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其彥
【摘 要】目的:探討產后抑郁癥的護理問題。方法:結合我們收治的39例產后抑郁癥,分析其發病原因、臨床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結果:39例中,表現為情緒抑郁39例、對全部或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39例、疲勞或乏力25例、體重顯著下降或增加22例、失眠或睡眠過度16例、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9例、遇事皆感到毫無意義或自罪感7例、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潰散4例、反復出現死亡想法2例。本組病例均在產后4周內發病。通過有效的心理疏導及綜合護理,39例產后抑郁癥,完全恢復31例,基本恢復8例。結論:對于產后抑郁癥,首先是思想要重視,預防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產后抑郁癥的治療與護理,講求要做到盡早發現、盡早診斷,及時有效的治療,護理工作十分重要,要有良好的溝通、充分了解掌握患者的情況,做好全方位的護理,做到有針對性的護理,除了對其身體、生活護理外,心理護理是非常有效的。
【關鍵詞】產后抑郁癥;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9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產后抑郁癥,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礙性疾病。產后抑郁癥是產褥期精神綜合癥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1]
1 病例資料
1.1 診斷標準
產后抑郁癥的診斷標準為,當產后2周內出現下列5條及其以上的癥狀,并且必須具備前兩條癥狀,即可診斷:(1)情緒抑郁;(2)對全部或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3)疲勞或乏力;(4)體重顯著下降或增加;(5)失眠或睡眠過度;(6)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7)遇事皆感到毫無意義或自罪感;(8)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潰散;(9)反復出現死亡想法;(10)在產后4周內發病。
1.2 病例資料
本組39例中,年齡最小22歲,最大36歲,平均27歲。臨床表現,情緒抑郁39例;對全部或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39例;疲勞或乏力25例;體重顯著下降或增加22例;失眠或睡眠過度16例;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9例;遇事皆感到毫無意義或自罪感7例;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潰散4例;反復出現死亡想法2例。本組病例均在產后4周內發病。
2 結果
通過有效的心理疏導及綜合護理,39例產后抑郁癥中,情緒抑郁等癥狀消失31例,癥狀基本消失8例。6個月后回訪,39例患者全部恢復正常。
3 討論
3.1 病因分析
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主要有內分泌因素、產科因素、遺傳因素以及身體因素等。①內分泌因素,女性在妊娠、生產整個經歷中,身體內的內分泌會發生很多變化,產后的24小時內,內分泌變化更為嚴重,同時,又由于患者經歷孕產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所以在此時間內,容易發生產后抑郁癥。有研究認為,雌激素的變化致使腦內分泌組織的兒茶酚胺減少,影響神經遞質變化,促進產婦抑郁情緒發作。而由于孕激素減少導致類似于苯二氨芷類藥物突然戒斷,促進抑郁情緒發作[3]。從本組資料看,大部分病例,與內分泌因素有關。②產科因素,產前一些影響到順產的因素,可能干擾到患者的情緒,會使其精神受到刺激。本組病例中,有6例系難產產婦。③遺傳因素,患者家族中如有患有抑郁癥者,則產后患抑郁癥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本組患者中就有7例家人曾患有抑郁癥。④軀體疾病因素,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往往會有焦慮、精神緊張,對分娩沒有信心,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抑郁癥的發生。本組病例中,有3例患者有慢性疾病、身體狀況較差,產前產后一直是對自己身體能否順利分娩顧慮重重。其他因素,自身的性格、心態狀況都與產后抑郁癥有關,曾有文獻報道,性恪內向者,遇到不良刺激容易發生精神抑郁[4]。
3.2 護理
3.2.1 待產期的護理 面臨分娩的孕婦,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緊張,嚴重者可能會有恐懼感。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對產婦的宣教工作,告知她們一些與分娩有關的知識,讓待產婦了解分娩過程,使產婦認識到分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階段,沒有什么可以擔心、顧慮的。產前參觀產科病房,讓孕婦熟悉環境,有利于產婦的心理改變,促進護患相互信任[6],減少對分娩的緊張感。多對待產婦進行鼓勵,保持樂觀穩定的良好情緒,指導其在分娩過程中的如何放松身體與心情,在分娩過程中,醫護人員可多陪伴與開導產婦,分娩過程中,多觀察產程進展情況,消除其無助感,有利于放松地分娩。在分娩過程中,可以安排導樂陪伴。對于痛疼敏感者,可采取無痛分娩等措施,以減輕分娩的疼痛,避免對產婦的不良刺激。產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對產婦進行相應的安排
3.2.2 產褥期的護理 產后憂郁癥,高發期是在產后6周。因此,產褥期的護理非常關鍵,此時,無論是使產婦的身體及時得以恢復,還是讓產婦保持良好的心情,都要營造一個輕松、溫馨的環境,避免一切影響產婦休息以及影響產婦心情緒。
3.2.3 產后抑郁癥的心理護理 產后抑郁癥的治療與護理離不開患者家人的參與與支持,特別是丈夫、公婆、父母等家庭成員,這些家人的情感支持,對于患者的恢復具有重大作用。
3.2.5 產后抑郁癥的安全護理 作者認為,對于產后抑郁癥,首先是思想要重視,預防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產后抑郁癥的治療與護理,講求要做到盡早發現、盡早診斷,及時有效的治療,護理工作十分重要,要有良好的溝通、充分了解掌握患者的情況,做好全方位的護理,做到有針對性的護理,除了對其身體、生活護理外,心理護理是非常有效的。
參考文獻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61-262.
賀晶,上官雪軍,王正平.產后抑郁癥及其相關因素的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11):660-663.
范學紅.產后抑郁癥發病危險因素研究.臨床和實驗雜志,2008,7(5):27-29.
劉曉光.產后抑郁癥的原因及護理.現代護理,2008,14(24):180-181.
郭玲.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干預.臨床與實驗醫學雜志,2008,7(11):110-111.
劉曉光.產后抑郁癥的原因及護理.現代護理,2008,14(24):180-181.
王美云.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中國城企衛生,2009,(3):9
Chan SW,Levy V,Chung TK,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a group of Hong Chinese women diagnosed with postnatal depression.J Adv Nurs,2002,39(6):57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