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承亮 劉振鵬 康艷


【摘 要】目的:對比闌尾炎患者分別采用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現隨機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我院接收的90例闌尾炎患者,采取患者入院順序進行分組,將先入院的45例患者定為觀察組,對照組則為后入院的45例患者,對照組采取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觀察組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將最終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治療后兩組數據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住院時間均較少,兩組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的效果顯著,因手術創傷性較小,可有效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促進患者術后身體恢復,減少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闌尾炎;腹腔鏡;開腹闌尾切除術;效果對比
【中圖分類號】R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257-02
闌尾炎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急腹癥,急性闌尾炎發生后患者會出現嚴重右下腹痛、惡心以及嘔吐癥狀,其危險性較高,若不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極易發生化膿、壞疽及穿孔等危險情況,因此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針對急性闌尾炎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不同的手術方法其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存在顯著差異。因此為更好的提高臨床手術效果,本文將腹腔鏡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療效進行了詳細對比,具體情況見下文。
1 臨床資料與手術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90例,將所有患者共分成觀察與對照兩組,每組患者分別有45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1例,患者年齡為25-70歲,平均年齡(47.5±2.5)歲;觀察組患者中有25例男性,20例女性,患者年齡在25-69歲之間,平均年齡(47.0±2.4)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取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患者采取仰臥位,手術應用硬膜外麻醉,手術切口在患者下腹右側位置進行,逐層分離皮下組織后,對闌尾系膜根部進行結扎處理,隨后切除闌尾并進行切口縫合,術后給予引流及抗感染治療。
觀察組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手術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處理,患者取仰臥位及頭低腳高,首先在患者臍下1cm取觀察口,置入氣腹針并建立二氧化碳氣腹;然后分別在臍下以及左右兩側下腹分別取操作孔,在腹腔鏡下對闌尾病變情況進行詳細探查,確定闌尾位置后對其進行動脈分離,夾閉闌尾系膜及根部,將闌尾進行切除后,排空體內二氧化碳氣體,隨后用電凝止血,術后進行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將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住院時間進行記錄對比。
1.4 統計學指標
SPSS20.0為本文使用的統計學軟件,計量和計數指標分別用(x±s、t檢驗)、(n(%)、x2檢驗)表示,數據差異達到統計學標準時用P<0.05表示。
2 臨床治療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比較情況
通過記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和住院時間與對照組對比均較少,組間各項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的并發癥與對照組相比較少,其結果僅為6.7%,而對照組發生的并發癥較多,發生率高達22.2%,兩組數據對比存在較大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闌尾炎是一種高發的外科疾病,該病在男性群體中發病率最高,多是由于感染所致,該病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闌尾炎發病后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者發生闌尾穿孔以及化膿等,從而易引發彌漫性腹膜炎,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死亡[2]。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是臨床治療急性闌尾炎常用的兩種手術方法,傳統開腹手術在以往臨床上的應用率較高,但由于該手術方式的創傷性較大,致使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多,因此導致患者術后身體恢復較慢,從而增加了并發癥發生幾率,致使患者住院時間延長,而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因此近年已逐漸被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所替代[3]。由于腹腔鏡手術的創傷性較小,因此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避免傳統手術創傷性大而增加的術后恢復時間;同時腹腔鏡手術的術野比較清晰,且操作空間較大,因此可避免手術操作過程中對其他臟器造成的損傷,從而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最終使患者術后身體能夠得到盡快恢復,減少患者住院時間[4]。這與本文統計學結果也比較符合,本文中觀察組患者通過采取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后,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與住院時間明顯少于采用傳統開腹手術的對照組數據。
以上結果表明,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及時采取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較高,能夠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使患者術后身體得到盡快恢復,因此建議臨床將其廣泛推廣應用。但本文研究數據依然有限,還望臨床相關學者能夠再對闌尾炎手術治療做進一步的研究分析,為患者探尋一種最佳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提高臨床治療效率,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徐龍位,王敬文,袁其華.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臨床效果分析[J].濰坊醫學院學報,2017,39(4):57-59.
[2]喻大軍.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療效[J].醫療裝備,2018,31(18):101-102.
[3]景發.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壞疽性闌尾炎合并穿孔的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7):114-118.
[4]沈慶華.急性闌尾炎行開腹與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的效果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9):93-94.
作者簡介:馬承亮,男,漢,(1979年1月——),山東臨朐人,研究生,研究方向:2002年畢業于濰坊醫學院,一直從事普通外科的臨床診療及基礎工作。先后在北京,濟南,青島等三甲醫院進修,積極參與省市各類學術活動,獲得中華醫學會濰坊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肝膽、胃腸、腫瘤分會委員。能熟練開展腹腔鏡闌尾、疝氣、膽囊等微創手術。對中西醫治療普通外科疾病有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