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輝


【摘 要】目的:分析微創經皮接骨術與帶鎖髓內釘術治療簡單型脛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將簡單型脛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對象,選取的患者病例數為34例,要求住院時間是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將34例患者分成兩組,按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配組別。接受帶鎖髓內釘術治療干預的17例患者編排為對照組,進行微創經皮接骨術治療的另外17例患者設定為實驗組。針對兩組患者取得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愈合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率均要差于實驗組,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結論:微創經皮接骨術和帶鎖髓內釘術相比,手術時間較短,骨折愈合較快,具有明顯優勢。
【關鍵詞】微創經皮接骨術;帶鎖髓內釘術;脛骨遠端骨折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1
脛骨遠端骨折是骨科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多數以手術進行治療,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內固定方式為微創經皮接骨術、帶鎖髓內釘術,微創經皮接骨術的切口較小,預后較快,且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而帶鎖髓內釘術對脛骨遠端骨折的方向難以把控,致使畸形愈合指數增多,使其復位比較困難,對技術操作的要求較高[1-2]。本研究旨在探究微創經皮接骨術與帶鎖髓內釘術治療簡單型脛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具體詳情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療的34例簡單型脛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本次調查分析的樣本,對其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將使用帶鎖髓內釘術治療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實驗組則使用微創經皮接骨術治療方式,每組樣本數均為17例,對照組中女性患者為8例,男性患者為9例,患者年齡最小的24歲,年齡最大的76歲,平均年齡為(50.2±5.6)歲;實驗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1:6,患者的年齡為24-78歲,平均年齡為(52.9±4.7)歲。將選取的34例樣本的相關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予以計算,結果發現組間差異較小,符合正太分布,P>0.05,符合本次研究前提。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帶鎖髓內釘術治療,依據X線顯示,選取適宜的髓內釘,將其髕骨下部附近皮膚及髕韌帶切開,將脛骨結節顯露,于脛骨結節上部將髓腔鉆開,并進行擴髓處理,順髓腔插入導針,并對其插入狀況進行觀察(使用C型X線機)。待導針接近骨折端,對其進行切開復位處理,插入髓內釘(適當擴髓后),在骨折近端和遠端分別擰入一枚鎖定釘。實驗組則使用微創經皮內接骨術治療,切口選取在脛骨結節內下方和內踝上方處,將深筋膜顯露,將骨膜和深筋膜鈍性分離,順骨膜外皮下隧道推入鋼板,對其骨折部位進行復位處理,檢查復位狀況,滿意后,將兩枚螺釘擰入鋼板兩端并固定,此外,在骨折近端和遠端分別擰入一枚螺釘。
1.3 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版本:SPSS25.0)處理研究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字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X2,計量資料為t;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愈合時間
經過數據統計之后,發現實驗組17例患者的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均較短,而對照組較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狀況
實驗組17例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而對照組較高,統計學計算顯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3 討論
脛骨遠端骨折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主要是由于撞擊、重物打擊等直接暴力所致,而暴力多來源于患者小腿的外前側部位[3]。脛骨前面在皮下位置,患者的骨折部位非常容易將皮膚穿破,進而致使肌肉挫傷的出現。微創經皮截骨術對骨折端和軟組織血運的影響不大,被廣泛使用在臨床的治療中。此種方式的創傷性較小,其骨折區不直接暴露,使其骨折周圍的血液循環得以維持,且術中骨膜不剝離,沒有擴髓髓內釘,將鋼板放置在骨膜外部,使其骨折處血運得以保護,為骨折的愈合提供了較好的生物學環境,且其固定牢靠,術后愈合時間不長。而帶鎖髓內釘術具備較好的抗短縮及抗旋效用,且固定性較好,但會出現相應的并發癥,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預后恢復被延長[4-5]。本次研究中也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愈合時間均較少,為對照組較多,且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遠低于對照組,結果再次證實了此方式的有效性。綜上,針對簡單性脛骨遠端骨折患者來說,微創經皮截骨術的治療比較有利,能夠明顯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及愈合時間,且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金哲.微創經皮鋼板接骨術結合鎖定加壓鋼板與切開復位解剖型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4):128-129.
張金山,鄭勇強,許永權,施純南,林振宇,林亮.微創經皮接骨術與帶鎖髓內釘術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研究,2018,31(09):1228-1231.
高偉強,胡江海,顧祖超,閔鵬,羅毅,姜河,鄒敏.損傷早期與延期微創經皮鋼板接骨術治療AO/ASIF-43 A3型脛骨遠端骨折的臨床對比研究[J].足踝外科電子雜志,2018,5(02):8-11.
鄭遠圓,柯增光,陸忠輝,徐業業.閉合復位髓內釘與微創經皮鋼板接骨術治療脛骨遠端骨折比較[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8,24(01):114-115+122.
王保存.微創經皮鋼板接骨術結合鎖定加壓鋼板固定對脛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Baird踝關節功能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5):2772-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