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輝
(廣東省潮州市潮州醫院CT室 潮州521011)
肝外膽管癌(EHCC)是指左右肝管、肝總管的原發惡性腫瘤,起源于肝外膽管細胞。起病早期隱匿,生長遲緩,容易漏診。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MRCP)檢查無須造影劑,通過重T2加權成像使膽道發出高信號,區別于周邊器官發出的低信號,被臨床廣泛應用于膽道疾病的診斷[1],是早期篩檢鑒別EHCC的重要方法。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WI)可以定量分析機體組織的微觀結構及細胞內外水分子運動狀況,屬于一種無創的診斷方法,可用于腫瘤的診斷。本研究分析MRCP聯合DWI檢查對EHCC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臨床擬診EHCC患者57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齡49~66歲,平均齡(53.68±7.99)歲。納入標準:主訴上腹部包塊;臨床資料齊全;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磁共振(MRI)檢查禁忌證。
1.2 檢查方法57例患者均行MRCP聯合DWI檢查,由兩名高年資MR專業人員共同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1)儀器:飛利浦Achieva 1.5 T雙梯度超導MRI掃描儀,8通道陣列線圈。(2)掃描方案:常規軸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T2加權序列。3D MRCP采用FSE序列,重T2WI參數:重復時間/回波時間3 000 ms/700 ms,層厚6 mm,層間距1 mm,DWI使用表面線圈。(3)不公布病理結果情況下,兩名高年資MR專業醫師按步驟展開詳細分析:第一步,依據常規磁共振序列及2D/3D MRCP圖像對病變進行定性分析;第二步,計算信噪比(SNR)、肝臟信號強度比(SIR)和對比噪聲比(CNR)3個指標;第三步,結合第一步再進行二次診斷評估。通過分析患者DWI信號給出的信息,開展DWI圖像后處理。反復多次測量表觀擴散系數(ADC),并計算出均數。
1.3 觀察指標DWI惡性診斷標準:惡性病變擴散敏感系數(b)=0 s/mm2,DWI為輕中度信號;b=500或1 000 s/mm2,DWI為高信號。ADC圖為低信號,同時數值相對偏低。MRCP惡性診斷標準:膽管呈現突然截斷或者出現非正常的狹窄表現,管腔充盈缺損以及近端膽管中到重度的擴張[2]。將57例患者的MRCP和DWI檢查結果和病理診斷結果做對比,以病理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分析單純采用MRCP診斷和MRCP聯合DWI診斷肝外膽管癌的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其中,準確率=(真陽例數+真陰例數)/總例數×100%,敏感度=真陽例數/(真陽例數+假陰例數)×100%,特異度=真陰例數/(真陰例數+假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理結果 術后病理結果顯示,有39例患者為EHCC,占比68.42%;膽管結石11例,占比19.30%;膽管炎7例,占比12.28%。其中39例EHCC癌灶起源壺腹部5例(12.82%)、膽總管內11例(28.21%)、肝門部23例(58.97%);另外有肝內轉移2例(5.13%)、門脈癌栓1例(2.56%)、淋巴結轉移5例(12.82%)。
2.2 EHCC患者的ADC圖表現b=1 000 s/mm2時,39例EHCC患者癌灶為高信號,ADC圖為低信號;b=500 s/mm2時,8例近似等信號、26例稍高信號、5例高信號;b=0 s/mm2時,39例均為低信號。
2.3 不 同b值DWI圖 像 的ADC值、SIR、SNR及CNR在DWI圖像上,對比b=500 s/mm2,b=1 000 s/m2時SIR值增高,ADC、SNR和CNR三個指標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高于單獨采用MRCP檢查。其中b=1 000 s/mm2時,MRCP聯合DWI檢查上述三項指標均明顯占優。見表2~表5。2.4 DWI與MRCP診斷EHCC結果比較 采用MRCP聯合DWI檢查,特異度、靈敏度和準確率均

表2 MRCP和病理診斷EHCC的結果比較(例)

表4 DWI聯合MRCP(b=1 000 s/mm2)和病理診斷EHCC的結果比較(例)
表1 不同b值DWI圖像的ADC值、SIR、SNR及CNR比較(±s)

表1 不同b值DWI圖像的ADC值、SIR、SNR及CNR比較(±s)
注:與b=500 s/mm2比較,*P<0.05。
?

表5 DWI與MRCP診斷EHCC的結果比較
目前,臨床上對EHCC的診斷主要采用超聲等影像學手段。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MRCP、DWI技術逐漸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3]。EHCC傳統診斷技術中,MRCP應用最廣泛,它是利用重T2加權脈沖序列,通過與胰膽管腔呈現的明亮高信號對比,來診斷患者病變的情況,能在多方位、多角度直接觀察膽管樹的管腔、管壁,對膽道狹窄定位、多狹窄程度判斷準確,靈敏度高,可直觀地顯示癌灶部位。惡性膽道梗阻MRCP表現主要呈現膽管不規則狹窄、非對稱性狹窄與突然截斷、管腔充盈缺損以及近端膽管中到重度的擴張。本研究中,單獨采用MRCP診斷出EHCC靈敏度為69.23%(27/39)。但MRCP的特異性較低,難以顯示膽道腔內小腫塊,因外源污染等問題造成假陽性結果概率高,常常需要其他手段輔助診斷。
上腹部惡性腫瘤在DWI上常常顯示為明顯高信號,敏感性高。因此近年來DWI在膽道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和研究越來越多,技術也日漸成熟。目前臨床上檢測活體組織內水分子擴散運動只有通過DWI手段,能夠檢測出一定的功能信息,通過分析辨別癌灶組織細胞形態,以及獲取的DWI圖像,可幫助區分患者病灶屬于什么性質[4]。惡性腫瘤毛細血管通透性較正常組織及良性病變的大,癌組織會表現出異常的增生,使得局部細胞致密度增加,嚴重影響水分子活動,使DWI信號增強[5]。通過DWI圖像呈現出的高信號和ADC低信號,我們可以識別出肝外膽管疾病屬于良性還是惡性。DWI檢查b值決定組織水分子擴散的敏感性,ADC值的大小則與組織細胞疏密程度、水分子擴散運動分布與強度顯著相關。此外,ADC值的大小也受到T2穿透效應等因素的影響。同時,b值越大,癌灶確認的準確度就會越高[6]。本研究結果顯示,b=1 000 s/mm2,EHCC患者癌灶DWI顯示高信號,ADC顯示低信號,可直觀地觀察識別癌灶。另外,b值的不斷變化,患者的ADC、SNR、CNR和SIR值均出現了較大的改變,b值升高,可以鑒別出癌灶部位擴散情況,通過這些可靠數據,可以獲得更高的肝外膽管癌確診率。本研究結果還顯示,MRCP聯合DWI檢查的特異度、靈敏度和準確率均高于單獨使用MRCP檢查。
綜上所述,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聯合擴散加權成像檢查用于診斷肝外膽管癌,能大大提高診斷的準確率,患者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提升手術預后,延長存活率。