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摘 要】目的:探討在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缺損皮瓣修復術后護理活動中應用集束化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選擇28例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缺損皮瓣修復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后根據護理方式不同而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組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4例。對觀察組行集束化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而對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模式下的護理效果,包括并發癥及心理適應情況。結果:觀察組在集束化護理模式下,其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并且患者的心理適應情況由于對照組,二組比較存在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缺損皮瓣修復術后護理活動中,集束化護理模式實施效果較好,其值得實施與借鑒。
【關鍵詞】護理干預;集束化護理;缺損皮瓣修復術
【中圖分類號】R8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52-01
集束化護理于2001年由IHI研究中心提出,該護理模式能夠指導護理工作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于患者,從而以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利于患者盡快康復。在臨床護理活動中,集束化護理指的是將多種護理措施集中于一起而對患者展開的護理模式,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患者心理調節需求與不適感控制需求。現以下選擇28例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缺損皮瓣修復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此護理活動中集束化護理方法以及實施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8例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缺損皮瓣修復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病例選擇時間為2016年~2018年。這些患者對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并且配合治療與護理,所選病例中男性與女性患者人數分別為16例、12例,年齡最小者為21歲,最高者為68歲。對比這些患者臨床資料得知,它們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將其隨機分組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4例。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方法
第一,行手術后,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將病情相關知識講解于患者,使其認知該疾病,提高其治療配合度,與此同時,幫助其解除心理擔憂;其次,術后指導患者如何進行頭頸部制動、唇舌訓練等,使其術后能夠從容應對,減少其心理緊張、恐慌感;第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盡可能地滿足其需求,對于其提出的疑問要給予耐心講解、指導;第四,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如定時通風、消毒、給藥等。
1.2.2 集束化護理方法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行集束化護理模式。首先,在患者入院還未行手術治療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以消除其心理緊張感,且提高其疾病的認識而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其次,手術后,為了防止口腔出現感染情況,則需要提前留置胃管,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給予合理的飲食營養餐,滿足患者機體營養需求;第三,為了保證患者呼吸道正常呼吸,則定時對其進行吸痰處理;第四,做好體位管理工作。第一天去掉枕頭,讓患者平躺臥床;第二、三天將床頭搖上來,角度大約15度左右;第四、五天將床頭搖至角度為40°左右即可,保證頭頸部血液回流;第四,根據患者訴求而結合其實際情況而給予鎮痛藥劑量,以緩解其疼痛感;第五,每次對患者進行兩次口腔沖洗工作,且做好口角黏膜保護工作;第六,術后第3天開始指導患者進行基礎康復訓練工作,隨后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而繼續增加康復訓練難度與時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模式下的心理適應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其中,心理適應情況包括積極態度、負面情緒以及認知回避,通過Mini-MAC量表來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4.0軟件來對本研究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則以x±s表示,對比分別進行卡方、T檢驗,當P值小于0.05則視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
觀察組患者在集束化護理模式干預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0.0%,而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8.6%,二組比較存在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心理適應情況
通過用Mini-MAC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積極態度、負面情緒以及認知回避進行評分、分析后得知,觀察組其心理適應情況優于對照組,二組比較存在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對于患有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而言,缺損皮瓣修復術較為常見,然而很多患者對這種手術都會產生不良心理反應,而且手術后對患者的機體也會帶來不適之感,以至于獲得的手術治療效果不是很好。隨著醫療事業不斷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在臨床圍術期、術后行護理措施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也不會發生并發癥,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對于其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通過觀察本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到,觀察組患者在集束化護理模式干預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0.0%,而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8.6%;另外,通過用Mini-MAC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積極態度、負面情緒以及認知回避進行評分、分析后得知,觀察組其心理適應情況也優于對照組,二組比較存在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缺損皮瓣修復術后護理活動中,集束化護理模式的實施不僅大大降低了并發癥情況的發生,而且還改善了患者心理適應狀態,因此,該護理模式值得借鑒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宋尚川,徐敏.集束化護理理念的應用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 2019,4(02):29-31.
[2]陳連娣.康復護理路徑在動脈化靜脈皮瓣修復手部軟組織缺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14(16):162-163.
[3]姜暉,金承龍.局部皮瓣修復在皮膚惡性腫瘤切除術后缺損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 2018,7(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