵醫的重要性,保證復查與隨訪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1.3 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服藥、按時回院復查、的人數和百分比。我院設計了簡單的網上調查問卷,用以調查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情況 ,問卷最高100分,最低0分。患者得分超過或等于80分為“十分了解自身病情”(優秀)。患者得分超過或等于60分,卻不高于80為為“較為了解自身病情”(良好)。患者得分低于60分為“基本不了解自身病情”(較差)。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行t檢驗和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且P<0.05,差異對比明顯,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遵醫服藥率、按時回院復查率以及對自身病情了解相關數據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服藥共有32(總數的80.00%)例,對照組患者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服藥共有12(總數的30.50%)例。實驗組患者按時回院復查共有31(總數的77.50%)例,對照組患者按時回院復查共有13(總數的32.5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詳情見表一。
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對自身病情了解相關數據,發現實驗組患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評分為優秀的患者共有34(總數的85.00%)例,對照組評分為優秀的患者共有12(總數的30.00%)例。實驗組評分為良好的患者共有7(總數的15.00%)例,干預后評分為良好的患者共有18(總數的45.00%)例。實驗組評分為較差的患者共有0(總數的0.00%)例,對照組評分為較差的患者共有10(總數的25.00%)例。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甲狀腺癌患者經過手術后,病情基本穩定,不過仍然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和上門拜訪的方式定期對已經出院的患者進行隨訪,工作人員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
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遵醫服藥率、按時回院復查率以及對自身病情了解相關數據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服藥共有32(總數的80.00%)例,對照組患者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服藥共有12(總數的30.50%)例。實驗組患者按時回院復查共有31(總數的77.50%)例,對照組患者按時回院復查共有13(總數的32.50%)例。實驗組患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評分為優秀的患者共有34(總數的85.00%)例,對照組評分為優秀的患者共有12(總數的30.00%)例。實驗組評分為良好的患者共有7(總數的15.00%)例,干預后評分為良好的患者共有18(總數的45.00%)例。實驗組評分為較差的患者共有0(總數的0.00%)例,對照組評分為較差的患者共有10(總數的25.0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針對性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還具有提高患者對護理和治療工作配合度的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性健康教育隨訪在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護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薇,榮麗,李慧群,楊雯,吳丹純.初次糖皮質激素治療患者全程式健康教育及多媒介隨訪管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8):26-27.
[2]殷丹.階段性健康教育結合隨訪對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49-50.
[3]陳敏.微信群隨訪運用于鼻咽癌放療出院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4):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