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英 徐春英 金艷



【摘 要】目的: 考察綜合性護理綜合管道追蹤對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的改善效果評價。方法:選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12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性護理聯合管道追蹤,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及術后1年內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57例(95.00%),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48例(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1年內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例(8.33%),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3例(21.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性護理結合管道追蹤能夠顯著改善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的臨床癥狀,且術后并發癥較低,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復雜性肝內膽結石;綜合性護理;管道追蹤;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9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50-01
復雜性肝內膽結石為肝膽外科的常見疾病,患者常合并肝功能不全、門脈高壓等癥狀,臨床治療多采用手術治療,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探查術及經皮肝膽管穿刺碎石取石術等,臨床治療效果較好,然而仍有部分患者術后出現膽結石殘留、引流問題等[1-3]。既往臨床研究發現術后給予膽結石患者綜合性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預后狀況[4],引流管道追蹤能夠幫助患者消退炎癥,幫助進一步排出膽結石。本研究探討綜合性護理聯合管道追蹤對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的術后恢復狀況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120例,其中女性患者79例,男性患者41例,年齡38-61歲,平均年齡(47.76±12.73)歲。納入標準:(1)經CT檢查、腹部B超檢查證實肝內存在多區多段膽管多發結石[5];(2)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右側腹部疼痛;(3)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4)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患者;(2)既往行肝臟或膽囊手術患者;(3)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4)嚴重肝腎疾病患者;(5)嚴重心理障礙患者;(6)合并惡性腫瘤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性護理聯合管道追蹤,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BMI上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相同的外科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術前行常規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術后行常規引流管護理,并針對各種并發癥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性護理聯合管道追蹤模式,術前:向患者及其家屬仔細講解復雜性肝內膽結石的成因,臨床常見的癥狀,以及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以及臨床療效。術后:患者未清醒時應將枕頭取下,保持平臥位,并按照規范進行吸氧,待清醒后,改為半仰臥位;飲食護理:術后應給予患者高維生素、低脂、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患者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心理護理: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心理,使患者具有足夠的信心戰勝病魔。管道追蹤護理方法:由專門的護師每隔0.5 h巡視患者的引流管道位置及其暢通情況,此外,巡回護士24 h內不定期的對患者進行監控,嚴防出現引流管道滑脫。在患者活動時應避免出現管道扭曲、受壓、堵塞及滑脫等情況,保證引流袋位于患者的腹部創傷位置,同時還應注意引流液的顏色變化,一般情況下,引流液的顏色較淡提示患者的肝膽功能不全、顏色較濃則提示可能出現感染、正常顏色為深綠色或黃棕色。并發癥的預防措施:若出現膽漏,則可在患處涂抹氧化鋅油膏,并保持創面清潔;若出現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在術后應進行適當的鍛煉,促進患者靜脈回流。
1.3 觀察指標
(1)臨床治療有效率[6]:顯效即肝內膽結石全部清除,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即肝內膽結石部分被清除,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即肝內膽結石未被清除,臨床癥狀沒有緩解甚至加重,臨床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全部例數×100%;(2)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采集患者對本研究的護理滿意度,共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全部例數×100%;(3)術后1年內并發癥的發生率:肝膿腫、膽漏及膽結石復發,采用電話隨訪或入戶隨訪的方式采集并發癥等資料。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全部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呈正態分布的定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應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57例(95.00%),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48例(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術后1年內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1年內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例(8.33%),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3例(21.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討論
復雜性肝內膽結石為肝膽科的急腹癥之一,病情較為復雜,臨床表現為腹部劇烈疼痛,難以忍受,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統計,我國肝內膽結石的發病率一直高居不下,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且隨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劇,發病率將不斷攀升[7-8]。膽石病根據發病部位可分為膽囊結石、肝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及肝內膽管結石,肝內膽結石主要是指由膽汁內的無機鹽雜質沉積而蓄積在膽囊內的固體物質,結石位于左右肝管匯合處以上,此處解剖位置較為特殊且結石的分布廣,給臨床的診斷及治療均帶來一定的困難[9-10],術后復發率高。肝內膽結石的成因較為復雜,家族遺傳、飲食不當、肥胖、肝硬化、膽道感染、膽固醇代謝障礙以及膽汁排除緩慢均會導致膽結石的發生。
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臨床效果確切,然而患者術后易出現并發癥[11],本研究擬通過給予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綜合性護理聯合管道追蹤,考察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肝內膽結石患者由于缺乏對疾病及手術的正確認知,加之對手術的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可能出現術后膿腫、感染等并發癥,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2]。本研究通過給予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端正自身的心態,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和對待疾病,并積極配合治療,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57例(95.00%),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48例(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放置引流管是膽結石手術術后引流的必須環節之一,引流管的暢通與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息息相關,帶管后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引流管的周圍有無紅腫等情況,并叮囑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動,以防引流管脫落,同時還應密切關注引流液的性狀、顏色及體積,避免出現并發癥[13-14]。經悉心護理后,本研究比較兩種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升高(P<0.05)。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如肝膿腫、膽漏及膽結石復發,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1年內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結合管道追蹤能夠顯著改善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的臨床癥狀,且術后并發癥較低,滿意度較高。
參考文獻
[1]劉華純, 劉秀嫻, 趙芳翠. 護理干預對膽結石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影響分析[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6, 7(3): 81-82.
[2]馬璞玉, 蔣超, 陳晨,等 經皮肝膽管穿刺碎石取石術治療復雜肝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 醫學臨床研究, 2017, 34(9): 1665-1667.
[3]馬文貴, 楊振琪. 腹腔鏡膽道探查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價值比較[J]. 華夏醫學, 2015, 28(2): 30-32.
[4]王銀娥. 對行內鏡手術的膽結石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15, 13(23): 110-111.
[5]Peng LF.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ic bile duct stones.[J]. Chin Commun Phy, 2015, 31(17): 149-150.
[6]于穎. 全面護理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18, 8(8): 167-168.
[7]代雨欣, 張光梅, 陳紅,等.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復雜性膽結石手術治療中的效果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10(32): 141-142.
[8]谷雪芳. 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 8(3): 160-161.
[9]和青森. 全面護理模式對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出血量及術后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民康醫學, 2017, 29(10): 61-63.
[10]劉改平, 韓愛榮, 閆慧榮,等. 快速康復外科在普外科腹腔鏡膽結石切除病人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研究, 2016, 30(33): 4223-4225.
[11]葉小勇, 呂會增, 張帆. 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治療復雜性肝膽管結石療效分析[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4, 23(2): 256-258.
[12]吳琴英. 全面護理干預在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醫療裝備, 2018, 31(14): 155-156.
[13]張穎. 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的引流管管道護理與追蹤[J]. 廣東醫學, 2017, 38(2): 329-331.
[14]慕麗華, 張茂申. 探討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的引流管管道護理與追蹤[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15):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