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當前我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是應對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的重要策略。而人力資源是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的核心,本文具體就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人力資源現狀進行分析,然后針對當前人力資源短缺現狀就其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醫養結合;養老結構;人力資源
【中圖分類號】 R197.3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287-02
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是基于老齡化背景提出來的,其區別于傳統的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實現了養老和醫療的結合,其指的是養老機構在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務和供養的基礎上,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從而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而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發展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當前養老機構存在著新型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養老機構老年護理人員存在著數量不足且質量較差的現狀。
1 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我國老齡化問題突出,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養老負擔重,同時人口老齡化還會伴隨著老年人的健康和護理問題,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種類多,對醫療護理的需求量不斷提升。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是解決我國養老難問題的重要途徑。而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則成為傳統養老機構向新型養老機構轉型的基礎。
1.1 醫養結合養老護理人員數量嚴重匱乏
醫養型護理人員數量嚴重匱乏制約了中國養老機構的改革。當前我國醫養型護理人員數量較少,同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不相匹配。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推進,我國醫養結合性養老結構發展迅速,國務院于2013年出臺了相關的意見,以此來鼓勵和指導醫養結合型養老院的發展。我國醫養結合護理人員數量缺口較大,且護理人員的增長速度遠遠比不上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發展速度,從而導致養老護理人員的數量嚴重短缺。
1.2 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素質較低
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素質較低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問題,嚴重制約了養老機構的改革和發展。從質量上看,我國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素質偏低,不能夠滿足醫養結合的服務標準,具體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護理從業人員的年齡偏大,據調查當前我國養老護理人員中年齡普遍偏大,以45-65為主,年齡構成不夠科學、合理,影響了養老護理的質量;二是專業醫護人員較少,當前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缺少專業醫護人員,據調查專業醫護人員的占比僅為12%,不能滿足需求;三是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學歷水平多較低,據調查,養老護理人員中研究生占比不足百分之一,本科生占比7%作用,護理人員的學習水平較低,學習能力較差,影響了護理人員后續技能的提升;四是基于從業人員的從業資質,據調查,當前養老機構中,僅僅有10%的護理人員具備相關的職業證書。因此,當前我國養老護理人員的素質較低,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限制了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的發展。[1]
1.3 養老機構護理工作人員配置不達標準
當前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人力資源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為工作人員配置不達標準。新型養老機構中,除傳統的護理人員外,還必須配備注冊醫生和護士,從而完成對老年人的健康診斷、健康護理、健康知識教育宣傳等工作。但是當前我國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正處于發展起步節點,尚未形成完善、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因此就存在著工作人員配置不達標準的問題。據調查,當前我國多數醫養結合新型養老結構的人員配置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當前,養老機構中的護理工作多由非專業人員完成。人力資源短缺以及人員素質較低等嚴重限制了我國醫養結合新型養老結構的建設和發展。
2 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人力資源嚴重短缺的原因
2.1 人才培養體系落后
當前我國醫養結合型人才培養處于發展起步階段,人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養老機構的需求,同時人員質量較低。為此,高校應該加快相關培養體系建設,從而保證護理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促進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的發展。[2]
2.2 人們從業意愿低
當前在養老機構中存在著“人難招”問題,當前全國各大高校中每年培養出大量的專業護理人員。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多數年輕人不愿意進入到養老機構,其主要認為養老機構的待遇較差以及社會地位較低。在調查中發現中職學生有17.6%的表示非常愿意到養老機構進行工作。本科生愿意到養老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占50.27%。據調查,多數人認為養老院護理工作長期面對老人,溝通難度較大,工作繁重且待遇較低,因此多數人不愿意到養老機構工作。
2.3 養老護理從業人員流動率大
養老護理從業人員流動率較大,也嚴重影響了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很多護理人員在養老院工作一段時間后會選擇離職。其多與養老院的勞動強度和薪資相關。為此,在建設和發展人力資源過程中,要適當的提升薪資待遇和降低勞動強度,以此來提升護理從業人員的堅持從崗意愿,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3 總結
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是解決老齡化社會下養老問題的重要策略之一,但是當前我國醫養型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質量較低的現狀嚴重影響了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發展。為此,在發展過程中,在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應該加強向國外的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機構建設過程中應該積極推進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另外,為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水平,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建立統一規范的從業資格證認證體系,在工作過程中要嚴格堅持“持證上崗”,以確保醫養結合護理的效果。另外,政府要加強政策傾斜,提升醫養結合型護理人員的待遇水平,以留住人才。加強人才培育和建設,以推動我國醫養結合新型養老結構的建設和發展。[3]
參考文獻
[1]李宏,蔡蔚.我國醫養結合模式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2017,(23):14,16.
[2]張永梅.我國失能老人醫養康護養老服務問題研究——基于青島市的調查[D].遼寧:沈陽師范大學,2016.
[3]牛俊.我國城鎮養老保障問題研究——以太原市為例[D].山西:太原理工大學,2016.
基金名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基金
基金編號:2015BGL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