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廷芳


【摘 要】目的:研究全科護理在衛生院綜合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衛生院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隨機挑選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間的7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自愿隨機原則將患者均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包含37例患者。實驗組采用常規護理+全科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心理優良率。結果: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8.38%和心理優良率分別為81.08%,和實驗組的97.30%、94.59%相比明顯更差,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衛生院綜合護理中應用全科護理,有助于提高心理狀態,降低患者的痛苦,還能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科護理;衛生院;治療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78-02
衛生院是我國十分重要的基層醫療機構,而對于衛生院來說,與專科大型醫院有極大的差異,在衛生院的日常工作中,所面臨的患者病情往往較輕但較為復雜,所以在進行護理時就需要從各個科室的角度開展全科護理工作,這樣才能滿足衛生院的醫療衛生需求,保證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綜合提高我國的醫療質量[1]。因此,優化和提高全科護理質量非常重要[2]。本次研究全科護理在衛生院綜合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取得良好的成果,以下為實驗結果和過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選擇衛生院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隨機挑選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間的7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自愿隨機原則將患者均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包含37例患者。
實驗組中患者的年齡介于21-53歲之間,平均年齡(37.6±3.5)歲,對照組中患者的年齡介于23-51歲之間,平均年齡(36.9±3.4)歲。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資料納入我院數據庫中,由統計人員進行資料分析,確認患者個體狀況穩定,基本資料錄入Excel表格分析后未見明顯差異,可比性良好(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含在治療前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宜,進行常規體檢以及治療方案確認。實驗組采用常規護理+全科護理,具體方式如下:
疾病護理:在患者進入衛生院后,相關醫務人員首先應當對患者進行全面體檢,在現有的條件下觀測患者的疾病進展狀況,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如果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需要幫助患者聯系周圍的大型專科醫院,保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診療。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在進入衛生院后往往情緒波動較為強烈,這是由于患者大部分情況下對于自身的疾病和治療方案都缺乏認知度,所以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很容易出現,所以醫務人員可以通過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疏導來緩解病情對其基本功能造成的影響。而患者如果對醫務人員有所詢問,則需要耐心解答患者疑惑,取得患者信任后增強護患關系,這樣能夠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
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當詳細告知患者自身的病情狀況,使患者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疾病,但如果衛生院內的醫療條件無法啊,明確診斷患者的病情,護理人員也需要告知患者無需過度擔憂,做好患者相關疾病預防和控制的健康指導,使患者在等待治療期間養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識,同時避免患者對疾病缺乏了解而出現恐慌和抑郁情緒。
1.3 評價標準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記錄和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WHO制定的疼痛程度分級標準來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其中分為O級-III級,0級代表無心理不適,III級代表患者存在嚴重抑郁或焦慮情緒。心理優良率=0級+I級。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 For windows對數據進行統計調查。各項操作按照我院相關規章制度,由同組檢驗人員進行。實驗中(年齡、評分值)選擇t值對數據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選擇X2值進行檢驗,以P<0.05作為數據差異界限,說明統計學差異存在。
2 結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8.38%,和實驗組的97.30%相比明顯更差,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心理優良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上做好患者的護理操作,是保證患者全面醫療流程順利開展的重要輔助工作。而在傳統的衛生院護理操作時,由于醫護人員的能力水平較為有限,對于患者護理工作的開展來說都流于表面[3]。所以為了保證基層衛生院的護理操作能夠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做好有效的全科護理是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4]。
全科護理在應用過程中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其主要目的是使護理工作更為完善,而將其應用于基層醫院的可行性,主要基于基層醫院在機制患者時,雖然患者不存在疑難雜癥,但患者的類型較為廣泛,患者的病癥也各不相同,所以護理人員往往每日需要面對不同科室且不同狀態的患者[5]。在現代臨床研究中發現,全科護理能夠滿足患者的基本要求,還能使以人為本的思想應用于護理工作中,這樣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護患關系更為和諧,保證護理工作更為良好。
綜上所述,在衛生院綜合護理中應用全科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降低患者的痛苦,還能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蔡明霞,陸菁.全科護理意識在基層醫院綜合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8):152.
[2]張國英.全科護理意識在鄉鎮衛生院綜合護理中的意義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6):274+284.
[3]黃幼萍,陳爭一.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全科護理的規范化管理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08):983-985.
[4]李瓊.全科護理在衛生院綜合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8):228.
[5]王春榮.全科護理意識在衛生院綜合護理中的重要意義[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